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在对外贸易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贡献周化民

陈云同志是深受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敬爱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经济理论家。他十分关怀我国对外贸易事业。在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每一个关睦时刻,我们部能听到陈云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观察和解决外贸问题的指示和意见。这些意见不但在当时,而且在现在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下面仅就个人的了解和体会,回顾一下陈云同志在我国对外贸易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贡献。陈云同志有关外贸的论述和意见,内容十分广泛。现就我所知道的部分内容举出以下十点加以介绍。

  1. 提出了内外销商品的分配原则

1953 年全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我国需要大量引进外国新技术和成套设备以及经济建设所需要的重要物资。出口是我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需要大力组织出口,以出口换得的外汇来支付进口的需要。内销和外销商品如何分配,遵照什么原则处理呢?这是当时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的一个大问题。陈云同志及时回答了这个问题。他把各种商品分为三类,一是粮油等限量出口的重要商品,二是压缩国内需要保证出口的商品,三是国内不甚需要应尽先出口的商品。不同商品,区别对待。1954 年 7 月他指出:“关于商品内销和出口的关系,除粮食、油料等物资特殊规定限量出口外,其他物资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内市场的销售应服从出口的需要。有些商品如肉类,应压缩国内市场的销售,保证出口;有些商品如水果、茶叶和各种小土产,应尽先出口,多余的供国内市场销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必要的出口,以换回国家建设所必需的工业设备。” 我国 50 年代按照这个原则分配内外销商品,既保证了国家建设所需的外汇支出,又保证了国内市场的基本稳定,这个原则曾经得到毛主席的赞同。1959 年,毛主席在一个会议上说,过去陈云同志曾经提过有些东西应该内销服从外销,我很赞成这样提。我们要节衣缩食保证出口,否则 6 亿 5 千万人口多吃一点就吃掉了。

陈云同志提出的处理内外销关系的政策,长期指导着我国外贸工作。后来,对于这一原则的提法有些变化,例如,把压缩国内市场销售,保证出口, 改为适当挤出来出口,但其基本精神和陈云同志的意见是一致的。

  1. 在三年困难时期,陈云同志报出从国外进口粮食的重大决策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由 1949 年的年产 2264 亿斤增加

到 1957 年的年产 3901 亿斤,从 1950 年到 1960 年,连续 11 年每年出口粮食

100 多万吨。但是,由于“大跃进”的失误,1960 年粮食产量骤降至 2870 亿斤,全国粮食供应情况十分紧张。陈云同志深知粮食问题的重要,他指出: “只有首先抓好粮食,整个局势才能稳定,同农民的关系才能缓和,而且多种经营也才能好转。没有粮食是最危险的。”为此,他向中央建议从国外进口粮食。同时,他还详细地论述了进口粮食和稳定市场、恢复农业生产的关系。他指出,“稳定市场,关键是进口一些粮食。进口粮食,就要下定决心拿出东西来出口,先国外,后国内。把粮食拿进来,这是关系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进来粮食,就可以向农民少拿粮食,稳定农民的生产情绪,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用两三年的时间把农业生产发展起来,国内市场问题也就可以得到解决。农民手头的粮食宽裕了,可以多养鸡、鸭、猪,多生产经济作物和各种农副产品,增加出口。”党中央采纳了陈云同志的建议,从 1961

年到 1965 年每年进口粮食约 500 万吨,经过 5 年的时间,我国粮食生产在

1965 年达到 3891 亿斤,恢复到 1957 年的水平。当然,这主要是由于贯彻党的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的结果,但是,很明显,从国外进口粮食,对恢复农业生产,稳定市场物价,缓和同农民的关系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1978 年,为了把农民这一头稳定下来,陈云同志又提出从国外进口粮食的建议,党中央采纳了,也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说,陈云同志的建议到现在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十分注意组织生产,建立出口商品基地,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陈云同志主张,我国出口商品,不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都要专门组织生产,

