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乡土地理教学能使地理教学更有效地完成它的基本任务

地理教学任务,和其他学科是一样的,概括说来就是:双基教学、智能培养、思想品德教育,三项任务紧密联系,互相促进,构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在国家教委制定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将要颁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都提出了乡土地理教学任务。乡土地理教学既是中学地理教学的组成部分,又有其独特的内容。乡土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乡土地理教学,使学生获得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感性材料,建立地理概念,理解地理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有效地促进中学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一)乡土地理教学能提高地理知识教学的质量

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学生从家乡的地形、气候、河湖、土壤、植被、自然资源,工矿业、农林牧业,人口、民族、农村、城市、交通、风景名胜等方面获得大量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感性材料,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地理表象是形成地理概念的基础,是对地理事物认识深化的依据。学生在野外看到峰峦起伏、沟谷纵横、草木丛密、流水潺潺的景象,经过仔细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认识到山的形态特征:多是有尖尖的峰顶,倾斜的山坡, 宽广的山麓,从而可以建立起山是具有顶、坡、麓的突起地形的概念。看到许多山峰大致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且山峰与山峰之间又有一条起伏曲折的脊线相连,而两侧则为深凹的谷地的形象,又可建立起山脉的概念。看到开阔的山间谷地,可建立起盆地的概念。观察到山中的岩石有许多裂缝,有的裂开成大小不等的石块,岩石表层有的有砂和粘土覆盖,认识到这些现象是在风吹、雨打、太阳晒的作用下,岩石遭受破坏的结果,从而建立起风化作用的概念。又看到裸露的岩石表面寸草不生,而有砂石和粘土的地方则生长着

草丛和树木,从而认识到地表这种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叫做土壤。观察到从山麓岩石的裂隙中渗出的流水,在沟谷底部形成溪流,认识到河流是怎样形成的。在平原地区看到大大小小的河流和湖泊,经过分析、比较,可认识到河流是地表水沿着线形凹槽流动的水体,湖泊是陆地上天然洼地积水。沉积岩层在形成时是水平或接近水平的;但现在在野外看到的岩层有的倾斜、有的弯曲、有的断裂错开,是什么力量使它发生这些变化呢?显然,只有地球内部的能量,才能推动地壳岩层发生这样的变动。从岩石的风化、流水冲刷而形成的沟谷可以认识到风化作用和流水作用对山地地形塑造之功能。这样,就能理解地形发展变化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原理。

气候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如果亲自参加气象观测和资料的整理,才能理解气候的含义是指一地多年常见和特殊年份偶然出现的天气状况的综合。通过多年物候观测,发现春季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等有一定的先后顺序,而且这种顺序每年不变,并且各种物候期来得迟早都是同步的;了解到这一现象,才能理解植物生长发育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以及气候的冷、暖、干、湿是有年际变化的道理。以上可以看出,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才是深刻的、牢固的,而且是可以应用的。

学习地理获得感性认识的最大障碍,是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来说,学生不能亲自看到地质时代和历史时代地理环境的过去状况(古地理);从认识地理事物的地域分布来说,学生不能周游世界。但是,在乡土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地理表象,建立的地理概念、理解的地理原理可成为学习远方地理知识的基础。通过想象,进行类比,可以形成远方地理事物的表象,建立远方的地理概念;经过推理、判断可以掌握远方的地理事实。想象是人的头脑把过去感知的形象(表象)进行加工形成类似的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在北京看到居庸关—八达岭一带在云雾中的花岗岩山峰,也就可以想象出被称为黄山四绝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之景色。看到龙庆峡的山水形势,也就不难想象出长江三峡风光。表象是想象的基础,概念是推理、判断的依据。没有概念就不能进行推理、判断,没有推理、判断就不能相信自己未曾见过的事实。人的知识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思维过程积累起来的。

总之,学习地理,如果不进行乡土地理教学,学生没有到地理环境中进行实际观察,脑海里的地理表象贫乏;而只在课堂上用地图、图片、幻灯、电影等形象的教具,显然是不够的。何况,有些地理过程和地理原理很难用直观教具表现得出来。没有感性认识基础的知识是抽象的,抽象知识的记忆是不牢固的。可见,乡土地理教学对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作用是多么显著。

