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体育的长短

  1. 西方体育的传统哲学基础:生命哲学
  1. 西方体育精神把外在身体的力量视为生命的本质要素,这与西方文化哲学有关,西方哲学把生命劈为两半:身与心、灵与肉,彼此分属两个世界。“体育”一词的英文有:Physi-cal education(身体教育)、 Physical Culture(身体文化)、 Physi-cal training(身体锻炼),三者都以“身体”为对象,日本学者岸野先生指出,从最原始的意义考察,三个词都包含了通过外力作用,引导出个人能力使其充分发挥,这里“能力”指身体的力量、速度和技术,其核心是“力”,所以艺术哲学家丹纳说,古希腊,“体力与矫捷”往往“成为一邦的光荣”,“希腊人把肉体的完美看作神明的特性”,他们“表现力量、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和姿势”。文艺复兴时期,理想的人格“首先是天然的人体,就是健康、活泼、强壮的人体”。甚至从《掷铁饼者》、《大卫》等雕塑作品中,那“力”的线索、“力”的运动和那突起的“力块”都折射着这种以力为本质的生命哲学。而最能再现这种生命力量的便是激烈对抗的竞技体育。

  2. 西方的辩证法是一种否定辩证法,总是强调矛盾双方的对立、冲突、竞争,然后在竞争和相互否定中达到新的平衡,强调的是冲突、竞争的动态平衡,典型的便是黑格尔的正一反一合的辩证法,西方竞技体育可以说体现了这种文化精神,国际体育联合会秘书长约翰·安德鲁斯把广义体育比作一个三角形,高居于三角形顶端的是 High Athletic Sport(高水平竞技运动),可见“竞”是体育运动的最高形式,“竞”的特点表现为第一,竞首先是一种外在身体力量的较量,虽包含了智力的、心理的因素,但也只有通过外在身体的运动才得以体现;第二,“ 竞”不是“和”、“柔”,而是力量、速度、技巧的极度发挥,有时甚至超过了生命载体极限;第三,“竞”是生命本质,“力”的外在化,“力”与“力”两极之间只有通过对抗、矛盾、冲突和竞争,才能再现生命本质,在体育运动中,任何二的平衡、妥协退让,都被视为对体育道德的亵渎,只要符合“费厄泼赖”的公平规律,竞争对抗越激烈,生命潜能发挥越大,越体现了体育道德,体育中的和谐精神不是妥协、退让的和谐,而是激烈对抗、竞争的和谐。所以,养生是在静态和谐中体悟生命,而竞技体育则是在力量爆发和对抗中震撼生命。

  3. 生命意义、价值长寿与生命质量。“养生”这个调整的根本意义就在于追求生命的延续。而体育竞技精神的本质乃在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在于单位时间的延长(长寿),而更主要是在一定单位时间里的生命质量, 也就是说强调的不是无质量无效率的生命重复,而是生命过程的不断创造、征服、超越和进步。体育运动重视的是“更快、更高、更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顾拜旦(Coubertin)在《体育颂》中赞颂道:“体育!你就是

勇气!肌肉用力的全部意义是敢于拼搏”。体育精神是对怯懦和自卑的挑战, 是对重复过去、重复他人的鄙弃,唯一是生命的“冲刺”、“破纪录”,并且时时提醒每个人:必须走完自己独特的不可重复的创造性的生命过程,否则就会被淘汰。授金牌、升国旗、奏国歌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让优胜者在分、秒、厘米的竞争胜利的一瞬间,去体验、去享受生命巅峰状态、生命极地境界的无限风光:快感、美感和乐趣,去确证人类征服能力、创造能力的无限性,去再现生命本质力量的不可重复性;而让失败者反复舔尝着羞愧、耻辱从而激励其下一次生命潜能的超水平发挥。所以古希腊一位老父亲得知两个儿子在奥运会上双双夺冠时,人们认为他死都值得。这个故事表明;生命的创造价值远远胜过那种重复生命的长寿价值。所以运动员有时可以为了夺冠不借以生命作抵押,这绝对不是什么生命“异化”,而是一种创造生命价值观或生命哲学,而这又深嵌在西方文化哲学中。而最能代表西方人的生命价值观的是浮士德精神。当浮士德在无聊、平庸的生活与短暂的一生二者中面临选择时,选择了后者,后者虽然生命短暂,但却可以在生活享受和事业享受中,获得一种痛快而狂欢的生命体验,他可以把丰富的人生压缩在短暂的生命旅程里充分体验。因此在源远流长的西方文化哲学里,生命的质量、效率、生命的创造、征服价值、生命的不可重复性和不可模仿性构成了西方生命哲学的基本内涵,这和中国传统那种“好死不如赖活”的重复生命价值观构成鲜明对比。

