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蓬勃发展

50 年代起,世界经济由战后恢复转入发展时期。合成橡胶、塑料、合成纤维等材料的迅速发展,使石油化工在欧洲、日本及世界其他地区受到广泛的重视。在发展高分子化工方面,欧洲在 50 年代开发成功一些关键性的新技术,如 1953 年联邦德国化学家 K·齐格勒研究成功了低压法生产聚乙烯的新型催化剂体系,并迅速投入了工业生产;1955 年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建成了大型聚酯纤维生产厂;1954 年意大利化学家 G·纳塔进一步发展了齐格勒催化剂,合成了立体等规聚丙烯,并于 1957 年投入工业生产。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1957 年美国俄亥俄标准油公司成功开发了丙烯氨化氧化生产丙烯腈的催化剂,并于 1960 年投入生产;1957 年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醛的方法取得成功,并于 1960 年建成大型生产厂。进入 60 年代,先后投入生产的还有乙烯氧化制醋酸乙烯,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等重要化工产品。石油化工新工艺技术的不断开发成功,使传统上以电石乙炔为起始原料的大宗产品,先后转到石油化工的原料路线上。在此期间,日本、苏联也都开始建设石油化学工业。日本发展较快,仅十多年时间,其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苏联在合成橡胶、合成氨、石油蛋白等生产上,有突出成就。

石油化工新技术特别是合成材料方面的成就,使生产上对原料的需求量猛增,推动了烃类裂解和裂解气分离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此期间,围绕各种类型的裂解方法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工作,开发了多种管式裂解炉和多种裂解气分离流程,使产品乙烯收率大大提高、能耗下降。西欧各国与日本,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贫乏,裂解原料采用了价格低廉并易于运输的中东石脑油,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大型乙烯生产装置,大踏步地走上发展石油化工的道路。至此,石油化工的生产规模大幅度扩大。作为石油化工代表产品的乙烯,1980 年全世界产量达到 35.8Mt,创历史最高水平。1960 年以后,有机合成原料自煤转向石油和天然气的速度加快(见表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