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的专制统治

丰臣秀吉死后,专制权力落在织田信长的另一个部将德川家康(1542— 1616 年)手里。德川是三和国(今爱知县)的大名,在织田信长统治时期, 他是全日本最富强的大名。最初他以丰臣秀吉幼子保护人身份把持政权。1600 年关原战役,他打败反对派四十几个大名的联军,权势日固。1603 年,德川家康取得了“征夷大将军”称号,在江户(今东京)建立幕府,从此,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幕府——德川幕府的统治时期。

德川幕府初期,极力强化幕府专制统治,巩固中央集权。德川家康没收丰臣氏和其他大名的领地,把最富庶和险要的地区作为幕府的直辖领地,称“天领”,并据有江户、大阪、京都、长畸以及其他商业及交通中心和军事要地。这些直辖领地及大城市占全国面积的 1/4,是德川幕府统治的物质基础。其余 3/4 的土地分给大名。大名的领地称为“藩”,共有 260 多个。将军和大名还分别把土地授予直属家臣和下级武士作为“封地”或“封禄”。幕府为了控制各级武士的行动,于 1615 年发布《武家诸法度》,规定大名以下武士应遵守的法则,如在“参觐交待”制度中规定,大名必须每隔一年到江户去参觐一次将军,妻子要留在江户作人质。

在整个德川幕府统治时代,由德川家世袭的历代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他的政厅——幕府是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幕府在将军以下设有“大老”

(1 人),“老中”(4 人)和“若年寄”(4 人)等三个重要官职,合称“三役”,辅佐将军掌管全国政务。“大老”是非常任的最高行政长官;“老中” 掌管日常政务和对天皇、大名的统制;“若年寄”协助“老中”处理政务, 统制幕臣。“老中”、“若年寄”还直辖若干称为“大目付”、“目付”的监察官,以监视“大名”和直属将军的武士——“旗本”和“御家人”。三役以下设寺社奉行、勘定奉行和江户町奉行,分别管理寺社、幕府财政以及江户市政。此外,还在京都设“所司代”,专门监视天皇和畿内以西的大名。在地方政权机构上,幕府的直辖地设“郡代”或“代官”(共 40—50 人), 负责所辖地区的行政和司法;大阪、京都及其他直属幕府的城市,设“町奉行”,主管行政和诉讼,等等。

幕府为了控制大名,把大名的“藩国”按其与德川家的亲疏关系,分为“亲藩”、“谱代”和“外样”三种。“亲藩”大名是德川的子孙,其领地都是比较富庶的重要的地区。“谱代”大名是指关原之战前就归顺了德川家康的大名以及他的旧臣,其领地也是较好的地区,幕府要职多由他们担任。

“外样”是指关原之战后才归顺的大名,其领地一般在边境或其他不重要的地区,他们一般不参与幕政。“谱代”和“外样”的领地往往互相交错,以便牵制。

幕府为了加强对广大人民的统治,还制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把全国居民划分为士、工、农、商四个等级,全称“四民”。武士居四民之首,属于统治阶级,享有免税、佩刀和称姓等种种特权。如果武士认为平民对他无礼, 可以迫使其下跪,甚至格杀勿论。农、工、商是被统治的平民,被剥夺了一切政治权利和自由。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幕府领主还在农村实行“五人组”制度,迫使农民互相监督,如违抗租税或犯罪时共同负责,全组连带受罚。这种“五人组”制度,后来也用于手工业者和商人。四民的身分制度世袭不变,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甚至连衣、食、住、行都有严格的规定。四民之外,还有称为“秽多”、“非人”的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