  1. 工业化与近现代西方体育

二十年前,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而后扩及欧洲大陆,推向美洲,冲击亚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潮流。从本质上看,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都是工业文化的不同体制形式或发展阶段,既有差异性也有共同性。相应于工业发展,从英伦三岛推展出来的以竞技性的户外运动项目为主的新的体育和运动方式,也就伴随着商品交换,通过新的奥林匹克运动推向全世界,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主流,冲击着各民族的体育文化。

近代西方体育文化是在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坏境,即工业—商品型为特征的大文化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它的性质和发展水平、规模、速度等自然也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的特征,诸如:

  1. 工业生产是一种严密分工的机在大生产,一方面它对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如灵敏、耐力、力量等有新的要求,特别是身体局部功能和动作技术, 另方面由于劳动者厉了机器的附属品,劳动姿势、量和强度等均受机器运转的控制,劳动往往只需要身体的某些部位的某几种姿势参与,导致劳动者身体畸型发展,于是就特别需要全面发展的体育运动进行矫,这是工业体育文化得以发展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

  2.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其一,生活在人工制造的特定环境里,拘束大方形格局的“笼子”之中;第二,人际交往频繁,生活节奏加快;第三,人的体力活动减少,营养等物质条件变好, 各种污染加重,人的体力变弱等等,这就使得人们自感觉到对身体运动、锻炼和观赏运动娱乐的强烈需要,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的社会化大发展。

  3. 商品交易使每一个商品所有者都成了独立的主体,这就导致了人的主体意识的强化,人们的体育活动排斥那种大规模的组织化形式,要求在体育中发展自由个性,按自己的爱好、意志和愿望自由地选自己的运动项目, 并安排自己的运动程序和内容。

  4. 浓重的商品性特色。其一,身体健康程度,人体活动能力与动作技术,都成了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人们的体育活动变成了一种生产性投资;其二,各种体育活动都和目标的利益追求连在一起,这成为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各种赛事都具有追求目标,经济的如奖金、奖品,直接荣誉间接经济的如冠军、纪录等,也有各种特权的目标等;其三竞技劳动同社会睹博(包括彩票)联系在一起,活动过程亦程度不同的受睹注投放者的暗中影响,失去所谓公正;其四、竞技能力也成为商品,运动员可以作为特种劳动力即运动竞技能力的所有者、进入到出售、转让的行列,形式有出场费、门票分成、服务转让费等。

  5. 与科学技术紧密结合。首先,人们较普遍地受到了较好的生理卫生教育懂得身体动的基本规律和技术,能够自主自觉地进行体育运动和锻炼; 其次,人们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对人体机能的变革途径和方法以及人体机能的发掘达到了更高水平,体育和运动的科学研究呈现空前的活跃状态,出现了众多科学新学科,把体育和运动提高到了科学的新水平;再次, 学校的体育教学有了充分发展,受到了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证,使体育的发展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第四、在运动项目中普遍受到技术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介入,使运动技术和人体潜能及运动竞技的程度有了更高的发展。

  6. 在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成为社会生活的内在主导,竞争成为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竞争机制也进入了体育领域,成为西方体育的灵魂和核心,一是对运动赛事利益目标的竞争,成为体育文比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对人类最高荣誉的追求,导致了全世界体育文化的统一化发展;三是由于竞技运动是通过相应的民主程序所制定的共同遵守的规则,保证竞技在“公正”的条件下进行的,这种竞争使人们的竞争意识有利于向合理、正常的方向发展。

  7. 情感发泄和追求心理刺激、娱乐。由于人们生活在高度紧张的竞争中,时时刻刻都受到来自不同方向不同方式的挑战,人们的心中郁积着种种失落感,造成心态失衡,通过对竞技运动的参与和观赏,正可以使之获得发泄,重获心理平衡。

