竞技运动的科学化和国际化竞技运动的高度科学化发展

  1. 竞技运动项目的完善和发展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运动技术和器材的不断改进,促进了竞技运动项目的完善。

田径运动项目在战后的完善尤为显著,战后苏联短跑界创造的摆动式跑法曾风行一时。这种跑法充分发挥后蹬的力量,用力摆腿,前蹬时不甩小腿, 用前掌着地,并注意送髓以减小后蹬度,近年来,优秀短跑运动员都采用高抬膝盖的跑法,这样既可以促进蹬地腿增加蹬地,又可以保证充分送髋、缩小蹬地角度加长步幅。美国田径派则强调步幅,快速摆臂和折叠后腿,注意动作放松协调的跑法,使美国短跑选手在田坛处于领先地位,并把 100 米跑

成绩提高到 9.95 秒以内。长跑的技术也有了明显变化。过去那种大步跑法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以现代的重心高、步频快、步幅小、重心起伏小的跑法, 这种跑法可以有效地节能,经济地利用氧。两种摆臂姿势——新西兰的低摆姿势和一般的高摆姿势都为各国运动员接受。此外,多数优秀长跑运动员也都采用了腰部转动技术,这种技术可以节约能量,其在中跑比赛中尤有实效。

现代跨栏在短跑技术基础上形成了跨栏跑的技术规范:挺胸、臂由上向下压摆、高抬膝盖和提高身体重心。

踏跳技术在 70 年代以后的改进,使跳远运动更进一步完善。50 年代时, 苏联运动界曾提出运动员跳远时应意想“把踏跳板踏入地下”,同时用力蹬伸跳腿以提高成绩的主张。但实践证明,这个主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到 70 年代,一种踏跳时意想“跑向空中”,同时摆动腿有力向上摆动的新的跳法出现了。这种新跳法可以在不降低速度的情况下增大踏跳效果,联邦德国的跳远运动员则由于采用此法而取得了优异成绩。与此同时,三级跳远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改进。波兰人借助助跑速度,采用臂前后摆动的跳法和苏联人采用踏跳时两臂前摆的跳法,都可增大跳的力量。并进一步形成为各国运动员所广泛采用的波兰的“平跳”技术法和苏联的“高跳”技术法, 从遭遇促进了三级跳远运动的发展。

在跳高运动中,俯卧式跳高技术经苏联教练员的多年改进,已经日趋完善。到 1968 年,美国选手福斯贝里在墨西哥奥运会上以他创造的“背越式” 技术夺得金牌。从此,背越式跳高技术因其简单易学,特宜于女子采用而得以流传。到 70 年代时已成为与俯卧式一样受人欢迎的跳高法。

此外,长期以来一直被运动员视为有效方法的背向滑步推铅球投掷技术,70 年代时已以腰部为中心,上体向投掷方向猛力扭转的投掷法所代替。二战后诞生的背向铁饼投掷法淘汰了战前因姿势过高、不能用尽全身力量的侧向旋转技术。经过 20 多年对旋转技术的改进,最大限度利用四肢和躯干的

动作幅度、采用快速旋转方法掷饼的技术,使得铁饼成绩超过 70 米大关。

足、篮、排三大球技术、战术的完善代表了球类运动的发展趋势。从 50

年代到 70 年代足球战术的 3 次大变革,使足球成为球类运动中最有影响、最

受欢迎的项目。在 1953 年时,匈牙利队采用“四前锋”阵形并以悬殊比分击

败了以“WM”阵形称雄于世的英国足球队,从而标志着“WM”阵形 20 余年来一直统治足坛的局面结束以及新的阵形形成。这种新阵形是“WM”阵形的发展,它将“WM”阵中的中锋拖后,2 个内锋突前,与 2 个边锋形成 4 个前锋,

用以进攻“WM”阵形中的 3 个后卫,尤以 2 个内锋攻击 WM 阵形中 1 个中卫左

右的两腰空档,因而增强了攻击力。这一阵形破了 WM 阵形中 3 个前锋对 3

个后卫的平衡局面,使得攻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从而推动了足球运动的发展,并实现了现代足球战术的第一次变革。1958 年,巴西足球队又把“四前锋”阵形发展为“四二四”阵形。这一新设计的阵形减少了队员的排列层次, 保持 4 个前锋,中场任务则主要由 2 个前卫担任;同时,用 2 个中卫盯住对

