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社会危机和农民大起义

明朝末期,以皇帝、宦官、王公、勋戚、权臣为代表的大地主集团成为

③ 《明史·夏言传》。

① 《明史·严嵩传》。

② 《明史·杨继盛传》。

③ 《明史·张居正传》。

① 《张文忠公全集·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衰败腐朽的统治集团。他们一味追求糜烂生活,疯狂地掠夺土地、金钱和财货。明皇室生活的奢侈和浪费更是惊人。如神宗朱翊钧结婚,用接济边防的银子 9 万两做织造费,采办珠宝用银 2400 万两②,而“皇长子及诸王子册封、冠、婚至九百三十四万,而袍服之费复二百七十余万”①。朱翊钧给自己营造的坟墓(今北京定陵)就花费 800 余万两银子,相当于万历初年全国 2 年

的田赋收入,约合当时 1000 万贫苦农民一年的口粮。外封的藩王也极为腐朽,宦官横行不法,官僚也竞相追逐钱财。如有作为的大学士张居正,其生活也奢侈至极,有一次南归,用轿夫 32 人,沿途地方官设宴款待,食品上百种,他竟以为无下箸处。而像海瑞这样刚正不阿、自奉节俭的清官则屈指可数。

明末皇帝不亲理朝政,事事依赖宦官。宪宗朱见深在位 23 年,仅召见过

一次大臣。武宗朱厚照在位 16 年,未召见过一次大臣。世宗朱厚熜、神宗朱

翊钧在位均达四、五十年,都有 20 多年不理政事。熹宗朱由校终日在宫中舞斤弄斧,做木匠活为游戏,朝政完全交付宦官魏忠贤。魏忠贤培植私党,打击异己,“自内阁六部,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②,许多官僚对魏忠贤卑躬屈膝,如同奴仆。当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③。魏忠贤自领东厂,以义子田尔耕、许显纯掌握锦衣卫,加强特务统治,谁偶尔说了魏忠贤一句坏话, 就会立即被捕,“甚至剥皮刲舌,所杀不可胜数”④。当时明政府机构也陷于瘫痪状态。官僚为了保位,寡廉鲜耻,贪污受贿,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因素出现的情况下,官僚地主无不竞相追逐金钱,营私枉法,奢侈成为风尚。为了满足腐朽生活,统治者加紧对农民和手工业工人、工商业者的掠夺。土地集中到了空前的程度。河南的缙绅富室占田至五、七万亩,多者至十余万亩⑤。天启时,福王封藩河南,朱由校一次就赐田 200 万亩,河南土地不够,就从山东、湖广等地补足。明王朝为了维护其统治需要,常在赋税之外,用加派等手段对人民进行搜刮。1618 年

(万历四十六年),明借口辽东战事紧急,向人民加派“辽饷”,前后 3 次, 共征得白银 520 万两。此外,明统治者还加强对城市工商业的掠夺。1596 年

(万历二十四年)起,朱翊钧即派出太监到全国去搜刮,到矿区去的称“矿监”,到商业重镇和交通要道去设卡的称“税使”,到广东搜刮珠宝的称“珠监”,到两淮搜刮盐税的称“盐监”。由于矿监税使的抢掠骚扰,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反抗斗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 1601 年(万历二十九年)葛诚(后改名葛贤)领导的苏州织工暴动。

与此同时,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互相纷争。1605 年(万历三十三年),被明政府革职的吏部郎中顾宪成,返回故乡无锡县,与好友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顾宪成认为“官辇毂, 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 他们“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并与在朝当官的同党“遥相应和”,一批在

② 《明史·朱国祚传》。

① 《明史·王德完传》。

② 《明史·魏忠贤传》。

③ 《明史·魏忠贤传》。

④ 《明史·魏忠贤传》。

⑤ 《明史·钱士升传》。

政争中落职的官僚士大夫也“闻风响附”①。东林党由此得名。东林党外,尚有浙、齐、宣、楚、昆等党派,他们都是以地缘关系攀结而成,如浙党首领沈一贯、方从哲是浙江人,宣党首领汤宾尹是宣城人,昆党首领顾天峻是昆山人,其中以浙党势大。沈一贯、方从哲都先后出任过内阁首辅。这些党派互相争权夺利。

