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运动与近代欧洲体育的萌芽

  1. 新教与近代欧洲体育

在欧洲中世纪晚期,封建社会腐朽反动势力的代表天主教僧侣凭借天主教教义和教规,更加变本加厉地对广大人民及下层教士实行残酷野蛮的统治与压迫,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于 15~16 世纪在宗教领域发动了反封建斗争的宗教改革运动。它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

宗教改革运动首先爆发于德国,其以马丁·路德为首。1517 年,德国牧师马丁·路德(1463~1546)在维滕贝格教堂贴出 95 条论纲,主张改革教义, 以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欧洲各地广泛响应,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教派, 统称为新教。新教主张人不必靠自己的善行,也无须借助教会的中介作用, 只要立足于《圣经》的原旨,虔信上帝,便可获救;人的思想既不为教权控制,也不受俗权束缚,信仰是个人的私事。新教确定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 克尽职守,刻苦工作,是颂扬上帝功德的天职,身体健康正是完成天职的重要前提之一。这就使人们从宗教的彼岸世界回到了人的现实世界。新教还确认了灵肉的统一关系,从而再一次为体育发展扫清思想障碍(作者注:第一

次文艺复兴运动)。它所包含的博爱、平等思想打开了通向教育普及之门。近代体育也正是在新教取得了胜利的德国、瑞典和英美等国家最先发展起来的。

  1. 著名宗教改革者的体育观

马丁·路德(1483~1546),德国维滕堡大学的神学教授,人文主义者, 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他在进行宗教改革的过程中,也同时着手于宗教教育的改革,他对天主教教会禁欲主义的教育制度进行了猛烈抨击, 对教会学校的学生遭到的“暴君式的僧侣的束缚”,表示极大的愤慨。因而提出他的新教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真正的宗教信仰”,以及具备世俗生活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督徒。指出应给予学生们自由活动的机会,不能再把学生“当作牢笼中的小鸟”。为此,他要求父母必须注意给子女以优良的体育和崇敬神的精神的教育,并把体操列为德国学校的固定教学内容。他认为, 体操不仅能使学生们“快活、娱乐和保持身体健康,而且还能使人改掉好逸恶劳、轻浮放荡的恶习,并是防止参加“卑鄙活动”的有效手段。他说:“人们应有高尚和有用的(身体)练习”,因而他对击剑、摔跤、跳跃等骑士运动项目和游戏以及另外一些符合“道德标准”的活动项目也很推崇。他强调: “击剑、摔跤、跳跃等骑士的运动项目和游戏,不仅能驱散人的烦恼、苦闷, 而且使四肢得以充分发展,可以增进健康,培养灵活、健美的身体”。指出: “保持身体健壮是每一个基督徒的天职之一,身体健全结实才能劳动生产, 获得并保持财富⋯⋯”

马丁·路德的体育主张,在他号召各城市创办的市民学校里得到了初步实施。

陶奇·卡美纳留斯(1500~1574)德国人文主义者,宗教改革的信奉者。曾任德国纽伦堡大学和莱比锡大学校长。著有《体操问答》一书。他在该书中赞扬了古代希腊、罗马的体育教育及其道德价值,并借此以宣传体育的作用。他还以当时市民学校学生为对象,注意了学生的年龄及身体特征的差异性,强调户外运动,并提出了室内体操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