  8. 形成了运动竞技的独立产业:社会出现了对运动竞技娱乐观赏的消费需求,运动竞技能力变成了商品,运动竞技成为社会上的有利可图的事项, 于是便产生了专门从事运动竞技能力生产和交易的职业集团,这就是以运动俱乐部为主要形式的职业运动组织,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商品生产行业,这是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总而言之,西方近现代体育是在工业生产和商品经济的制约下,以城市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型的体育,也是适应人的主体意识和个性自由的要求,与市场竞争机制密切结合而发展起来的同竟技文化密切难分的体育形态。它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商品性、竞争性、自觉性、社会性等特色,完全适应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种种需求,这是建立在工业文化巨大发展的基础上的体育文化。

  1. 西方体育的长处

从西体育的运动的结构方式来看,第一,各种项目运动都规定一个竞争的直接目标:冠军、金牌、纪录,并规定了达成目标的具体标准,促进了人们去追求高难动作、战术和身体机能去争取“更高、更快、更强”;其次, 为了争夺目标,特别重视人体的外部运动,即以运动神经系统支配的全身或

局部肢体的外部空间运动为主,按项目特点进行人体运动,特别强调运动专项素质和技术的训练;再次,由于器官(肌肉、骨骼等)激烈运动的棘激或负荷,肌肉产生相当强度的收缩运动,需要大量的三腺磷的分解组合以及因糖、氧的供应,同时乳酸、二氧化碳等废物的排出,进行强烈的内外物质和能量交换,从而也就促进了血液循环、气体交换、食物营养素的消化与吸收、神经系统功能的提高等机能变化,达到了身体功能的强化或优化。这便是西方体育对人体功能进行变革的作用机制,也就是西方体育对人自身自然进行变革的将运动手段与目的相联系的明显程式。

  1. 西方体育的局限

第一,西方以竞技为主导的体育,运动和锻炼的直接目标不是对自身机能的优化,而是对竞争目标的追求,也就是讲体育运动和直接追求是在于利益目标,而变革和优化身体功能的目标变成了潜在的,隐藏于竞争目标之后的,使人不易重视的次要目标。这就必然造成了运动同体育目的矛盾冲突, 形成了为要追求目标而损害身体健康的有害倾向,诸如过度训练、肢体片面发展、运动片面发展、运动伤患、兴奋药物的伤害、体重变比的折磨、运动竞技中的相互故意伤害等,严重阻碍了体育本质功能的发挥。从某种意义上讲则有违于体育之道。

第二、西方运动结构中特别强调身体的外运动,认为“生命在于运动” 就是生命体的空间外运动,不是把人的生命体作为一个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协调统一的整体;从生命科学的意义上讲,人体基本生命功能系统即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运动锻炼更重于运动神经系统的运动锻炼,因此,我们说人体生命机能的优化,首要的是要进行从大脑到腹腔脏器内的运动锻炼,西方运动结构显然有其偏缺与不足。

第三、西方运动方式不重于人体生命功能的整体优化,而重于专项运动素质或运动技术的高度发展,这种运动方式对那些具有特殊身体和心理条件或天然禀赋的青少年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对广大社会成员则成为观赏与娱乐的手段或方式,成为体育的旁观者;社会的大多数成员终日忙忙碌碌,在紧张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他们缺少的不是身心的激烈运动(当然也有相当的运动不足症患者),而重要的是对身体各部由于积摘过多造成的无序进行调整,使之达到新的有序态,这就需要进行适当的动静调节,即静中有动, 柔中有刚,阴中有阳的运动锻炼,从而求得机体的阴阳协调,动静平衡,这才是生命功能整体优化的重要途径。而西方体育恰好缺乏这一点,因此,西方体育的社会有效性便受到限制,特别是老年人更缺乏适应的运动方式,现在,西方许多体育人士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正在探求矫正之途径。

西方体育是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更高一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世界各种体育文化都要向之汇流的总潮流,这是不可抵拒的历史趋势,对此,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但是,它自身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它也是人类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也存在着诸多不尽合于人类体育之道的因素,在人类社会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当代,更应当从人类体育文化发展的更高远的目标出发,对其优劣利弊进行权衡与研究,加以取舍, 切不可陷于盲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