    建立出口商品基地。为什么?因为“在国际市场上做生意,不只是我们一家, 而是有许多家。在彼此竞争中,哪一种商品质量好,价格便宜,哪一种商品就有销路。做生意的要在竞争中取胜,只能听从顾客的需要,不能由生产单位主观决定。”

陈云同志了解,不论出口的或内销的商品,只要是名牌货,过去都有自己的基地。他列举了全聚德的烤鸭,东来顺的涮羊肉,张小泉的剪刀,苏州的擅香扇,杭州的绸伞等等,来说明建立基地的必要性。陈云同志明确地指出:“基地出产的东西,生产稳定,产量大,质量好,成本低。我们现在把这一套都打乱平分,是不合乎经济原则的。这种办法,是不能持久的。如不迅速恢复,出口就做不到既经济又稳定。”“要保证出口,就一定要搞商品基地。”

陈云同志不但重视建立出口商品基地,而且重视组织落实。他提出凡是总值在二三十万美元以上的出口商品,生产多少,出口多少,留下内销多少, 原材料如何供应等,都要逐项讨论,并且开专业会议进行安排,每项都要有着落。同时还要研究产销直接挂钩。这一工作要一年半的时间完成。遵照陈云同志的指示,外贸部门和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用了两年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召开了二十多个商品专业会议,布置建立出口商品基地的工作。陈云同志全面论述外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经营作风的重要讲话《做好外贸工作》就是在这样一次专业会议上发表的。实践证明,建立出口商品基地的政策是正确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我国建立了一批农业和工业品的出口基地,恢复和发展了一定数量的名牌商品,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提高了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信誉。

  1. 出口价格要适当,要按照国际水平作价,价格过高有利于竞争者关于出口商品价格问题,周总理

    1958 年就提出按国际市场价格作价的原则。但是,“文化大革命”中被搞乱了。“四人帮”之流诬蔑外贸部门低价竞销, “养肥了资本家”,胡说什么高价是马列主义,低价是修正主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出口商品不顾国际市场情况乱提价,远远超出了国际市场价格, 别国产品乘虚而入,给我国对外贸易工作造成很大损失。价格问题成了当时和“四人帮”斗争的焦点。

1973 年 5 月,陈云同志受周总理的委托,协助抓外贸。陈云同志直接到外贸部做调查研究。5 月 5 日我和政研室同志向他汇报了外贸计划和价格的情况及问题。他深刻地分析了战后资本主义市场的变化与趋势,同时着重谈了我们的出口商品价格问题。他看到,由于我出口商品价格过高,严重影响了我国出口。例如,我国生丝出口价由每公斤 40 美元猛涨到了 96 美元,对

欧洲市场出口锐减,由每年出口七八十吨,降到每年出口 9.3 吨;我跳鲤细

布出口价由每码人 45 美元,猛涨到 0.85 美元,我货价格脱离了国际市场价格,卖不出去,外国产品挤占了我国的传统市场。广大外贸职工非常着

急,想不通。针对这种情况,陈云同志尖锐明确地指出,一定要按国际市场价格,要卖得适当,随行就市。又说,“价格适当与否是销售中的一个大问题。”他以抽纱为例说明,有些商品如工艺品,是非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了,消费者是可以不买的。陈云同志深刻指出价格过高的危害性,他说,“这样做可能有利于竞争者。”这就有力地批驳了“四人帮”之流宣扬的高价是马列主义、低价是修正主义的谬论。

为了与“四人帮”作斗争,根据陈云同志的建议,成立了价格小组,由外贸部召集,国务院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参加,交流情况,统一认识,提出方案,保证调价工作的顺利进行,从此,广大外贸职工把不适当的高价逐步降下来了,我国出口市场又逐步恢复,沉重打击了“四人帮”干扰破坏我国对外贸易的阴谋。

