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服务的途径

中学乡土地理研究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途径,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乡土地理教学为主,全面研究乡土地理环境概况。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的性质和特点,对资源利用、生产布局、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等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例如,河北廊坊一中高三学生对廊坊市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之后,针对廊坊水资源贫乏,水质污染厉害,淡水危机严重的威胁,和森林覆盖率低、沙荒地多,每年冬春季受到沙暴的危害等自然环境的特点,提出四点建议:

①廊坊市规模以中小城市为宜,人口最多不超过 25 万;②发展节水型工业和农业,加强对水质的保护和污染的防治;③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积极开展环保教育,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应该协调,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统一;④为改善恶化的气候条件,动员全市人民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落实“一河两线”的绿化工程建设和三北防护林带的营造。以上建议,受到了廊坊市领导的重视和赞扬。

(二)选择对当地生产建设有重要影响的某些地理课题进行专题研究 例如,前面提到的通县北关中学对通惠河水质污染进行调查研究,提出

了解决的办法,①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规;②用行政手段使城近郊区的排

污单位承担责任;③在通惠河北运河入口处建一个污水处理站,以保证北运河免遭污染。

又如,北京市怀柔一中地理小组开展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活动,对本县、本乡的土地、气候、水资源和农、林、果生产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和远景规划设想。如对黄花城等四乡的板栗生产进行调查研究,写出“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搞好板栗生产基地”的小论文,从板栗生产的历史、自然条件、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远景设想等方面作了论述,并具体提出把四乡建设成为北京最大的板栗生产专业区的建议,受到林业局长的赞扬,并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小论文评选一等奖。另外,一些同学还对本县北部六个山区贫困乡的土地、气候、农业、工业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写出“山区贫困乡怎样脱贫致富”的小论文,交各乡政府领导参考。

(三)在科研单位或生产部门指导下进行专题研究

例如,北京市 157 中、143 中、128 中、66 中、龙潭湖中学、通县二中和天津市 3 中、5 中、7 中、14 中、16 中、延安中学、实验中学等 14 所中学, 配合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气候室科研项目《京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及污染防治研究》,从 1982 年开始,进行了连续三年多的气象观测,不但丰富了北京、

天津城区的气象资料(资料已收进 1986 年由科学院地理所编辑,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京津区域和城市生态气候因子图集》),并且为研究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了数据。如北京 157 中位于城区,1983 年 1 月、7 月平均温度与北京常年 1 月、7 月平均气温比较,分别高出 5.7℃和 2.8℃。[表 2]

[表 2]北京城区 1、7 月平均气温与常年气温比较

台站

月均温

北京

157 中

1 月

-4.℃

0.9 ℃
7 月

26.1 ℃

28.9 ℃

又如通县二中观测资料与县气象站相应的数据资料比较,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城市热岛效应。通县二中基本上可以代表城镇地区的生态环境,而通县气象站则属比较典型的农村环境。各月平均气温,通县二中高于县气象站 1.0℃~ 2.3℃,年平均气温也高 1.5℃~1.7℃;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二中,绝对最低气温出现在县气象站。通县气象站年平均气温又比北京市气象台低 2℃左右。[表 3]

(四)地理教师的乡土地理研究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教师进行乡土地理研究的基本任务是广泛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揭示其自然和社会经济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找出其演变规律;发现优势,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提出整治方案,为当地四化建设服务。在乡土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研究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键在于教师。中学地理教师应是乡土地理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地理教师要对乡土地理事物、现象做深入细致的观察、调查和了解;对本乡本土或工作所在地区的乡土有较深

[表 3]北京通县二中观测的气温与县气象站气温比较(1983—1985)、

月 均 月年 气 温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1983

通县二中

(22.2)

26.8

28.7

26.1

23.0

13.9

6.6

0.6

(18.4)

县气象站

(20.2)

24.7

26.7

24.6

20.9

12.8

5.1

-1.0

(16.8)

1984

二 中

-4.5

-2.0

4.5

14.1

21.5

26.1

27.7

25.6

21.0

14.4

5.6

-2.6

12.6

县 站

-6.0

-3.7

2.9

12.6

19.7

24.1

26.2

24.6

19.0

12.9

4.2

-3.8

11.1

1985

二 中

-4.7

-1.8

4.4

15.9

20.4

25.4

26.4

25.8

19.4

14.9

4.7

-3.2

12.3

县 站

-6.1

-3.0

2.7

13.9

18.1

23.2

25.1

24.5

17.9

13.2

3.0

-4.8

10.6

刻的研究。地理教学只有紧密结合乡土实际,特别是当地的生产实际才能不断充实乡土地理教材内容,有力地对学生进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生产的教育,给地理教学以新的生命力。

不少中学地理教师有能力运用地理科学综合性和区域性两大特点,对乡土地理环境进行研究,提出符合实际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协调和解决各种带有根本性矛盾的关键问题。如北京市顺义县牛栏山一中地理老师, 经过对本县地形、气候、地表径流及地下水等自然条件的调查研究;提出做为首都郊区的顺义县,应坚定不移地走“面向城市,服务首都”发展城市型农业的道路。要建设粮食、果菜、饲料并重的农业生产基地;建设肉、禽、蛋、乳、鱼等多品种并举的畜牧、水产基地;建设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并积极提出走生态农业之路的建议,推广北京大兴县留民营的经验,提高对有机肥的认识,大力推广沼气等。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地理老师,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开座谈会、报告会和专题讨论等形式,积极开展乡土地理教育、教学活动。在常州市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市政府尚未考虑或尚未实施的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合理化建议,有的已被市政府所采纳。

师范院校的地理系科,为培养中学地理师资,完全应该积极开展乡土地理研究活动。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既可提高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 又可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如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的一位老师就对安徽沿江地带经济开发进行调查研究,对开发沿江经济区的优势条件和沿江城市建设的关键,提出“以水兴城”、“以矿兴城”、“以山兴城”、“以农兴城”的论证。一方面作为地理教学法中“为乡土建设和区域经济开发服务”的补充教材,另一方面也探索了教育与本地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途径。把研究成果运用于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和中学乡土地理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