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定义

中国社会从总体上看,是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从经济体制看, 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生产劳动看,是从依靠

设备、资金、劳动力数量向依靠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转轨。与此相适应, 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了实现教育转轨,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强调提高民族素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并指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科技发展、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综合国力增强的战略意义。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80 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在中华大地蓬勃兴起,并且,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是把“素质”和“教育”连在一起, 组成一个名符其实的新名词——素质教育。因为这在教育史上没有前例,所以各类教育学词典上还没有这个词条。人们凭直觉把素质教育理解为“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并以此进行着信息交流。当然,这个简明的说法,还是符合形式逻辑下定义的规则的:“教育”是属概念,种概念是“素质”;而且这两个词,都已被定义过,完全可以直接来用。但是,为了更深刻地揭示其内涵,应给以更完整而规范的定义。

素质教育是指广义的素质。因此,表述素质教育的概念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其一,素质教育是在承认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前提下,进而主张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实践过程,它把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和职能。素质教育就是运用文化手段促进人的自然素质的社会化,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融进社会的新质。

其二,素质教育是以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为出发点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群体素质转化为个体素质,并通过个体素质的完善来提高群体素质。素质教育是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统一的体现。

其三,素质教育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性教育。

其四,素质教育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又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 最终又以健康教育为本体的,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人的个性为共同目标。因此,素质教育将要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教育价值观,重构一个独特的教育内容体系。

综上可见,素质教育具有整体的、内在的、长远的特性。就学生来说, 素质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是教育活动的“全面性”与学生发展的“多样化”。应当指出,当前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上有一种误解,似乎“全面发展”就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全优生”。显然,这种看法忽略了人的“个性”上的特殊性。素质教育强调提供“全面性”的教育机遇,并不等于就要求每个学生必须“面面俱优”。相反,这“全面性”的教育机遇,恰恰是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辟了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关于素质教育的定义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表述方式:

——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人类以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是人类运用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成果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年轻一代身心结构与功能的社会实践方式。

——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

——小学素质教育,是指着眼于开发儿童潜能,以完善和提高儿童素质

为根本目的的教育。这种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基本区别就在于着眼点和落脚点不同,教育的具体目标、手段、途径以及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评价标准不同, 因而教育的效果也根本不同。

上述四种表述方式虽各有其特点,但也有共同之处:第一,它们都强调素质教育是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教育。第二, 都强调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第三,强调素质教育是把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结合起来,以文化的手段促进人的自然素质社会化的教育。第四,都强调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中的作用, 同时也强调只有科学的教育,才能培养发展人的素质、完善人的整体素质结构。

还有同志认为,人的素质即指先天的一系列自然特点,又指后天的一系列社会的品质,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质,既包括先天因素——自然本质,也包括后天因素——社会本质,而后天形成的社会本质,才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属性中更本质的东西。因此,当我们从教育的视点考虑人的素质时,应该把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结合起来,并且着重于人的社会本质。根据这种看法, 我们认为:所谓素质教育,是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 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

一个人的事业之成败,工作之优劣,归根到底取决于其基本素质状况。只有对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生施以全面的素质教育,在基本素质方面为他们打好基础,才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陈家让老师提出,素质教育是人类以其自身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产和再创造,是人类运用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成果去开发、塑造和完善年轻一代身心结构与功能的社会实践方式。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完善和全面提高新一代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也可通过科学的有效的途径和手段,面对全体学生,充分利用每个学生个体的先天条件,提高其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质量和水平。素质教育也是对其在某些本来不具备(或心理功能上有缺陷)的方面, 经过潜移默化的教育培养和实践锻炼,使其素质水平得到提高的过程。

江西娄赫民老师认为,一个人的素质是以生理和心理作基础的,如果个体生理和心理的成熟程度不同,那么就决定了个体素质上必然存在着差异。从教育的角度来看,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并非要求学生去全面地平均地发展。素质教育首先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先决条件下,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教育,只有从不同的身心成长条件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实施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所以,素质教育简要地说,就是因材施教,并不是平均发展,更不可能是全优教育,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个体素质基础之长,弥补和限制其素质基础之短,使之获得相辅相成的协调发展,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教育”。当前,许多学校提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改革课题,其实质就是要让素质的各项因素在学生身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协调发展。如果在认识上、理解上出现偏颇,只要求学生全面地、平均地、划一地发展和提高,那么,这类实验的成功可能性将会极微,因为客观上是不可能的。

创建中国特色的素质教育模式,必须开展系统的教育实验研究,无锡市

教科所唐迅老师在教育哲学的层面上,对素质教育的操作定义提出一条思路。

素质教育的操作定义,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科学关于人的素质的理论假说,界定素质教育的本质内涵及其价值意义。这就需要人们对传统的教育本质观和教育价值观进行反思和重构。就素质教育的本质观而言,参照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三种再生产方式(物质资料再生产方式、精神资料再生产方式和人自身的再生产方式)的历史唯物论,把素质教育界定为人类以自身的身心素质为对象的再生产和再创造。这是人类运用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成果,开发、塑造和完善年轻一代身心素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社会实践方式。这种社会实践方式的根本特征是以人自身的主体自然为对象, 与人类环境自然为对象的其它社会实践方式相比,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实践方式。素质教育把人自身的素质结构的完善和提高作为教育的目的,标志着人类社会将出现一次质的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将要从根本上变革传统的教育价值观,重构一个独特的教育内容体系。当前,有一种颇有代表性的观点,那就是把素质教育释义为德智体美劳各种教育的整合。现行的教育内容体系用德智体美劳来概括是一种层次不清的非结构的经验描述。素质教育需要参照素质化的教育目标,形成一个由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三个亚系列复合构成的教育内容体系,这样,我们就可以从提高人的身心素质结构及其功能的需要出发,对现行的德智体美劳进行有序化的重构。这里的文化素质教育中提出的文化素质概念,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文化概念,而是汲取了教育文化学的研究成果,赋于文化以教育社会心理学的整体含义。按照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文化在本质上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及其成果,一方面对象化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另一方面又主体化为人的身心结构中的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等)。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由“求真”的科学教育,“布善”的道德教育,“至美”的艺术教育构成,这就是按照真、善、美的价值标准将人类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个体身心的文化素质的过程,心理教育针对传统教育忽视儿童心理发展的弊端,借鉴和综合了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理论、方法和技术,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心理素质, 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为目的的自我教育体系。它以青少年亚文化群为背景,以学生集体的交往、活动、人际关系为中介,引导学生把习得的社会文化素养以自我意识为中介,内化和积淀为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身体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或卫生教育,它是以现代医学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健康价值为标准,以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塑造人的身心素质结构为目的的本位教育。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促进年轻一代身心素质的社会化,又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培养年轻一代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最终又以健康教育为本体,合理、充分地开发年轻一代的身心潜能。素质教育的三个系列,对应于人的身心素质的三个层次,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人的个性为共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