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基因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
基因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的发明。
-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又称“基因放大”方法,是由美国的生物化学家 K·B·穆利斯(Kary B Mullis,1945—)发明的。其基本原理如下:首先,根据待扩增 DNA 片断两端的核苷酸序列,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两个不同的寡聚核苷酸引物,它们与 DNA 的两条链互补配对。将过量的化学合成引物与 4 种脱氧核糖核酸(dNTP)、DNA 聚合酶以及含有待扩增片断的 DNA 分子混合,经过高温变性(使 DNA 双链解开)、低温退火(使引物与模板附着)和中温延伸(合成新的 DNA 片断)3 个阶段的多次循环。由于新合成的DNA 链也能够作为模板,可以使模板 DNA 的信息以几何级数扩增。一般经过30 次~35 次扩增循环,每一循环只需 3 分钟~10 分钟,可以得到足够数量的目的 DNA 片断,使基因放大了数万倍。据称,穆利斯在 1985 年一次深夜驾车时,大脑中猛然闪现出“多聚酶链式反应”的想法。同时他也意识到这一设想如果可行,他将名扬天下。穆利斯因发明 PCR 方法成名之后,就开始写他的第一本书,书中详细披露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研究过程以及附后的法律争端。
PCR 的方法灵敏度高,扩增倍数大,对一段 2000 个碱基对长的 DNA,可以从原来的 1×10-12g 扩增到(0.5-1.0)×10-6g。在结合其他生物化学方法时,可以测出占总 DNA 的 1/1013 比例的单拷贝序列。
- 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
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是由加拿大的生物化学家 M·史密斯(Michael Smith,1932—)发明的。其基本原理如下:应用寡聚核苷酸进行 DNA 的定点诱变时,首先要把含有待突变的 DNA 片断段克隆到 MI3 噬菌体载体中,MI3 噬菌体的正链可以感染具有纤毛的细菌,并在细菌体内进行复制后,以出芽的形式形成新的带有正链 DNA 的噬菌体。而存留在菌体内的则是双链状态的复制型 MI3。受 MI3 噬菌体感染的细菌长生速度减慢,在细菌培养皿上会形成透明的噬菌斑。
将目的 DNA 插入到复制型 MI3 的多克隆位点上,去转染细菌,提取单链DNA 作为突变的模板。根据需要设计并合成带有突变核苷酸序列的寡聚核苷酸引物,使与带有目的 DNA 的单链 MI3 模板杂交,然后加入 DNA 聚合酶和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使杂交上的突变引物延伸,并用 DNA 连接酶使新合成的DNA 成环状,再去转染细菌。可用 DNA 序列分析的方法从所得到的噬菌体中筛选出带有突变 DNA 序列的突变体。在制备出含有突变体的复制型 DNA 后, 可以用突变的 DNA 片段置换未突变的 DNA 相应的区段,从而得到完整的 DNA 突变体。
M·史密斯于 1932 年出生于英国,毕业于英国的曼彻斯特大学。1956 年移居加拿大,曾任加拿大温哥华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物技术实验室主任。在英国剑桥大学作客座教授期间,他在一次工间休息喝咖啡时,与同事
讨论中突然想起一个主意:如果合成一个略加改造的寡聚核苷酸,并作为引物与一个 DNA 分子结合,再使其进入一个合适的宿主内复制,从理论上来讲, 应该能引起 DNA 分子的突变,并产生一个改变了的蛋白质。到了 1978 年,M·史
密斯与他的同事就这一想法进行了试验,发明了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这就有可能在体外对已知的 DNA 片段内的核苷酸进行置换或增删式的突变, 改变了已往对遗传物质 DNA 进行诱变时的盲目性和随机性,可根据实验者的设计而有目的地得突变体。
利用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可以人为地通过基因的改变来修饰、改造某一已知的蛋白质,从而可以研究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利用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来进行酶及其他蛋白质的稳定性、专一性的活性研究,已经有很多实例。例如,对胰蛋白酶的功能基团的研究、高效溶栓蛋白类药物的研制、白细胞介素-2 结构与功能的分析等等,都必须利用这一方法。
随着 PCR 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在某些情况下的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能够变得更加简便有效。同时,由于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的发展,使得 PCR 技术有了新的用途。由此可见,PCR 和寡聚核苷酸定点诱变这两项技术,已经成为基因工程操作中先进而又基本的方法和工具,在未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将大显身手。由于他们在遗传工程研究领域中各自取得突破性成就,共同分享 1993 年诺贝尔化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