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发展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人类主观能动作用的发展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与周围环境息息相关。不同的是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积极作用于自然界,从而成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重要因子。这是因为人类能够进行思维活动,制造工具和从事生产劳动,并通过劳动不断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和有意识地协调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虽然是人类诞生的摇篮,但也存在着种种束缚人类发展的困难因素。因此,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总是与自然界进行顽强的斗争,克服自然的束缚,力求在更大程度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控制自然。一部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开发自然的斗争史。人类每一个新的时代几乎都给自然地理环境带来新的变化,科学上每一个划时代的成就都会造成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新的影响。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刻。

在原始的渔猎时代,人们使用石器采集野果、狩猎动物,利用自然界现成的食物为生。这个时期,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处于低级阶段,人类完全依附于自然界,自然景观保持着原生状态。从锄耕农业开始,人类进入了农业时代。这一时期,人类发挥了显著的主观能动作用,直接利用人力、畜力以及风、太阳、水等自然能源,仿效自然过程进行农业生产。人们饲养动物, 培养良种,使用铁制工具牛耕马种,利用水利灌溉农田,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建立了人工控制的农业生态系统。同时,农业发展也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引起局部环境退化。到了工业时代,人类以矿物能源代替人力畜力, 用各种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由于煤、石油、天燃气等矿物能源远比自然能源效能高,社会生产突飞猛进,人类的主观能动作用得到空前的发展。人们减少了对自然的直接依赖,而运用科学技术展开了大规模的和专业化的自然改造。这个时期,地球表层形成了一个充满人类智慧的技术圈。技术圈是人类用以改造环境的各种技术的总和,是人类出于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人工技术环境。技术圈的形成故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空前丰富的物质财富,但也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陷入了空前脆弱的境地,给人类造成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忧患和危机。

也就是说,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施加的种种作用及其影响,既有建设性的一面,也有破坏性的一面。由于人类对大范围、长时间的自然过程还缺乏预测能力,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就难免陷入某种程度的盲目性。即使是出于积极的目的,采用建设性的手段,且在短期内似乎取得了成功的改造工程,但在日后仍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因此,人类的作用不能单凭主观意志出发, 还应遵循自然规律的法则。毫无疑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大,依赖性会有所减少。然而,人类积极

作用于自然界并不能作为外在的征服者出现,而应与自然界相适应,在改造自然中顺应自然规律,以保持环境的生态平衡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否则, 虽然可能取得某些暂时的效益,最终却必遭大自然的惩罚。

二、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效应

人类的影响只是与自然地理环境长期演变中短暂的最近时期有关,它可能仅仅意味着只是修饰经过漫长地质时代所塑造的地表自然界而已。由于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人们从未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以致现在地球上几乎不存在不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界。

现代自然地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阐明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作用的效应。这里尤其是指那种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改变自然环境的速度是惊人的,其地理效应也是可观的。人类活动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概括起来包括如下 5 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