方的 2 个内锋,形成 4 个后卫对 4 个前锋的局面,使攻守继“WM”阵形之后

再度达到平衡。巴西人靠 4 个后卫排列的踢法,登上了第六届世界足球锦标赛冠军的宝座,并且完成了现代足球的第二次战术革命。1974 年,在第十届世界点头球锦标赛上,出现了荷兰人的全攻全守的打法,这一新的战术的问世,再次把足球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并被誉为足球战术的第三次变革。这种新的足球战术要求队员技术全面,能根据场上的攻守需要,到任何一个位置上发展该位置队员的作用。这一战术打破了阵式对队员的束缚,充分调动和发挥队员的积极性和才能,同时,对队员在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和意志品质、战术作风诸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战以后,篮球运动的飞速发展,使篮球成为最吸引人的项目之一。在40 年代末,美国教练员布鲁斯·德雷克创造了换位进攻战术,提高了篮球的

投篮命中率;到 50 年代中期,美国教练员罗伯特·道尔又提出了“移动进攻”

的概念。进入 70 年代后,美国,继而南美、欧洲以及亚洲的不少运动队都相继接受并开始运用这一战术概念。于是,在篮球运动中形成了一个新发展方向。此外,40 年代末 3 秒种规则和后来的 30 秒钟规则的制订,使比赛变得更加激烈。由于业余和职业篮球的结合,1984~1988 年的篮球新规则又扩大了球场,长由 26 米增加为 28 米,宽由 14 米增加为 15 米;球队犯规次数每

半场由 8 次改为 7 次,并新添了 3 分线。这些新的规则对运动员的个人体力和技术,尤其是全队的整体配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迫使对篮球战术进行大的革新。以致于在新规则实施后,篮球运动中,各队的“突击小组”、“包夹小组”、“铁三角”、“长短篮板球”、“复位中锋”等的训练都被列为专门训练的内容。由于上述变化的发生,篮球运动成为一种战术复杂、战况多变的现代运动项目之一并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青睐。

二次大战后,随着国际排球联合会于 1947 年的成立,以及 1949 年第一

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和 1952 年第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的举行,排球在世界各国广泛开展起来,技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五十年代,东欧各国排球技术水平最高,特别是男子,世界性比赛的前4 名多为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等国。他们的打法也基本上相似,发球大多采用上手发球,进攻采用“两次球”及高举高打战术,防守多采用双人拦网“心跟进”形式。

六十年代初,日本女排崛起,在著名教练员大松博文的带领下,表现也超人的精神和毅力。比赛中她们广泛使用垫球技术,发明了勾手飘球及滚动防守技术,进攻战术着重于快速打法。1962 年一跃成为世界冠军之后,1964 年在东京奥运会上再次夺魁,并创造了在国内外比赛中连胜 156 场的奇迹, 使世界排坛受到了巨大冲击。当时,世界上逐渐形成了苏联型力量派、捷克斯洛伐克型的技巧派和亚洲型的快攻派三种打法。

七十年代,日本男排首创了“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打法,丰富了排球战术体系,并使日本男排因此而赢得了 1972 年第 20 届奥运会的冠军。七十年代末,强劲的“加勒比海旋风冲击着世界,以“黑色橡胶” 著称的古巴女排以其惊人的弹跳、凶狠的扣球、严密的拦网,以及上手砍式

发球异军突起。这期间,其他各国的排球运动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排球运动向着既有强攻又有快攻、既强调整体配合又重视个人能力突破、战术变化多端、各个流派相互融合和相互补充的综合方向发展。

八十年代,中国女排以全攻全守、高快结合的打法;苏联男排以技术全面、前后排进攻相结合及注重拦网技术的打法,既使中国女排连续五次夺得世界冠军和苏联男排多次称雄世界,又极大地促进了排球运动的发展。

虽然竞技性体操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直到二次世界大战后才经分化成为现在包括有竞技体操、技巧运动和艺术体操的一个大项。1956 年的苏黎世会议把竞技体操动作分为 ABC3 个难度等级,是完善其评分制度的重要一环。70 年代出现的“三性加分”(即按体操动作的惊险性、独特性和熟练性加分) 的评定规定,促使运动员去努力攀登难度高峰,创造新的技术动作,把技巧娴熟并且有个人特色的动作用于比赛。50 和 70 年代,“第三种比赛”(即单项决赛)和第二种比赛(即全能决赛)的相继确定,形成了现行的比赛体制。技巧运动则是 50 年代才由自由体操中农渐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比赛项目。而艺术体操自 1963 年被列为比赛项目后,球操(1967 年)、绳操(196 年)、圈操(1967 年)、带操(1971 年)、棒操(1973 年)也相继被列为比赛单项。从此,竞技性体操体系基本确立。