(二)乡土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地理观察、观测、参观等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主要是发挥视觉功能。视觉将周围千差万别,光彩夺目,生机勃勃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映入脑海,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成为建立正确地理概念的基础。乡土地理教学为培养学生观察力,提供了广阔无限的天地和丰富生动的素材。到野外去进行地理观察,在校园里进行气象观测、物候观测,到农村、工厂、博物馆进行参观等,无不要用视觉进行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家乡地理环境的主要途径。观察是有思维参加的、主动的、有目的的知觉,是感知地理事物特性,辨别地理相似现象,发现新异现象的过程。巴甫洛夫把“观察、观察、再观察”作为座右铭。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地理学家

等,都很重视观察。我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从 22 岁起,用了 30 多年的时间,历尽艰险,观察了北至河北、山西,南达云贵的广大地区的石灰岩地形,对所到之处的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观察记录, 写成了《徐霞客游记》这一名著,这是一部宝贵的地理文献。我国近代地理学家竺可桢教授也非常重视实际观察,我国第一个气象观测机构是由他建立起来的;在他 80 高龄的晚年,也从没有间断他的物候观察,他所著的《物候学》就是长期物候观测研究的成果。

观察力要在观察实践中发展。对家乡地理环境人情风物观察得越细致全面,获得的感性材料越丰富,越有利于对地理概念、原理的理解;也越易于掌握观察活动的要领和方法,越有利于观察技能向能力的转化。如对家乡物候现象观察的越仔细,认识的越清楚,就越能深刻地理解家乡气候特点,从而越有利于认识不同地区植被类型和植物种属与当地气候特点的关系。再如观察山中岩层的褶皱、断层等构造,认识了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关系,掌握了识别褶皱、断层的方法,再看到山中的岩石就不是一堆石头了。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让学生掌握观察的程序和方法。在一般情况下,观察一种事物要经过先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观察过程。观察任何一种对象,都要先对它的整体有个初步的和一般的了解,并能把它区分成几个组成部分(或方面);然后再对各个部分(或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掌握各部分的具体状况加以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最后综合,认识整体。如参观一项水利工程设施,首先对工程设施包括水源、水库、拦河坝、水电站、灌溉渠道等几个组成部分有个整体认识;然后再深入到各部分进行细致观察,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水库的整体认识。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和研究问题,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学生走出课堂,对地理环境进行观察、测量、测报、监测、参观、调查、访问等等实践活动,都需要大脑思维的配合;没有思维参与的简单模仿、被动操作,没有目的的东张西望,是收不到好的效果的。只有目的明确,有思维参加的积极探索,释疑解难追求成功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在乡土地理教学中任何一种实践活动,都能发展思维能力。例如,参观一个风景点,不仅让学生感到美的享受,而且应引导学生在参观中思考,如景点的出现与当地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与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等社会环境的关系; 思考景点对过去、现在、将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指导学生研究探索景区的某些疑难问题,并思考如何扬长避短,兴利除弊的对策等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虽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本乡本土的地理事物,甚至很熟悉的地理事物,但不一定都是学生真正认识理解的。住在长城脚下的学生,并不是人人都了解它的真正价值。如果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叫学生思考:为什么长城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为什么美籍华人宇航员在太空俯视地球表面,为能看到长城而自豪?长城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雄伟险峻的长城向我们说明什么?我们面对长城应当思考些什么?等等。学生经过思考、解答这些问题,在学生脑海里的“长城”就不仅是一个地理事物的形象,而是经过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 理解了长城的丰富内涵。思维的发展始终同事物内容联系着。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家乡的天,家乡的地,家乡的人,家乡的事物,都是发展学生思维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随时随地向教师提出一些不懂或惊异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注意随时启发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在气象观测过程中,发现地面温度早晨比气温低,而中午、晚上都比气温高这一现象,教师可让学生思考,解释这个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可以用学过的知识(太阳辐射在地-气之间的传播过程)作出回答。又如在野外看到山地边缘沟谷中的石头大都没有棱角,而在山麓的碎石则多有棱角,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解释这种现象;学生可以答出沟谷中石头没有棱角是河流冲击的, 而山麓的石头是上边滚下来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沟谷中的石头与山坡上的石头还有什么区别,则会发现前者岩性复杂,后者岩性单一, 从而认识了冲积物和坡积物的区别。又如看到山的阴坡和阳坡植物种类的不同,则可叫学生分析其原因,从中认识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植物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等。