  1. 正确处理出口原料与成品的关系

    “文革”以前,关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问题有过不同的看法,但最后取

得了一致意见,即:多出成品,少出原料,逐步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因为我国生产技术比较落后,加工产品一时达不到国际市场的要求,卖不上好价钱, 有些产品出口成品创汇反而少于出口原料。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有一个过程。“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蓄意干扰破坏我国外贸事业,乱贴政治标签,把出口原料说成是“卖国主义”,“出卖资源”,广大外贸职工感到极大的压抑。除价格问题外,出口原料问题是同“四人帮”作斗争的另一个焦点。当时我国出口初级产品约占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出口成品不到一半,按照“四人帮”之流的说法,出口原料是卖国主义,那么,我们只能出口成品,不能出口原料。这样对外贸易还怎么进行呢!陈云同志在听取我们汇报的时候明确提出,“尽可能出口成品。”“我们印染能力不够,还是出口干些坯布”。又说:“怎么不能出口原料呢?美国那么发达还出口棉花嘛!”他对出口杂豆(原料)很感兴趣,例如,当时出口一吨红小豆可以换回十几吨小麦,他说,“多出口一些是好事,可以用小麦同农民换嘛!”

陈云同志全面阐明了出口原料与成品的关系,从此,我国外贸出口安排有了正确的依据,“四人帮”干扰破坏我国外贸事业的罪恶企图又遭到一次可耻的失败。

  1. 生产量的扩大要适应市场消费量的可能,保持、发展高档货,重点发展中低档货

长期以来,我们有关部门之间有一个争论的问题,就是以销定产呢,还是以产定销?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陈云同志在 1973 年表明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生产量的扩大要适应市场消费量的可能,有计划地扩大,不提其他提法,如以销定产,以产定销,以免引起误解。为什么陈云同志不赞成提“以销定产”、“以产定销”呢?因为单纯强调以销定产,可能促成外贸部门出口推销工作的消极情绪;单纯强调以产定销,则又难以推动工业部门增加品种改进质量的积极性。这就是说,二者都不全面,并有可能给工业生产和出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说,生产量的扩大要适应市场消费量的可能,不能以产定销,盲目扩大;也不能以销定产,放松推销。陈云同志的意见解决了以销定产和以产定销的争论。

国际市场交换的商品大部分是中低档货,高档货是少量的。有人认为高

档货价高,创汇多,主张把出口商品的重点放在发展高档货上。针对这种意见,陈云同志在 1973 年提出,“保持、发展高档货,重点发展中低档货。中低档货有大量的消费者”。这种处理商品档次的原则是符合国际市场的消费规律的。我们应当集中一定的力量,保持、发展高档货,这是必要的,但是, 不能作为重点。如果把重点放在发展高档货上,因而忽略了广大的中低档货消费者的需要,那对扩大出口是很不利的。

  1. 我们搞期货贸易,是不让资本家得到全部的超额利润

期货贸易是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搞活外贸、实行综合经营的开端。事情是这样发生的:陈云同志看到一个资料,内容是我香港华润公司利用交易所买糖的事迹,为了避免在市场上买糖引起糖价上涨,多花外汇,他们通过交易所买了期货,节省了大批外汇。这样做法是否剥削了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 陈云同志就这个问题反复想了很久。他认为,我们没有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价值,我们这样做是不让资本家得到不应得到的超额利润。他说,进口 40

万吨糖,如果在市场上买,价格一定会从每吨 80 英镑涨到 90 英镑、100 英

镑。每吨 80 英镑商人已经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如果涨到 90 英镑 100 英镑, 商人得到的是超过应有利润的超额利润。我们通过交易所的办法,大体上每吨 80 英镑稍多一点,这样做,显然对我们有利。陈云同志有关通过交易所搞期货贸易的精辟论述,解除了外贸干部的思想顾虑,提高了外贸干部的经营积极性。从此以后,在我国对外贸易历史上开始出现了期货贸易的方式。我们不但通过交易所买进商品,也还通过交易所卖出商品,贱买贵卖,又买又卖,搞活了外贸。现在,我国外贸体制实行综合性、多功能、国际化的方针, 人们听不见期货贸易的名字了,实际上期货贸易在综合性、多功能、国际化的外贸企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外汇。开拓这一新领域的倡导者就是陈云同志。