在上述运动项目逐渐成熟的战后几十年间,其它运动项目也同时得到了完善。如:1968 年,跳水运动从游泳运动中分离出来;1977 年,举重比赛按体重分为 10 级;1982 年,射击已由 1897 年的用 1 种枪支进行 5 个项目比赛

发展为用 12 种枪支进行 54 个项目比赛的大项;另外,冰上、雪上、划船、自行车、马术等运动也伴随运动战术、技术、器材的成熟和完善,变得更加完善。

此外,一些新的项目也在群众体育蓬勃发展的过程中相继出现。如苏格兰人的转球和掷水壶游戏;50 年代兴起的冰上跳越障碍;以及 6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帆板运动、飞盘运动和飞旋镖运动等等,都在欧美各国普遍流行起来,并且开始举行国际比赛。

  1. 科学的训练原则和方法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竞技运动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运动竞赛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最重要的原因则是教练员和运动员创立并采用了科学的训练方法。

二战以后,一些教练员认识到,要打破纪录,除要像以往一样继续在改进运动技术和器材方面作出努力外,更重要的则是加大运动训练量。于是, 捷克斯洛伐克运动员爱弥尔·扎托别克首先在他的医生帮助下开始采用一种所谓“超量训练”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每天跑 40 至 50 公里,整个训练都按严格的综合制度施行。按新方法训练后,作为长跑运动员的扎托别克的成绩扶摇直上。他在包括有三届奥运会(伦敦、赫尔辛基、墨尔本)在内的一系列重大比赛中,曾 19 次打破世界纪录,并成为竞技运动史上第一个闯过

5000 米 14 分大关和 10000 米 29 分大关的运动员。面对扎托别克取得的辉煌

成绩,从 50 年代初起,不仅各国的长跑运动员,连其它田径项目选手,以及举重、划船、游泳、球类的选手,都开始按他的训练方法来改进训练方案, 增大训练的运动量,并取得了好成绩。扎托别克的“超量训练”直到今天仍被运动员们作为取得好成绩的训练手段之一。

早在十九世纪 70 年代使用的持续跑的训练方法,到二十世纪 40 年代时,

经过瑞典长跑家的改进,创造出“法特莱克”(也称“速度游戏)训练法。这种方法是在郊野的不同地形上,以不同的速度进行跑的训练,训练的间歇时间休息形式都按运动员进行的专项特点和本人的自我感觉而定。因此,其有利于培养运动员独立工作的能力,并能对其产生良好的心理影响,正是由于采用此法,戈·赫克曾成为 1500 米、1 英里、2 英里、5000 米的世界世录创造者。50 年代以后直到现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西德的一些世界一流的优秀长跑运动员,也都是采用此法培养出来的。

为了提高短距离跑的训练效果,本世纪 20 年代,人们又创造了重复训练法。这种训练法通常要求运动以接近比赛的速度跑一段距离,而后进行较长时间的休息,在基本上达到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再重复跑。这对短跑和中跑运动员速度素质的提高,培养其速度感和节奏感,降低甚至消除其机体器官在比赛中的不良反应效果显著,从而使跑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如此采用此法不当,却也易于给运动员造成单调、枯燥感。

二十世纪 30 年代末到 40 年代初,德国著名教练凯什列尔又创造了“间歇训练法”,从而为运动员提高速度耐力,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此法把整个训练过程分为若干段,各段训练之间按严格规定的休息时间进行。早在 40 年代,凯什列尔就用此法培养出优秀的中长跑运

动员哈尔贝克。他的另一名学生、卢森堡运动员巴捷尔又在 1952 年的赫尔辛

基奥运会上夺得了 1500 米金牌。从此,此法被广泛地应用在游泳和田径训练中。如:50 年代初,由于采用了这一训练方法,在美国全国大学校际比赛联合会举办的游泳锦标赛上,过去全部纪录都被刷新。总之,间歇训练法的创立使跑的成绩和游泳成绩又产生了一次显著的提高。

