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然地理过程速率的改变

人类大规模的经济活动由于打破了原有的自然生态平衡,迫使自然地理过程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促使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发生变化。有人曾作过计算,在土壤侵蚀过程中,由于人的作用,全球每年每平方公里土地上平均损失掉的土壤为 1500—85 000 立方米;而天然侵蚀的背景值却只有

12—1500 立方米,前者是后者的 125—170 倍。也就是说,由于人类活动,

使得土壤侵蚀过程加快了 150 倍左右。另据美国的材料,在 13 个州约 5 万个

测点上所得到的数据说明,原具有草木覆盖的土壤每年每公倾损失 0.85

吨 ,一旦被人开垦后,土壤损失的数字一下子上升为 83.55 吨,提高了 98.3 倍。以上两个从不同角度进行的测算数字,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即人类活动可以极大地改变某些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

如上所述,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无论从哪一方面触动自然,都可能引起环境的整体变化。这一点似乎不必赘述了。

三、人口增长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

本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史无前例的高峰状态。进入 80 年代后,

人口增长速度依然很快。除去死亡人数,全世界每分钟约多增加 21 万人,

每年增加 7 700 万人。这是相当惊人的增长速度。现在,地球上已经居住有

472 188 万人①。

人口急剧增长给予自然地理环境极大的压力,使人类生存空间显得越来越挤迫。目前,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30 人。如果按现在的速度

发展下去,到 2600 年,把地球上所有陆地计算在内,每人平均不到 1 平方米。

① 据美国国情普查局统计报告,见《世界经济导报》,1983 年 9 月 13 日。

果真如此,人类将来何以为生呢?在太空中,目前所知还只有地球能够养育人类。因此,从现实出发,人类只能在地球的有限空间内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人口剧增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自然资源消耗量的急增,其次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然资源的人均消耗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消耗也随着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地球上自然资源消耗空前增加,而出现紧迫感。

最令人触目的是,世界人均耕地日益减少而导致人类粮食供应日趋紧张。迄今,人类的食物供应绝大部分还是来自粮食作物,也即来自耕地。如果以世界人口需要的食物能量为 100,来自耕地的部分高达 88%。换言之,占地球陆地面积十分之一的耕地资源提供了人类需要的 90%的食物。可见人类的生存目前还是要仰赖着耕地。然而,随着人口增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将日益减少(表 9.1)。当代出现了大量“消耗耕地”的现象,诸如城市扩大、修筑交通道路、兴建厂矿企业等等,都占用了大面积耕地;加上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据联合国 1977 年统

计,全世界因沙化丧失的耕地,每年多达 600 万公顷。而且,若不尽快采取

有效措施,世界受沙化威胁或行将受沙化影响的土地面积将多达 3 800 万平方公里。

表 9.1 1950—1979 年世界人均耕地减少情况

年份

世界人口(亿人)

世界耕地(亿公顷)

世界人均耕地(公顷)

1950

25.13

14.18

0.57

1960

30.27

14.26

O.47

1968

35.7

14.60

0.41

1974

39.6

14.60

0.37

l979

43.4

13.89

O.32

资料来源: 联合国粮农组织 1979 年《生产年鉴》;引自邬沧萍《世界人口》。

在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的情况下,为了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人们广泛施用化肥和农药。但是由于化肥和农药被无节制地大量施用,已造成诸如土壤的板结、物化性能变劣、有机质减少、肥力减退等严重后果。并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土壤及农作物中积蓄起来的有害化学元素越来越多,造成了环境的污染。

世界淡水资源有限。由于人口激增和物质生产迅速发展,淡水资源日见紧张。据计算, 1882—1952 年的 70 年内,世界用水量增加 43 倍,20 世纪

60—70 年代增加更快。当代淡水资源紧张主要表现在:①农业用水大量增加;②人口的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增加;③工业用水量增加;④由于破坏水源和造成水质污染而使供水量减少。有些国家虽然拥有较丰富的淡水资源,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却较少,也感到水资源紧张。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大量人口密集于大城市,以及水资源不断遭到污染,必将进一步加剧淡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森林具有涵养水分、防止水土流失、供养保护动物、净化空气、降低噪

声、调节气温等多方面的环境功能,还为经济建设提供建材、燃料、工业原料以及其他林副产品,因而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资源。有史以来,人类就从未停止过森林砍伐。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当人类放牧牲畜, 并用刀耕火种的方法生产之时,森林便遭到破坏。16 世纪起,森林面积减少速度加快。进入本世纪 70 年代,世界上森林平均每年减少 1800—12 000 万公倾。资料表明,1959 年郁闭森林面积还占地球陆地的四分之一,1978 年已减少到约五分之一。森林大量减少。加重了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减退,耕地沙化,物种减少,大气污染,气候反常等等一系列的生态灾难,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能源和矿产资源消耗也与人口增长和物质生产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最初,人类满足于自己的体力和畜力作为从事物质生产的能源,依靠木柴即植物能源和畜粪作燃料。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物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军备竞赛和此起彼伏的总体或局部战争的消耗,能源的开发和消费日益增加。大约在 12 世纪前后,人类开始用煤作燃料;19 世纪开始了全球性的石油开采;本世纪以来,世界能源消费量近乎级数般地上升。仅 1961—1980 年这 20 年间,全世界就开采出煤炭 600 亿吨,

占以往 100 年中开采总量的 40%。同期,世界共消费石油 440 亿吨,天然气20 万亿立方米,分别是人类有史以来石油和天燃气消费总量的 80%和 67%。类似地,有限的矿产资源也在飞速消耗之中。以美国为例,20 世纪前半叶, 人口翻了一番,人均矿产品消费随之增加了 6 倍。1970 年和 1950 年比较,

每人平均的金属消费量又增加了 1 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这些不可更新的有限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终有一日要完全耗尽。并且,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地遭受着破坏和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总之,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耗量剧增以及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事实正日益危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世界人口增长率进入 80 年代虽然已经缓缓下降,但人口数量毕竟继续增加,并且仍将增长一个很长的时期。此外,各国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各国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力求升高趋势。凡此种种,决定了人类向自然界索取的资源将越来越多,如不高度重视,采取合理措施,必将进一步加大人口增长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