  1. 肥水不落外人田

十年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出现不少问题,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自相竞争,肥水外流。1980 年 11 月 25 日,陈云同志看到一份内部材料上报道,国产药材在香港售价普遍下降,天麻在香港市场售价1979 年每斤 12000 元(港元,下同),1980 年下降到三四千元;川贝母每斤

由 1600 元下降到 500 元;杜仲每斤由 500 元降到 2D0 元;冬虫草每斤由 1800

元降到 1400 元;海金砂由每斤 400 元降到 80 元。损失之大,令人震惊。陈云同志发现这个问题,并且把它紧紧抓住,12 月 1 日批示:“必须引起注意而且要有具体办法避免外汇损失。”12 月 4 日在登有报道《联合统一对外才能多成交卖好价》的内部材料上,陈云同志表扬了统一对外成交的经验,批注:“肥水不落他人田”。接着 12 月 16 日,在《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一文中再次明确指出:“现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某些中国货降价现象。这不是正常的必须的降价,而是各省市、各部门为了取得外汇自己降价。”“我们必须研究出一个既能出口又不贱卖的方案。总之一句话:‘肥水不落外人田’。”陈云同志批示以后,对外贸易部门作了一定的工作,情况有些改变, 但没有根本好转。1982 年 3 月 13 日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潘彤、潘留荣同志给陈云同忐写信,提出改变抽纱经营方式,整顿现有口岸,发放许可证等意见,陈云同志当天作了批示:“要一致对外,否则,肥水外流,于我不利。”同年 11 月 3 日他看到内部材料上关于《秋季广交会联合对外效果好, 外贸口岸竞争肥水外流局面还在继续》的报道,再次批示:“出口贸易,为

了肥水不落外人田,我们必须统一对外。外商‘客户’也期望我们统一价格。” 1983 年 10 月 20 日,当他听到各地方仍然只注重自己的外汇收入,不关心人民币盈亏,对外互相竞销时,陈云同志说:“肥水落到外人田了。”与此同时,陈云同志提出:“对外贸易工作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坚持统一对外,这是外贸体制改革的一条原则。”

陈云同志所说的“肥水不落外人田”,是关系提高经济效益,保卫国家利益的大问题,绝不是无的放矢,大惊小怪。由于低价竞销使国家利益遭受多大损失,我们现在算不清,但是可以肯定不是一个小数字。令人奇怪的是有人竟出来批这个论点,说什么肥水不落外人田,外商怎么有利可图呢?这是天大的误解。把我们自己的肥水无代价地、不正常地落入外人的田上,看成是让外商有利可图,是不正确的。举个例子来说明:当时,某市公司经营的一种名牌毛衫每年出口 20 万件左右,售价每件 4.15 美元,某省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只卖 2.5 美元,使某市公司毛衫全部滞销,20 万件全部压在仓库。这是正常的让商人有利可图吗?完全是自相竞争,肥水外流。

1984 年,按照陈云同志提出的“对外贸易工作既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坚持统一对外”的意见进行了改革,这一年外贸出口任务和经济效益获得双丰收。但是,不到一年就变了。获得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大量增加。千家万户,过度分散,怎么能不互相竞争、肥水外流呢?陈云同志提出的肥水不落外人田的要求,有待于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和加强经营管理,求得解决。

