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域差异显著
复杂多变的山地地貌使得山地小气候复杂化,因而使垂直地带微域差异十分明显。常可观察到同一垂直地带中在很短的距离内,由于地貌的局部变化,气候、土壤、植被便相应发生变化。如果加上山区第四纪堆积物类型众多、泉水和风化壳类型复杂等因素的影响,则垂直地带的微域差异比平原地区的微域差异更为明显。
五、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的相互关系
垂直地带性是一种独立的地域分异规律,既不属于纬向地带性分异,也不属于经向地带性分异。但由于基带的存在,使三者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我们知道,在起伏较大的地形上垂直地带性表现强烈些,而在起伏和缓的平坦地形上水平地带性则表现强烈些。因此,根据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地带性在起伏不同地形面上的作用强度的差异,可以得出两者的关系阶梯图(图6.5)。这个关系阶梯图反映了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内在联系,在区域研究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图 6.5 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关系阶梯
从图 6.5 可以看到,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水平地带性与垂直地带性的对比关系大致可分为六级:
第一级是平原。主要以水平地带性分异为主,是水平地带的典型区域。第二级是高原。这类高原主要指具有完整广阔高原面的典型的高原,如
蒙古高原、贵州高原东部。在高原面上发育着水平地带,但由于地势较高, 对于其周围低地来说,又具有垂直地带性,所以有称之为隐垂直-水平地带性。
第三级为切割高原。如我国的云贵高原南部。这类高原自深切河谷到高原顶面有垂直地带性表现,但所占面积有限,而在面积较大的高原面上表现为水平地带性,故可称垂直-水平地带性。
第四级是山间盆地。盆地内具有一定的水平地带性表现,盆地边缘的山地则具有显著的垂直地带性表现,故可称水平-垂直地带性。
第五级为斜降山原和斜降山系。它们的河谷和盆地下降不深,但山地坡面必然带有垂直地带性的烙印;而当其作南北延伸或南北相间分布时,又必然含有水平带性的意义,故可称隐水平-垂直地带性。
第六级包括一般高度较大的山地和高原面上的山地。它们均以垂直地带性占绝对优势,是地域垂直分异的典型区域。
上述关系阶梯只是定性的概括。要确定垂直地带性与水平带性的明确关系,应该建立定量的模式。近年,一些地理学者在山地高原的研究中引入了“三维地带性”(the three dimensional on-ality)的概念,并提出了以三维的坐标轴表示自然地理空间分异三维结构的函数式:
s=f(W,J,G)
即,任何一个地点的自然地理景观(s),应该是纬度变化因素影响(W)、经度变化因素影响(J)和高度变化因素影响(G)三者的函数。在平原地区,
G 为常数或接近常数,函数式改写成:
s=f(W,J)
在面积不大的山地,W 和 J 为常数或接近常数,函数式又可改写成:
s=f(G)
这个函数式的解,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过程。因为上述三个变量(W,J, G)本身已是多种复杂因素的综合。按目前的研究水平,用数学公式来准确求出这些因素及其变化尚有困难。
然而,三维地带性或三维结构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客观存在。青藏高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地势高度对高原自然景观分异有深刻的影响,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也有明显反映(图 6.6)。我国东南边缘山地垂直带谱特征取决于其热带近海的位置,西北边缘山地垂直带谱特征又取决于其温带内陆的位置。宽广的高原面上纬向地带性与经向地带性相互交织,构成从东南向西北由森林地带到荒漠地带的水平地带性变化。高原内部的山地垂直带,又以高原面水平地带为基础分异,具有强烈的高原特色。由此可见,大尺度、中尺度的地域分异是三维地带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简单地用某一种分异规律来分析都难以符合客观实际。
图 6.6 青藏高原自然带三度空间变异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