50 年代初期,德国人缪勒尔和赫廷格尔研制出的肌肉对抗练习法,则为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辅助练习形式。1961 年,鲍勃·霍夫曼在进一步发展了肌肉对抗练习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等长性练习”方法,从而为运动员提高力量素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

1957 年,极具实用价值的循环训练法诞生,它是由英国人摩根和阿达姆逊设计的。该法要求教练员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建立若干个练习站,并指导运动员按照规定的顺序、路线,依次完成每站所规定的练习和要求,周而复始地进行训练。由于此法要求运动员对每个练习站进行往复循环的练习, 以致于可以有效地增大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并提高运动员的兴趣,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机体能力。直到现在,此法仍被各国教练员重视和运用。

1968 年,在墨古哥奥运会上刮起的“非洲黑旋风”即一些来自高山民族的非洲运动员在许多项目,尤其是中长跑和马拉松比赛中的胜利,促发了高山训练法的诞生。从此,高山训练法成为各国教练员研究的热门课题。一些专家认为,此法就是利用人体对于缺氧环境的被动性适应现象,进而实现预期目的一种训练方法。然而,另一些研究者很快发现,虽然高山训练法可以改善呼吸循环机能,但训练质量却并不比平原训练更好。有的运动员经过训练,不仅成绩未提高,甚至有所下降。近十年来,专家门则普遍主张高山训练应与平原训练交替进行,并随着运动员对高山环境的适应,应当相应提高高山训练的质量。这一主张受到了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广泛采纳,并使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进入 70 年代,为了适应现代竞技场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人们根据心理学和控制论的理论,分别创立了心理训练法和模式训练法,从而大大地促进

了运动员成绩的提高。

其中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有自我暗示训练、念动训练、放松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意志训练等等。它既可用于一般的心理训练,还可以用于专项的训练以及根据个人特点拟订的专门心理训练。由于心理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成绩甚佳,以致于心理训练在现代训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例如:苏联设计的“心理调整训练”,其中后一部分的活动便是专为提高运动成绩而设的。

而模式训练则主要是对优秀运动员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起作用的各种因素制订出的模式进行训练的方法。这些因素包括从事运动的年龄、各项身体素质的指标,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身体素质、技术、战术、以及与某一专项有密切关系的其它因素等的指标,事先进行收集或测定,然后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出各因素的具体指标及各个因素在某专项训练中应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制定出优秀运动员的“模式”,再根据“模式”的要求来选拔和训练运动员。

80 年代初,又出现了一种“无形训练法”。所谓“无形训练”即是对运动员训练以外的生活作息制度、社会关系等进行分析研究,以帮助解决实际训练过程中的部分问题。在苏联、东欧、西欧、美国,这种训练方法已经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

现在,各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已经普遍地认识到,运动竞赛是最好的训练形式。因此,合理的比赛制度已经成为整个训练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运动员为达到训练目的,参加比赛的次数越来越频繁。如:曾是田径强国的前民主德国和足球强国意大利、联邦德国等便出现了比赛全年不断的现象。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国家的运动竞技水平很高。

总之,随着战后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竞技运动训练方法日益丰富,并向高度科学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这也要求教练员们在具体的实践中,要从有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训练方法,并在训练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新的训练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运动训练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 竞技运动器材和设备的高度科学化

60 年代以来,许多重要科技成果,如计算机、激光、现代传感技术、新型材料、新型纺织品、电视、机器人等,加速应用于体育运动,不断改变着运动器材和设备的面貌,也改变着训练和竞赛的面貌。1963 年,由于撑竿跳高运动员开始使用玻璃钢竿,使得这一年撑竿跳高成绩提高的幅度相当于过去 20 年的总和。1976 年,美国计算机生物力学公司的艾里尔博士应用电子计算机帮助铁饼运动员维尔金斯改进了掷铁饼时腿部的技术动作,3 天后成绩提高了 3 米,并刷新了世界纪录。1984 年冬季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在决赛中使用了新型雪橇,最后名次从预赛时的第十五名提高到第五名。而各种汽车赛、摩托车赛、摩托艇赛、帆板帆船赛等,更是科技实力的对抗。此外, 斯太洛泡沫塑料包(海绵包)、塔当跑道(塑胶跑道)以及人工草皮等科技产品的问世和采用,都极大地促进了竞技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的发展,从而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促进了竞技运动的飞速发展。

总之,战后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已不仅是运动员和教练员体力、脑力的较量,在某种意义上也成了各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