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土地结构
一、土地结构的概念
在生产实践中,相同的水热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生产和建设仍存在内部的差异。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除了社会经济因素不同的影响外,主要与该地区土地结构有关。区域的土地结构对农业生产构成方向,以及大农业内部的构成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土地分级、分类和评价工作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土地结构。
所谓土地结构是指各种土地类型在某区域内的组合方式、比例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土地结构包括各种土地类型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所谓质的对比关系是指有哪些种类的土地类型及其组合关系,所谓量的对比关系是指各种土地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例如,通常说某地区是“七山、
一水、二分田”,就是概括地指该地区的土地结构特征,其中的山地、水域和农田三种土地类型之间在性质上的差异和组合上的联系,构成了这些类型的质的对比关系;它们之间的面积比例便构成了量的对比关系。通过土地类型间质和量对比关系的分析,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土地结构及其整体性特征。
二、土地的组合形式
各种土地类型在空间分布上都各自有其相应的位置,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具有一定的组合形式。在不同的区域中,土地类型往往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这与地域分异规律有密切关系。在地方性分异因素的作用下,土地类型的分布常按一定的格局组合而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地段(区域)。组合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递变型和重复型两大类:
- 递变型组合。指各种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按一定方向和方位发生依次变化,构成一定的系列(图 7.6)。如丘陵或山地中从下至上的层状组合, 河谷中从阶地至河床的级状组合,海积平原中沿海岸带的条波状组合,湖盆区从边缘到中心的同心圆状组合,等等。
图 7.6 土地递变型组合图式
- 重复型组合。指土地类型的空间分布不按一定顺序更替,而是呈相间排列或斑块状等形式出现,构成重复、分散的复区(图 7.7)。如遭受冲沟切割的台地区,分布有浅凹地的草原区等。
图 7.7 土地重复组合图式
土地个体的等级越高,其结构也越复杂多样,因此土地结构也体现出一定的地区层次性。每一个低一级的层次均为高一级层次的局部或组成部分, 而每一个较高级层次是较低的层次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由此可见,研究土地结构既要注意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更应重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强调它们之间由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所构成的协调关系,即考虑整个区域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整体性问题。
三、土地结构与农业构成
研究土地结构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意义。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角度来看, 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构成方向,也即农、林、牧、副、渔等业的生产构成方向,主要决定于下列两个条件:一是区域的水热条件,二是区域的土地结构。水热条件决定了该区最适于栽培的作物组合,最适于饲养的家畜种类及其品种组合,等等,实质上是决定了该区农业构成的基本方向。而土地结构则使由水热条件决定了的生产构成基本方向更加具体化。
一方面,一定的水热条件下总有其最适宜发展的个别作物或牧畜种类, 据此农业生产可考虑专门化的发展方向;而相同的水热条件下可能有多种土地类型,不同的土地类型适合于相应不同的生产,据此农业生产又应考虑综
合发展。二者结合起来,就导致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构成方向,这个方向可以是比较集中的专门化方向的,或是综合发展的,或是具有一定的专门化方向的综合发展的,具体构成取决于当地的土地类型组合结构的特征。例如,平原区域,土地结构较为单一,故比较集中的区域农业专门化多在这里形成;地貌变化起伏较大的地区,土地结构较复杂,不易形成单一优势,却具有结构优势,根据土地结构的复杂程度不同,可以形成具有一定农业构成专门化的综合发展方向,或形成综合发展的集约多元化方向。
另方面,土地结构影响了当地的大农业各种内部构成,包括农林牧渔等业的构成、土地利用方式构成、农作物和牧畜种类构成、农田水利措施和田间工程种类构成、农业机械配套构成等。我们知道,各种土地类型的自然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农业生产要求因地制宜利用不同的土地类型,因此各种土地类型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最适合的大农业内部的构成方向。例如,适于农业的土地类型比例大时,农业在生产构成中的比重就大,而不同的宜农土地类型其农业利用方式也有差别;适于发展牧业的大地类型多,分布面积又大时, 牧业在生产构成中的比例就大,而不同的宜牧土地类型适于放牧不同种类的牧畜,等等。
一个地区的大农业构成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该区的生产战略部署。在区域水热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的土地结构合理确定当地的生产发展方向,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造、利用和保护措施,将大大促进该区的开发建设和自然保护。例如,对于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向的问题,我们应从水热条件和土地结构两方面人手进行探讨。黄土高原面积广大,从东南部的褐色土落叶阔叶林地带向西北过渡为灰褐土森林草原地带,并延伸到草原地带、半荒漠地带的东南缘。区域内地貌变化大,有切割高原(源)、切割丘陵(梁和瑞)、山地、山间冲积盆地等。因此,我们必须从客观条件去分析黄土高原不同区域的水热条件差异,并进一步研究这些区域内的土地类型质和量的对比关系,才能为不同区域确定其科学的生产发展方向。如陕西的北部属森林草原带’地貌属黄土丘陵沟壑区。从水热条件看,农林牧业都有发展条件,也都有限制因素。从土地结构看,该区具有“一川 、二沟、三坡、四峁梁”的土地结构特点,“川 ”地宜农,但所占比例小,不能扩大农耕;“沟”地可耕部分发展农业,但须加一定的田间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坡”地和“峁梁”地目前已是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段,如要开垦耕种, 必然导致水土流失恶化。由此可见,该区的土地结构中适于农业的土地类型少,适于种值牧草和造林的坡丘地多。因此,陕北黄土高原沟壑区的生产建设方向应以牧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类似的,如粤北山区,位于南岭南坡, 是北高南低的斜降山地,具有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地结构,宜农地少,宜林地比例很大,又处在东亚季风区中亚热带的湿润水热条件下, 因此本区的农业构成方向无疑应以林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
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的地区,特别要考虑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 构成,这是大农业内部的构成。如珠江三角洲的水网洼地,经过相应的地貌改造,形成了基田和池塘两种土地类型经常重复出现的组合方式,这样的土地结构,使当地形成了“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的土地利用方式。基田上种桑、蔗、果,水塘养鱼,农林渔用地彼此分开。有两种以上的土地利用方式按一个复区有机结合,并建立了彼此有利相互促进的生态循环。这是一种典型的集约化农业地域类型。由此可见,各种土地类型的有机结合,
有利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合理构成,有利于农林牧生产综合发展,有利于向集约化农业发展。
总之,土地结构,即所谓土地类型的质和量的对比关系,对于确定一地农业总体的和内部的构成方向很有关系,它使由大气候条件决定的生产构成更为具体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