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性
德育工作的科学性是指德育首先是一门科学,来不得人们不顾其规律性的内容任人随意地变换口号,变换说法。德育要符合所施加对象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不能不顾及对象的客观实际,口号不宜提得过高,因为口号过高,学生接受不了,理解不了,也就实践不了。
这几年,一个是我们提的标准过高,用句比较形象的话来形容,就是让小学生在朦胧中侈谈共产主义,给中学生灌输社会主义,大学生和成人却在进行“公民道德”的补课。另外,就是口号不但偏大而且多。这些都是有悖德育科学性。
我们从德育的基本性质来思考,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德育的阶级性。德育有没有阶级性?从当前条件下我们分析,肯定有。表现在哪里?在指导思想方面,我们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阶级关系方面我们强调人民民主,强调四项基本原则。在国家制度方面,我们强调党的领导。第二,德育有政治性。政治与阶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政治是讲处理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这一点不用过多分析。第三,德育有民族性。因人群是以民族的方式组成的,于是又出现了民族的行为规范。就我国国情而言,首先是中华民族的行为规范,当然还有各民族自己的行为规范。第四, 德育有人类共性。例如我们把人类俗称“地球村”,不管哪个阶级,不管哪
个国家,哪个集团,也不管哪个民族都讲保护环境、保护妇女儿童等。这类规范是人类普遍决定的,也是人类应该共同遵守的。
这四层关系,总的来看,是个正金字塔表,又可称正三角形。如图: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1)没有下面就没有上面。如贯彻马列主义,我们
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不能离开人类共性,不能离开中华民族,不能离开中国特色。(2)从素质教育看,也是呈正金字塔型。大多数人处于中间。极差,或说“坏人”和先进的尖子是少数。所以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是什么? 是人类共性和民族性的规范。只有搞好基础的教育,然后逐步提高,这种德育工作最稳定,最有实效,否则容易假、空。这几年,我们的德育工作问题恰恰是在这里,很长时间,我们把它倒过来了,结果,没有基础就没有提高, 很不稳。(3)从认知发展来看,特别是我们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最易接受和最易巩固的,最应打好基础的,毫无疑问应是人类共性和民族性的内容, 同样我们也有极大的忽视和犯了急躁“冒进”病”(4)高层次的内容对于低层次的内容有指导性。当我们到了一定时候,进行高层次的理论教育时,可以巩固低层次的教育效果,并逐渐领悟更高层次的内容,行为规范也呈现稳定性的提高。总结这几年来的情况,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归纳以下:第一, 一定要由低到高。一些共性的教育时间要长一点,巩固度强一些。第二,用基础性的东西实现高层次的东西。第三,用高层次的内容来指导和强化低层次的内容。过高则易空,过急则不稳,人们应当记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