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语言学与文学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gger)不曾打算建立专门的文学理论或美学,而是悉心思考存在的意义问题。那么,他的存在语言学又如何同文学联起来了呢?

存在语言学,简单讲,就是关于人的存在方式的语言论思索。它意味着把人的生存状况同语言联系起来考虑,揭示存在的语言性。这一视界是对传统西方哲学和语言学的双重超越。一方面,传统西方哲学为着人的“本质”, 而遗忘人的“存在”,忽略了存在的意义问题。海德格尔则致力于存在的意义的探究,强调这种意义不是在理性中而只是在语言中呈现,从而超越了传统哲学。另一方面,传统西方语言学历来仅仅把语言当作表达思想的“工具”, 它的一整套语法规则也是依此而制订的,根本不关心语言对人的存在的意义。海德格尔主张把语言从传统语言学囚牢中解放出来,开放其对存在的巨大作用,从而也超越了传统语言学。这种双重超越的产物,便是以存在的语言性为中心的存在语言学。

存在的语言性问题,说得集中点,就是存在的意义如何在语言中显现, 或如何沿语言的方向显现的问题。但按海德格尔的见解,并不是任何语言都可以使存在获得澄明。为此,他求助于文学,具体讲,求助于诗。他相信, 只是在诗的语言中,存在的意义才敞亮,才使存在成其为属人的存在。这时, 存在的语言性其实也就是存在的诗性。这样,存在语言学就同诗(文学)建立了内在的、息息相通的联系。

而从文学研究角度看,由于存在语言学把诗作为存在的意义的呈现场所,这就为诗的阅读和批评亮出了一条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