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原则

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其发展速度之快往往超过人们适应所需的时间。面对这样的社会,教育根本没有可能教给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具体知识和技能,但必须帮助他们具备必要的基本素质,保证他们今后能顺利学会新的理论和技术,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中小学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它的性质是国民基础教育。中小学教育不是升学教育,更不是英才教育;同时,中小学教育也不是职业教育、生计教育,而是普通教育,不能用狭隘的功利价值和实用价值来评定中小学教育目标。这里的基础性,不仅指“读、写、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包括全面的科学、道德、审美、劳动等文化素质基础,更不能忽视儿童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基础。同时,基础性的水准,要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面向全体儿童,致力于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着眼于最基本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任何一种良好素质都是要经过若干层次的发展而形成的,较高层次的素质总是较低层次素质的扩展、深化和延伸。小学素质教育不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或专业素养,而重在提高基本素养,这既是由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决定的,又是由学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中小学阶段是为少年儿童的全面素质的形成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基本素质的状况,决定着他们日后其它方面的素质(例如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发展的高度。因此,中小学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在要求上不应求其高,但应求其实,要在最本质、最基本的方面提出实实在在的要求,重在为高层次的素质建立丰厚坚实的生长点。

中小学时期,人生可塑性最大,生理生长最快,心理发展逐步趋向成熟, 是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时期。因此,使受教育者在品德与智力、精神与体质、大脑与肌肉等方面得到主动的发展,全面提高他们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知识技能、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素质, 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其它各级各类学校的启蒙阶段,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基石。在中小学打好素质基础,就可以在人的一生中建立一个稳定的生长点。可见基础性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着力点,构建素质教育目标不能违背这样一个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