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莫尔的广延作为精神范畴的概念

亨利·莫尔,这位剑桥的柏拉图主义者也受到了笛卡尔哲学的有力刺激, 他渴望超越这位法国思想家的二元论,但是由于他具有深刻的宗教精神,在霍布斯处理这个问题的出色方式中,他感觉到了严重的困难。他(非常有效地)接受了那个时代发展起来的对人与自然的认知关系的一般说明,但是没有注意到与之相伴随的任何严重困难。“一般地说,我认为感觉是由于运动从对象到达器官而产生的,在那里,在我们察觉到它的一切情形中,它都被接收到,而且由于灵魂在那里的出现得到传递,得到灵魂的直接工具即精神

(sprits)的帮助,由于灵魂(soul)的精神与共同的感觉中枢的精神相连续,从而把每个物体的意象或印象可靠地传到那里。①“灵魂在那里的出现”, “它的直接工具即精神,”“共同的感觉中枢”这些短语后来都需要阐明; 让我们在这里继续指出,莫尔接受了第一性质-第二性质学说的一般结构,虽然他是沿着伽利略-笛卡尔的路线,而不是沿着霍布斯的路线,莫尔根本不允许霍布斯把“灵魂”作为生命运动的不可设想的原因而打发掉。对他来说, 灵魂就像有形的物质一样是一种真实的实体。但在其他人看来,他太正统、太保守了。“感觉或知觉具有的多样性必然来自于物质的各个部分的运动在数量、位置、形态、活力和方向上的多样性。⋯如果在知觉中存在着多样性, 那么那必定意味着也有一种反应变化的多样性;反应不过就是物质中的运动,除了由与物质相符合的变化(比如说物质的数量、形态、形状、局部运动、方向以及活力的变化)而引起的变化之外,它不可能发生变化。这些东西都是物质中第一可设想的东西,因此知觉的多样性必定来自于它们的多样性。”①就物质的基本结构而言,除了某些个人癖好(如有人认为原子虽具有广延,但没有形状)之外,那时的通常概念为人们不加批判地接受。物质是由“同质的原子构成的,它们虽然有广延,但是没有形状,它们相互之间不可透入,它们充满一切空间,它们本质上是惰性的,虽然可以由精神推动。”

②他在《灵魂不灭》的前言中给出了支持这一古怪想法的理由:“物质的那些

不会溶解的粒子根本没有形状;正如无限大没有形状一样,无限小也没有形状。”笛卡尔的运动量守恒学说也一样得到了接受。上帝原来就把同一数量的运动施加到现在仍在其中存在的物质上去。

但是莫尔现在陷入了麻烦,因为同霍布斯一样,他不认为有可能存着无广延的东西。“多少有部分或广延是任何东西的真正本质。因为拿走一切广延就是把一个东西还原到一个数学点,而一个数学点不是别的,就是纯粹的否定或不存在(nonentity),在有广延的东西和没有广延的东西之间没有媒介正如在实体和不存在之间没有媒介一样,显然,如果一个东西根本上存在, 那么它必定是有广延的。”③可是,也正是这个考虑使莫尔把广延作为物质的一个本质特性赋予物质时,大胆地拒绝加入笛卡尔和霍布斯的行列,使他成为新本体论的某些假定的抗议者。对他来说,精神也必须是具有广延的,虽然它的其他特性广泛地不同于物质特性。精神可以自由渗透,它本身能够渗

① 莫尔:《灵魂不灭》(《哲学著作选》,第四版,伦敦,1712 年)。第二册,第十一章,第 2 段。

① 《灵魂不灭》,第二册,第一章,公理 22。

② 《形而上学手册》(Enchiridon Metaphysicum),伦敦,1671 年,第九章,第 21 段。

③ 《灵魂不灭》,前言。也可参见《神的对话》,第二版,伦敦,1713 年,第 49 页以下。

透到物质当中,而且把运动给予物质;①它有绝对的收缩和膨胀能力,这意味着它能够随意地占据或大或小的空间。“灵魂的主要活动中心是第四个脑室中的那些比较纯粹的动物精神,在那里她感知一切对象,在那里她进行想象、推理和创造,在那里她支配身体的一切部分,”②但是他补充说,灵魂并没有被任何手段限制到那儿,它偶然也能扩展到整个身体中,作为一种精神的散发,它甚至能稍微超越身体的界限。③这些具有广延的精神具有收缩和膨胀的能力,这一思想把莫尔引向一个古怪的第四维学说,他把这个第四维称为本质密度(essential spis-situde)④——我们或许可以把这称为精神密度。“所谓密度(spissitude),我不是指别的东西,而是指物质进入比它有时占据的空间还要小的空间时的那种加倍或收缩。”⑤例如,当灵魂主要在第四脑室中收缩时,所占据的空间不仅具有三个正常的维,而且还具有这个第四维即精神密度。在后者中没有程度的区分,可是,当它膨胀进入更大的空间时,它本质上还是同样的。为了沿着这条路线完整地认识莫尔的思辩,有必要解释他对死亡之后灵魂的生命的描绘,在那里它占据着一个轻飘飘的身体,它能够完全支配它的粒子的运动;它按照它的幻想增加和削减运动,改变身体的脾气和形状。⑥

这是无拘无束的想象吗,抑或莫尔自信他能够面对这些只能这样来解释的事实?在 1665 年 12 月 4 日致玻义耳的信中,他这样来谈论他的学说的要点和实质:“世界的现象不能只在力学上来解释,的确有必要求助于一种与物质不同的实体,此即精神,它是无形的。”①他又声称,他与笛卡尔哲学的根本分歧是由于“它〔笛卡尔哲学〕自命能在力学上解决那些虽然只是最容易最简单的现象;我认为我已经无可辩驳地对它进行了反驳,而且我无法形容我对这个反驳的确信;此外,我还不时地对无形存在物的必要性进行清晰论证;这种必要性是一种设计,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比它更合时宜了;可是精神的概念却被如此之多的人呵斥为胡说。”

什么是无形的存在物存在的不可反驳的例子呢?对莫尔来说,这当然指的是具有广延的精神实体。这个关于世界本质的新学说正在残暴地欺凌某些重要的事实吗?

