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基础教育的实质是素质教育观

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它直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就其实质而言,它的根本任务在于开发人的潜能,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它的“基础性”在于为国民素质的提高奠基,为各级各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全面、良好的素质基础。

众所周知,教育这种社会事业具有超前性投资和滞后性受益的特征,今天的教育是十年后的经济。少年儿童是基础教育的对象,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他们所具有的素质高低,不仅直接决定着他们自身将来能否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之材,而且随着其长大成人,跨入社会主义建设行列, 他们所具有的素质将构成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基本素质,并且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得失。

当今世界的经济竞争十分激烈,而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竞争,是人的素质水平的竞争。因此,人类已经普遍认识到,进行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受教育的质量,是开拓通向 21 世纪的光明之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近 40 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教育改革的浪潮。

在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不仅符合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而且有助于我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建国以后,在理论和政策上,我们一直都在强调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但在实践上却走了许多弯路:50 年代中期,由于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甚至一度放弃了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正确地看到了社会主义建设对科学技术的需要,在中小学普遍重视了文化知识的教育,但由于没有把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当然还有许多社会原因), 以致产生了忽视和放松思想和政治教育等问题,使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水平出现“滑坡”,造成了教育上的重大失误。由此可见,只有把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到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上,只有把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联系起来,才能克服理论和实践上的片面性,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以两个尺度来衡量基础教育的,一是把基础教育纳入升学竞争的轨道,主要地甚至唯一地看它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的多寡。每一级学校每年招生数是个变量,不同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能是一个层次,因此这个尺度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二是以浅显的经济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的眼光来剪裁基础教育,期待它能直接地、富有成效地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这也是偏颇的。当然,成功的基础教育必然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但基础教育的功能、价值还有超越经济和社会功利层面,即人的全面发展出发点和归宿表现为旨在提高一代人的基本素质,包括身体、心理和精神文化

等方面的素质。现在又出现一种把基础教育纳入市场经济的倾向,需要在转变教育观念中对教育的本质和功能进行再认识,以避免误导。教育的人文内涵、教育的非功利性,这是市场经济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教育除了教给学生谋生手段和职业技能而外,它还具有其它方面的功能,如促进和实现人的社会化的社会整合功能,摆脱个体间出身局限、缩小社会差距的平等化功能, 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心智发展和道德完善从而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发展功能。尤其是义务教育,它不直接承担培养有一定职业技术和专业技术的专门劳动力的任务,也主要不承担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任务,不直接生产科技产品, 因而基础教育成果不具备商品性。所以,基础教育基本上不依靠市场手段配置资源,不宜运用市场调节,而是要求国家和全社会予以保证;还因为基础教育不能商品化,所以也不宜提出面向市场经济,防止把基础教育又引入与应试轨道所不同的另一岔道上去,而背离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基础教育有多种功能,而根本的是育人,是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基础的,不论是为升学还是为就业的,都应该在全面提高素质的基础上结合起来。

我国社会主义的中小学校,主要是通过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因为正是人的素质制约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素质高,可以通过能动作用,推动生产和社会向前发展,人的素质低,则会影响以至阻碍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应该认识到,基础教育的真正功能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中国人的平均素质水平上去了,各种专家学者、发明家等高级人才也才容易培养出来,其水平也会更高。因此, 基础教育工作者,要有战略眼光,要有预见性,要面向未来,要把学生素质水平能否提高看做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将来能否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不能只着眼于学生在校学习这一段, 更不能急功近利。为了迎接世界性新技术革命和“和平演变”的挑战,为了国家民族的千秋大业,必须把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