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人类本身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进步是有迹可寻的, 是有一定规律的。人们常从一部二十四史中寻找过去的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治史,是我国文化的传统,虽然过去没有一部中华自然科学史,但是若把二十四史有关自然科学的内容都集中起来,也是一部不小的科学史呢。
写历史有很多方法:收集大量史实,汇编成书,按年代排布,不涉及发展规律,由读者去总结或选择,这是一种中性的方法。大多数史家多以分析评论历史事件、历史过程、历史经验为主,目的是“延续”和“发展”。
生活于社会中的人,都不可避免地要介入到历史中去,谁也逃脱不了。同样,做科学的人也都需要走进科学史中去,不是你的研究成果被列入历史, 或者你需要在科学的发展中去寻找经验和机会。也许,历史总是从一种宏观的角度,或“鸟瞰”的姿态去接触事实,尤其科学史,可以躲开具体问题的局限性,因而对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反而可提供更为广泛的引导。另外,每件科学研究都必须从历史中来,又到历史中去,不过具体的学科研究是在一个狭缝的历史中穿行而已。
老一代科学家大多喜读科学史,甚至参加撰写,他们把科学当做文化的内容之一,认为科学的成就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可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阅读科学史可以使人们从功利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真正看到科学的光辉。
郭保章先生近年治化学史异常勤奋,已撰写专著多种,近期出版的《中国现代化学史略》就是一部有趣的著作。日前,保章先生又和我谈及他的新作《20 世纪化学史》,内容颇为丰富,只看目录已经目不暇接。从量子论的诞生到环境、资源、能源问题,一百年的变化都在一本书中了如指掌,正如一部化学百年发展的“洋片”,颇有可读性。
古代化学史的研究颇不易。资料虽多,但杂而无章,所幸已有很多专家精心钻研整理,古代化学发展的线索已较清楚。只是评论、分析各家不同而已。近、现代化学史又是另一个天地,20 世纪是科学大发达的时代,不只量子论和相对论在影响和推动化学研究的进步,那些不断推陈出新的研究手段大大丰富和开阔了化学家的眼界。理论和实验都相互影响和促进,你追我赶, 到世纪末却留下了一部人类认识自然物质运动的最光辉篇章。也许,研究和总结 20 世纪化学发展的历史是化学史最重要的任务。它比古代史更有现实意义,但是难度更大。
20 世纪化学研究发展太快了,博大精深,极难全面掌握。从中理出发展的线索谈何容易。且不谈评论和分析,把已有成就分门别类梳整一遍已属难得。21 世纪就在眼前,我们能从过去 100 年的化学旅程中看到什么精彩的表演,回忆到什么可以留恋的场面。化学家们阅读这个世纪的化学史,应该感到骄傲。我们认识了多少自然物质运动的秘密,我们创造了多少为人类造福的物质,我们留下了多少未解的问题。化学家在这个世纪中最大的收获之一大概是对化学键本质认识的深化;对物质分子相互作用的深入理解;合成了1000 多万种新化合物;可以直接看到表面上的原子等等。至于在石油、化工方面的成就已经有目共睹了。但是面对比我们想象复杂得多的自然界,化学家已经从研究更多的分子间聚集的问题,开始进入了复杂体系。复杂问题到处都存在:分析化学中的分离问题(色谱、毛细管电泳等);高分子材料中
结构与性质的问题;催化中的催化剂的结构;生命中开放系统的分子机制, 等等,等等。
展望 21 世纪首先要回过头来看看 20 世纪走过的路,发展的蛛丝马迹早
已蕴涵在过去的成就之中了。郭保章先生尝试写 20 世纪化学史是一种大胆的作为,希望能给读者带来启示。
胡亚东 1998 年元旦于中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