当然,最明显的是意志的直接经验,在意志中我们按照自己的目的移动四肢和身体的其他器官,也移动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中的东西。“按照您的原理,我把这个腺〔松果腺〕看作通感(common sense)的场所,看作灵魂的堡垒。可是,我要问,是否灵魂并不占据整个身体?如果它不占据整个身体,那么,请你原谅,不为钧状部分或分枝部分拥有的灵魂能够如此严密地与身体相联合,这是怎么回事呢?进一步我要问,如果自然中没有作用,那么就不能为之提供一个力学理由吗?我们为什么具有对我们自己的存在的自然感觉呢?我们的灵魂对动物精神具有绝对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从何而来

① 《形而上学手册》,第九章,第 18 段。

② 《灵魂不灭》,第二册,第七章,第 18 段。

③ 《神的对话》,第 75 页以下。

④ spissitude 这个词在古代指成为厚、浓、密的性质或状态。——译注

⑤ 《灵魂不灭》,第一册,第二章,第 2 段

⑥ 《灵魂不灭》,第三册,第一章,第 7、8、10、11 段。

① 玻义耳:《著作》(伯希编),第六卷,第 513 页以下。参见《神的对话》,第 16 页以下。

呢?它怎么使动物精神流遍身体的各个部分呢?”②“当我们发现我们能够随意地使动物精神运动或阻止其运动,把它们派出去或者把它们叫回来时”, 我们便有了支持这些能力的直接证据,“因此,我要问,一位哲学家是否值得去追寻这一问题——在自然中是否存在无形的实体?当这种实体能够把物体的一切性质——或者至少它的大多数性质,如运动、形状、位置等等—— 施加给任何物体时,由于它肯定能够移动物体和使之停止运动,进而它也就能够补充在运动中涉及到的无论什么东西,也就是说,它能够统一、分离、分散、约束和形成小的部分,安排形式,使那些听从它的处理的部分发生循环运动,或者以不论什么方式使之运动,阻止它们的循环运动,对它们做进一步的类似工作,在必要时按照您的原理产生光、颜色和其他感觉对象。⋯ 最后,这种无形的实体具有这样一些惊人能力:通过毫无联结、毫无挂钩、毫无投射,或者毫无其他工具地运用自己,它能使物质凝聚和消散,使之结合和分离,把它推向前但同时又保留对它的控制;由于没有不可透入性阻挠它,这种无形的实体又可以进入自身,扩展自身,等等,这看来难道不是可能的吗?”

在这段中,莫尔把他的推理从在人当中存在着一种无形实体的结论,推广到在作为一个整体的自然中也存在着一种类似的、更大的无形实体的假定,因为他相信,科学事实表明自然就像人一样不过是一部简单的机器。在这里他引用了那样一些事实,它们已经成为那个时代最热切的科学研究的题材,例如运动、凝聚力、磁、重力等等的根本原因。①请注意,虽然能够用力学术语来描述运动的充分的直接原因,但在力学上却不能说明宇宙的各部分处于运动而不是处于静止的理由。而且,也还没有在力学上解释物质的各个部分显示出来的许多具体特性或运动,例如凝聚现象和磁现象。固体的各个部分为什么如此有力地凝聚在一起,可是一旦被切断后,这种凝聚便会消失? 天然石所引起的那种古怪运动的原因是什么?最后,他对一种普遍的机械自然观的拥护者提出了挑战:他们怎么能够把万有引力的事实与在笛卡尔和霍布斯所表达的运动定律中揭示出来的机械运动原理调和起来?

所谓机械原理,莫尔指的是一切运动均靠碰撞这一学说,按照这些原理, 莫尔认为,在地球表面上方松开的一块石头应该沿切线飞出,或者,根据笛卡尔的涡旋理论,由于地球的周日运动,它至多是在离地球同样距离的地方连续运转。①根据这些机械原理,它绝不会沿直线向地球下落,“因此,重力现象是与机械定律相抵触的,在整个自然中,没有什么比此更确定,更充分地得到检验的了;而且,无法把对重力现象的说明解释为纯粹机械的和有形的原因;但是,这里却有必要承认某些另外的原因;它们是非物质的和无形的。”②莫尔在“自然精神”(spir-it of nature)概念中找到了这些原因, 这个“自然精神”在一个显然不是机械系统的单一系统中支持着物质宇宙的不同部分。

② 致笛卡尔的第二封信(《笛卡尔作品》,库辛编,第十卷,第 229 页以下)。也参见《灵魂不灭》,第二册,第十七、十八章;第一册,第七章。

① 《形而上学手册》,第九至十五章。

① 《形而上学手册》,第二章,第 14 段。

② 《灵魂不灭》,第三册,第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