明神宗朱翊钧皇后无子,王贵妃生子常洛(即光宗),郑贵妃生子常洵

(即福王),常洛是长子。但朱翊钧宠爱郑妃,欲立常洵为太子。东林党人上疏反对,各党派争请立常洛为太子。于是有 国本”之争。围绕这个问题又产生了所谓的三王并封之争、福王就国之争、“三案”(即梃击、红丸、移宫)之争等。但朱常洛即位不到一个月就病死了。顺天通州人李三才入阁事件,也是当时党争的中心之一。东林党在党派之争中,一度占过上风,叶向高、邹元标、杨达、赵南星等人得到执政的机会,浙、宣、昆等党派一度受到排斥。为时不久,魏忠贤专政,结成阉党,藉口“三案”故事,大肆杀戮和放逐东林党人,明朝政治紊乱黑暗达到极点。1627 年(天启七年),崇祯帝朱由检继位,才把魏忠贤等人除掉,为东林党人恢复名誉。

在明王朝衰败没落的同时,东北的女真族却日益强大起来。他们在首领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建立了八旗制度,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 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即汗位,建立国家,定国号为金(即后金),脱离与明朝的隶属关系。1618 年,努尔哈赤提出“七大恨”誓师,指责明朝帮助尼堪外兰杀死他的祖父和父亲,与明政府发生战争,攻陷抚顺,进入鸦鹘关。1621 年占领沈阳、辽阳。1625 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改沈阳为盛京。1636 年,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清,改旗名为满洲。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灾荒连年,而封建统治阶级却无休止地对人民横征暴敛,广大劳苦大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特别是土地贫瘠的陕北地区,连年大旱,颗粒无收,明政府不仅不减免租税设法救灾,反而不断“加派”, 县官催租依然急如星火,广大农民“皮骨已尽,救死不瞻”,不得已乃揭竿而起。

1627 年(天启七年),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领饥民冲进澄城县衙门,杀死县官张斗耀,揭开农民大起义的序幕。不久,高迎祥在安塞、王大梁在汉南、王左桂在宜川、张献忠在延安起义响应。数年间,起义人数达 50 余万。为了迎击明军的进攻,1635 年(崇祯八年),农民军 72 营首领大会于河南荥阳, 商讨作战方略。会上,高迎祥的部将李自成提出“宜分兵定所向”的联合作战、分兵出击的战略方针①,为大家所接受。最后决定分东、西、南、北四路出击,另外一路往来策应,把主力放在明军最薄弱的东路,以优势力量击溃明军的夹攻。

荥阳大会后,东路军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领导下由河南入安徽, 占领明朝的国都凤阳,焚毁了明朝皇帝的祖坟。1636 年(崇祯九年),高迎祥在战斗中被俘牺牲,余众共推李自成为闯王,领导农民军继续战斗。1640 年,李自成率军入河南。河南饥民纷纷参加起义队伍。一部分地主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如李岩、牛金星、宋献策、宋企郊等也抱着不同目的参加了李自成的起义军。李岩协助李自成制定了“均田免粮”的战斗纲领,赢得广大人

① 《明史·顾宪成传》。

① 《明史·李自成传》。

民群众的热烈拥护。中原地区广泛流传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②的歌谣。1641 年,李自成起义军攻破洛阳,捕杀了福王朱常洵,没收福王府中金银财货和大量粮食衣物分给贫民。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 100 多万人。

1642 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南下攻襄阳、樊城。次年改襄阳为襄京, 称“新顺王”,建立政权,设上相、左辅、右弼组成内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政府,地方设府、州、县机构。不久,李自成率军北征,占领西安。1644 年(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改西安为西京,封功臣以五等爵。同时,更改政权机构,改内阁为天佑殿,添设六政府尚书,铸大顺钱币,造甲申历,废八股取士,采用散文体的策论考选官吏等。

1644 年二月,李自成率百万大军东渡黄河,占领太原,直捣北京。三月, 起义军包围北京,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在煤山(景山)自缢身死。统治中国 276 年的明王朝至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