  1. 国家要保持必要的周转外汇

陈云同志的思想是一贯的,我记得在 60 年代他就多次提出,国家要保持必要的周转外汇,以备不时之需,保证使我国人民币在国际上享有牢固的声誉。70 年代末期,由于进口订货过多,国家外汇一度出现紧张状况。陈云同志在 1981 年指出:“报纸上登全国有四十亿美元的顺差,⋯⋯我希望一九八五年能达到一百二十亿美元的周转外汇,增加两倍。我们这个国家,有一百二十亿的外汇作为周转资金,很有必要。”1984 年 8 月,我国外汇库存达到124 亿美元,提前实现了陈云同志的愿望。这是一件好事,多财善贾,长袖善舞。我们运用这批外汇可以进口关键技术设备,举办合营企业,对外贷款等等,也可以用这批外汇进行业务往来,获取利息收入。但是,当时出现了一股风,认为外汇多了,要急急忙忙把这批外汇花掉,还说什么“旧的不去, 新的不来”。我记得,陈云同志在一个文件上批注,大意是: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国家有 124 亿美元外汇不算多。陈云同志的意见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把大批外汇用来买了高级耐用消费品,不到一年半的时间, 几乎把 120 多亿美元外汇全部花光了。这是一次矢误,不仅浪费了大量来之不易的外汇,而且一度造成我国国际收支的困难。以后,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使我国外汇恢复正常周转的数量。经一堑,长一智,我们要牢记国家要保持必要周转外汇的思想。

  1. “外国资本家也是资本家”

应当说,国际上同我们进行贸易往来的工商业者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积极同他们进行贸易往来与经济合作。但是,对朋友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不能心中无数。我们这些朋友的特点是什么呢?有些同志是不清醒的。1980 年陈云同志在《经济形势与经验教训》一文中指出:“外国资本家也是资本家”,这就是说,“他们做买卖所得的利润,绝对不会低于国际市场的平均

利润率。⋯⋯世界上没有一个愿做低于平均利润率买卖的资本家。如果低于平均利润率,他为什么不把钱存在银行稳拿利息?为什么要搞冒险的投资呢?”陈云同志这段话深刻地指出了外国工商界朋友的本质,指出了我们对外进行贸易往来必须随时注意的一个大问题。他们所要的不是低于国际市场平均利润率的利润,也不是平于国际市场平均利润卒的利润,而是高于国际市场平均利润率的利润,即超额利润。因此,我们要想做到平等互利,符合国际市场的平均利润卒,就难免在双方之间展开讨价还价的争论,不是风平浪静的。过分迁就,使对方拿到超额利润,对我不利;光顾自己,使对方拿不到平均利润,人家也不于。对外经贸工作,问题是很复杂的。我们现在相当一部分对外贸易干部素质不高,经验不多,吃亏上当的事情时有发生。如何同国外工商界朋友打交道,做到平等互利,还需要努力学习,记住陈云同志所说的“外国资本家也是资本家”,是很重要的。

以上事实清楚地表明,陈云同志凡十年来为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 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创造性劳动,通过讲话、文章和批示表达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理论。

在我的回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还想向大家介绍陈云同志领导外贸工作的一个小花絮,因为通过它可以以小见大,发人深思。记得是 1973 年 5 月 5 日,我们向陈云同志汇报了整个外贸计划和价格问题后,他说,今天是个开头,以后我还要一个个找各公司同志来了解情况。我原以为陈云同志所说的找各公司了解情况,就是找公司经理了解情况,没有想到他还直接找第一线的业务人员来汇报。搞业务的同志也认为,汇报是经理、处长们的事,怎么找他们汇报呢,也出乎意料。有意思的是,他只叫负责具体业务的同志汇报, 连处长都不叫去。陈云同志说,想多了解了解,有什么说什么。据主管纱布的同志口忆说,我们认为用不了两个钟头就汇报完了,实际用了七八个小时。第一个半天结束时,陈云同志说,你们带些对比的国内外样品给我看。第二天,我们带去了儿十种样品,他让我们放在一起,不要说话,由他挑一下哪是国货,哪是外国货,结果都挑对了。他说,百闻不如一见。接着又谈了半天。他就这样先后了解了纱布、丝绸和抽纱三大商品的第一手情况,听取了贸研所的两次汇报。令人遗憾的是,这次调研工作没有做完,批林批孔运动就来了,外贸部是被批判的重点,不得不被迫中止。这件事不大,却足以反映出陈云同志领导外贸工作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启发我们思索他为刊·么能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外贸政策,及时指出外贸的工作方向并解决一系列外贸难题。因此,在回顾陈云同志 40 多年来为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所做的重大贡献时,我想应当补充一个意见,应坚持不懈地学习陈云同志的外贸思想和他的思想方法及领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