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慎重地创建课程教材新体系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主渠道是教学活动。要重视学科课程,但现行的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积极进行改革。其次,要加强活动课程,充分发挥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的功能。再次要积极开发环境课程(潜课程),要充分利用、有效组织社会家庭学校环境、人际交往、师表作用、校风建设对学生素质形成的潜在影响。在学科安排上,可增加选修课程,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有发展的机会。此外,还要适当增加综合课程,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不是采用单一课程,而是多种课程互补。学校的课程设置具有传授知识、树立观念、养成习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等功用。现行的课程设置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必要进行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优化课程结构,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形成并发展良好的素质。针对课程单一的状况,一些中小学开始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开设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以及综合课程等,这些课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改变了过去单一课程的结构模式,力求体现课程的多样化。课时实行长课与短课相结合,门类上选修课与必修课相结合,力求体现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充实现代科学知识,缩小教学内容与现代科学、经济发展的差距,这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兴趣、发展个性都将产生有益的影响。但是,开设的课程多了,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开设的课程齐全了,是否能取得实效?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在理解有关课程的内容、要求和特色的基础上, 规范各学科课时安排,规范学生的学习总量,规范各科的教学要求,不搞加班加点、增加课时,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要明确各个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学科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侧重于理论认识和知识的掌握,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学得愉快。活动课程如电脑操作、家用电器、书法绘画、形体礼仪等,着眼于行为养成和技能训练,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要让学生人人参与,个个发展,依照兴趣,培养特长。潜在课程主要通过良好的学风、校风,融洽的师生关系和优美的校园环境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应予重视。另外,还可以开发一些综合课程,通过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渗透,重组新学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才能。应加强以学科课程为主的互补和延伸,使各课程实现最佳组合,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教材方面,要优化、改造现行的学科教材,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削减高深难的内容;其次,要增加公民、职业和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教学方法也要随着课程、教材的改革而改革,积极发展教师的教学特长和个性特点, 并做到因材施教。

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教材建设是有成绩的。但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是一纲一本,品种单一;偏深偏难,相互脱节, 缺乏新意,可读性差等等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二是社会各

界通过不同渠道要求在中小学增加越来越多的他们认为重要的内容。这些缺乏综合性的内容,既增加了课程开设的门数,又增加了教学时数,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上海市在课程教材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他们提出了“非改不可, 非同小可,非成不可”的指导思想,积极慎重地进行改革。确立了两个“改变”三个“突破”的改革目标(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课程教材体制;改变教得过死,学得过死的教育教学状况;在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方面有所突破; 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方面有所突破); 构建了三个板块一体化的课程结构形式(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设立了四个学科群(即思想品德学科,工具学科,自然学科和技艺学科);实施了“二一分段,高三分科”的办学模式。几年来的实践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素质教育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是很值得借鉴的。另外,在课程教材改革中出现的“分层次组织必修课教学”的经验;“办特色学校特色班”的经验; “三级分流”的经验等,也都很有推广价值。

在素质教育的课程建构探索中,无锡教科所唐迅老师提出了一个按照美的法则,建构“工具文化”的课程模式。

工具文化是唐迅老师首次提出的一个新范畴,构建这个新范畴的内涵是,学校教育不仅要向年轻一代传递人类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成果,而且把文化成果通过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加工改造,使之成为开发、塑造个体身心素质的工具文化。现代哲学人类学提出一个新的理论假设,那就是人的身心素质结构是一个“肉体—工具”复合构成的超生物结构,工具是人的非肉体器官,它是人的肉体器官在非肉体的物质形式上的分化和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历史水平和自由程度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是人的身心素质结构及其功能水平的指示器。

课程是人类社会文化遗传的独特的基因编码。社会以课程为中介对儿童的身心素质施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化,儿童也以课程为中介,掌握社会的文化成果,内化、积淀为身心结构的文化素质。素质教育的课程结构改革, 其意义在于使课程成为开发、塑造和完善儿童身心结构的工具文化。传统意义的工具学科需要重新释义和规范,课程教材不仅是儿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开发、塑造、提高自身素质结构的工具。考察现行的课程模式,单一的符号化的知识课程至今还统治着学校的课堂,严重忽视了实践层工具课程的开发和设置。素质教育的课程模式,以课程为工具文化的载体, 从人类的文化成果中精选美的规范,通过多学科多手段的循循善诱,引导儿童综合素质的自我构建。

按照美的法则建构工具化的课程模式,就是按照身心素质的要素、结构、序列、比例、层次等相应设计工具文化课程,例如,为了有利于右脑开发、感官训练和肢体活动,除体育课程外,还要增设手工工具课程、科技制作课程、工艺设计课程等;为了有利于儿童认知素质的提高,除语文、外语、数学三门符号工具课程外,还要培养学生运用非语言、非文字的符号工具的能力,例如绘画的线条、色彩,音乐的五线谱,电脑的人工语言以及人际交往中的非言语交流。在教材建设方面,要编写科类齐全、内容丰富的系统化的工具书,使各门课程的概念、范畴、定理、法则等集约化,并转化为可操作的工具文化。总之,按照美的法则建构工具文化的课程模式,其意义是引导儿童以工具文化的操作模式的习得与求精为其身心素质构建的基础,同时习

得语言、图形、信号等符号工具的运用、理解和创造能力,使年轻一代身心结构的实践层和符号层得到均衡发展,自由跃进,智、情、意交融一体,身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