(三)乡土地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好机会

学生掌握知识是目的也是手段,说到底学了知识是为应用。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一般要经过观察实践形成表象,经过分析建立概念,理解原理,最后应用知识等几个阶段。教育家陶行知提倡手脑都会用, 写有手脑相长歌:《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 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姥》。手脑并用、重视实践活动,应该视为乡土地理教学的基本原则。乡土地理教学与研究中的观察、测量、测报、参观、调查、访问,仪器操作,工具使用,记录整理等,无一样不需要用手、用脑。人的技能、能力、智力,很多是通过手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人手可以做出各种动作,手是智慧的表现,又是发展各种能力的器官。赞可夫认为“智慧、心灵、双手三者的整体性与和谐是一般发展的实质”。乡土地理教学主要是课外教学,与课内教学的明显区别, 就是要学生对眼前的地理事物,用眼看一看,用脑想一想,用手干一干,用一用仪器、工具,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用日影竿测定太阳高度角和定方向,则需要平整地面、立竿(吊线保证垂直)、画半圆弧(圆弧半径要稍小于上午开始观测时的竿影长度);在上午观察日影长度的变化,记下日影顶端与圆弧相交的一点及相交的时刻,下午进行同样的观察;把两支点与竿基连线成为等腰三角形,作等腰三角形分角线,即为南北方向;最后用竿长和中午日影长可算出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动脑、动手操作,哪一个环节不符合要求,都会影响观测的结果。又如在气象观测时,对湿球下部水杯要定时加水,换纱布;观测完最高、最低温度表,要进行调整等等,不经过多次实践,是不容易掌握这些本领的。到野外进行地理观察,要定方向、画路线图、画地理素描、采集矿物、岩石标本、用罗盘测岩层产状等等,都需要学生动手完成。学生通过亲自动脑、动手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会从中感到劳动的快慰,激发其学好地理的意志、情感和志趣。学生动手能力是检验学习知识的质量和智能发展水平的试金石。实践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发挥个人才能的主要途径。许多学校开展乡土地理教学或组织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培养出一批批的地理爱好者,影响到他们选择大学专业和以后的职业。

(四)乡土地理教学能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情感是由外界事物给予人们的刺激引起的。离开了客观事物,情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家乡环境是学生感知最真切的客观事物。它为学生

饮食、衣着、居住、学习、劳动以及游戏提供了各种必要条件和广阔天地。使他们直接间接地获得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享受,把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家乡的环境,把家乡的发展变化与个人的利益更直接,更现实地统一起来。家乡环境是发展学生情感的丰富源泉。情由境生,情境交融、境晰情深。

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实践、有效果地创造性地加深学生对乡情的理解和认识,使之真切地感受到与家乡与祖国休戚与共的血肉关系;把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不断引向更深的层次。

乡土地理教学活动,要走出课堂,到野外、工厂、农村、街道、以及各种场馆,进行调查、参观、访问、观察等活动。通过教师和有关人员的讲解或文字说明,学生对直接感知到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研究、讨论,就会发现家乡一切地理事物的出现及其变化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果性和必然性。而且受到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所制约,所影响。这时学生在获得家乡环境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入了理性认识。从而由对家乡的朴素情感, 转化为具有责任感、义务感,道德感的爱家乡的深沉、稳定、理智的情感。如学生到农村参观,看到粮食籽粒饱满,仓满库盈,农民喜庆丰收的情景, 会立刻兴奋不已;但这只是为表面现象引起的欢快。在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同是家乡天,同是家乡的田,忆往昔不仅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而且粮食籽粒瘪小、家无存粮。现在的连年丰收,是党的政策好,农民生产情绪高,农业技术、水(利)肥(料)种(子)药(农药)机(农机)电(电力)配套齐全取得的必然效益。而且家乡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很大,青年人在农村大有作为。这个时候,由于学生对家乡认识的深刻,促进理论思维的具体化,就更有利于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

家乡地理环境,是祖国大环境系统的的一个低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环境各要素,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而且各要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自己和家乡的变化、发展(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与国家大环境系统的组成要素联系在一起。家乡旅游事业的兴起,家庭收入增加,个人生活提高, 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实惠;家乡农、林、牧、副、渔等产品,购销两旺,生意昌盛,是全国市场繁茂起了作用。总之,只有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环境欣欣向荣,各个部分运转谐调,个人、家乡才能更加美好。

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学生对乡情、国情认识越具体、越丰富、越全面、越深刻,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就会越深厚、越真诚。深厚真诚的情感是无形的、巨大的、住何外部力量难以左右的心理活动,是创造物质的精神财富。它能使人们为之冲破任何艰难险阻、为家乡、为祖国的富强献出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要爱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这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