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原起义和锁国政策

德川幕府初期,为了修复与邻国的关系,充实幕府的财力,鼓励商人出海贸易。与此同时,西方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也纷纷到日本从事贸易和传教活动。17 世纪初,日本的天主教徒已达 70 万人,遍布全国,尤以西南部的九州最多。九州一带的大名为了获得贸易利益和传教士带来的枪支、弹药也改信天主教,以加强自己的势力。天主教在日本的传播对德川幕府的统治是一种威胁。丰臣秀吉时期,曾下令禁教。德川幕府初期由于贸易利益的吸引,对天主教采取了宽容态度。但是,后来看到天主教日益发展的严重性,遂于 1612 年发布禁止天主教的法令。1613 年德川家康再次发布长篇的禁教令,并对天主教徒进行了全国的镇压。

九州岛原本是在大名保护下的一个传教中心,有很多农民信教。德川幕府对天主教徒的镇压过程中,以对九州天主教徒的镇压最残酷,曾动用竹锯锯掉不肯改教者的头颅。1634 年以来,九州连续发生灾荒,而日本封建统治者却继续迫害信教农民。1637 年,岛原农民利用天主教举行大起义。幕府派出 12 万军队前往镇压。起义军领袖天草回郎和 25000 多起义农民坚守岛原五个多月,给官军沉重打击。最后,幕府无耻地勾结荷兰商船炮轰农民军。起义军终因弹绝粮尽而失败。

岛原起义以后,德川幕府对天主教更加害怕,决心实行锁国政策。1639 年,幕府正式颁布了“锁国令”,禁止日本船出海贸易和日本人与海外往来, 已在海外者不准回来,偷渡者处以死刑,驱逐所有外国商人和传教士,禁止与外国贸易,只许中国和荷兰人在长崎通商。从此,日本成为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直到 1853 年在美国压力之下才重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