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作业

  1. 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 有一个角与相邻的两个角都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2、3。

说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应安排两课时,以上设计是第一课时的内容。第二课研究课本例 1 和例 2,着重对例 1 进行探索和展望的引导,并进行一题多证的训练。进一步熟悉判定定理及其应用。

(马石骑) 评:关于教学方法的定义很多,我比较同意王策三教授《教学论稿》中

的定义:“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

教学方法是一系列的活动,它是有目的的活动和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以

及一定动作结合的活动,而且它还是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调节的活动。对于教学方法,下面几点是应该注意的: 1.教学方法是反映着一定的教学思想的。

  1. 由教学内容决定着教学方法,而不是由教学方法决定教学内容。

  2. 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它自己适用的范围和条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也不是万能的。

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我想应该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引入;第二,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证明;第三,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初步应用。下面分别来分析一下:

一、关于判定定理的引入。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关系学生不是第一次见到。学生在平行线处见到过,在三角形处也见到过。不过,在平行线处, 先出判定定理。再出性质定理;在三角形处,只出判定定理。所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应当作为引入木节课的类比之物。从这里来引入就会很自然的。但是石老师说:“根据以往研究几何图形的经验,当我们研究过它的定义和性质之后,通常还要研究什么呢?”教师的目的是要说研究判定定理,但从上面分析看,以往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这句话实际上是落空的。

再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来看:

判定 性质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行。

补。

由此可见,它们是对应的。由此可以自然地想到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后,会不会有相应的判定定理?最初的猜想应该是这样的:

性质 判定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

  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行四边形。

  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 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相平分。

行四边形。 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 边 形 。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这种互逆关系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与学生原有的经验的矛盾,不象平行线那样具有对应关系,这里,多了一个“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第二,与教材中的结构矛盾,教材把上述命题作为判定定理 1,而把本应作为判定定理 1 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放到练习中去了。

我认为借用学生已有经验,以及如何来克服这两个矛盾是判定定理引入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学法也要在这里做文章。

石老师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引导 1 里得出运用定义判定。其实这是最原始、最重要的判定。定义集性质与判定于一身,什么时候都不要忽略定义。石老师又提出引导 2,“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之间往往又存在着互逆关系”, 这句话的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经验,特别是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间的关系的经验。但是,这样做仍未解决上述的两个矛盾。石老师接着提出引导 3,他是这样提的:由于定义是运用了两组对边平行,性质定理 2 是运用了两组对边相等,这里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两组对边,能不能用一组对边的关系去判定平行四边形呢?然后考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能否判定(与定义不符);只有一组对边相等能否判定(举反例),而引出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判定定理,并且把它放在判定定理的最后,同时又把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判定定理从练习里提出来,放在正文里。石老师通过这种处理去解决学生的经验与教材结构之间的矛盾,已经想方设法尽了最大的努力了,但仍有生硬之嫌,这恐怕由于未彻底改变教材结构所致。

我认为,教师的引导实际是一种导向作用,把学生往哪个方向引,引导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导向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包括广度、深度、逻辑展开等;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下功夫等等。这节课经石老师这样处理,效果要比按课本照本宣科好多了,从这里我们体会到方法不能离开内容也就是这个道理。

二、关于判定定理的证明。这里有如下几个问题要解决:①为什么要先证明判定定理 1;②在证明判定定理 1 时,辅助线的引入;③探讨证明其他判定定理有几条思路?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几个问题:

石老师原来的教案上是这样引导的:“以转化途径的难易程度上加以比较”,“还可以从后续的证明过程中强化这一体会”,并以这两条理由断定先证判定定理 1 的道理。我认为似乎理由并不充分。从难易程度上来看,其实这几个判定定理的难易程度都差不多,除了证“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要用到四边形内角和与同旁内角互补,其它定理证明的手法都差不多,无非除判定定理 1 外,其它定理证明中,要同理重复一次。再说,后续证明要用判定定理 1,理由也不充分,其一,学生现在体会不到; 其二,为追求判定定理间的独立,一般在证明过程中,不引用已证判定定理, 而往往归结到定义。现在石老师在上课时变动了教案,石老师是从几个判定定理都与定义作比较,哪个命题与定义较接近,从而寻找到先证判定定理 1, 这样处理就较为顺理成章了。

下面谈谈关于引辅助线的问题。由于学生在学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时, 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同时所给条件与图形本身就有这种暗示;该引一条辅助

线把平行四边形划分为两个三角形,因而这条辅助线尽管没画出但是明摆着的。所以,这里学生得出辅助线不会感到太大困难,倒是应该让学生引出辅助线后,要他们讲讲思路,说说道理。这一点石老师是注意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这是很好的。

最后再说说,证明其他判定定理有几条途径问题,如果说证明都归结到定义,然后再用其他判定定理证明,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这样可以拓广学生的思路。但如果只用前证定理来证,这样正如前述,一方面破坏了它们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弄不好可能会出现循环论证。

综上所述,一个教师对于教材的理解与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并且方法是服从于内容的。

三、关于应用。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几个判定定理的直接的、初步的应用;二是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的区别。石老师的安排是,把原来课本中的练习 2:“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按不同的方法拼成四边形,可以拼成几个不同的四边形,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演变成教案中的例1,并采用对折和旋转的方式提出。原课本中的例 1,即教案中的例 2,而且还要变更它。对于教案中的例 2,把它删去了。这样处理是好的,因为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太难,脱离了学生的实际。

围绕上面两个应用的目的,我们再来看一看:

①对于例 1,几个判定定理的应用较全。如“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特别是后者,在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时常要用到。

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交替使用,从而明确它们的区别, 这在这节课里似乎做得还不够。其实课本练习 3 中性质与判定两者都要用到,但石老师把它删掉了。

上面提到一些问题,是不是石老师这堂课无可取之处了呢?不是的,石老师这堂课优点还是很多的,如①本节课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很好,多次让学生发表意见、议论。②我特别同意石老师对自学的看法。自学不只是学生看书,自学是学生主动地通过自己的脑子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这里可以是看书、议论、听教师讲解等都是自学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节课自学也是贯彻得比较好的。③弥补了班级授课制的不足,班级授课制只能面对大多数,而对学习好和稍差的同学,照顾得就不那么周全了,但是,通过议论,可以作些弥补,这堂课这方面是明显的。④议论可使学生思想沟通,并且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⑤石老师注意调动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保证。⑥课堂空气比较融洽,师生感情交流,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思维的环境,等等。由于上述的优点,保证了教学目的达到,所以这堂课是一堂好课。是一堂成功的课。

我之所以要提出上面这些问题,无非想说明两个基本观点。

第一,教学方法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决定的。不是教学方法决定的

教学内容,即不是为了要实施某种方法,使教学内容服从它,如果这样,那就本末倒置了。

第二,教师要驾驭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应该尊重它,这是对的,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一点不能变通教材。例如,把“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放在练习中就不合适,应列入正文,石老师正是这样做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学生的认识结构与知识结构的矛盾,不妨在前面讲性质定理时,加一条性质定理 4:“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而其逆(就是现在的判定定理 1)作为判定定理 4 放在最后。再把“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从练习里提出来,也作为判定定理。这样性质定理与判定定理完全吻合了。我认为这样改动就是教师驾驭了教

材。这是容许的,也是应该提倡的。

(曹才翰石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