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萨王朝的统治政策和瑞典在波罗的海地区霸权地位的建立

独立后的瑞典,工商业仍处于停顿状态,入不敷出,欠下卢卑克的贷款又必须偿还。1527 年 6 月,古斯道夫一世在佛斯特罗斯议会上宣布,按照路德派的方式,改革瑞典教会,没收所有教会和寺院的财产,主教由国王任命, 新教会受国家政权管理。宗教改革加强了瑞典国王和贵族的经济力量。为了加强王权,1544 年,国王又宣布了王位实行世袭制。此外,国王还鼓励发展工商业,并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陆海军。

古斯道夫二世(1611—1632 年)继位后,继续实行一系列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拟订议会组织条例;创设上诉法院,统一审判程序;设立财政部、大法官厅、陆军部、海军部等中央机关;设立 23 个行省,行省下设区, 负责管理地方事务;成立土地测量署,专门负责测量全国的土地;发展采矿、冶金等工业;改编整顿陆军。通过改革,瑞典的经济实力大增,成为北欧一个强国。

从 16 世纪中叶起,瑞典凭借着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几乎和所有的邻国都进行过战争,以建立自己在波罗的海地区的霸权。为了控制通往俄罗斯的商路,古斯道夫一世的儿子埃里克十四世(1560—1568 年)时,瑞典就参加立窝尼亚战争,于 1561 年从俄国人手中夺取了芬兰湾南岸的爱沙尼亚和立夫兰的一部分。1563—1570 年与丹麦进行历时 7 年的“北方战争”,瑞典虽然失败,但通过支付巨额赔款,赎回了被丹麦占领的埃耳夫斯堡。在约翰三世

(1568—1592 年)和西吉斯孟德(1592—1599 年)统治时期,瑞典与波兰结

盟,在共同对俄战争中取得胜利。1609 年,卡尔九世(1602—1611 年)派军队侵入俄国,占领了诺夫哥罗德。1617 年与俄国签订《斯托尔波沃和约》, 俄国收回诺夫哥罗德,瑞典却得到了卡累利亚和英格尔曼兰(英格尔曼兰的地域在今俄罗斯的彼得格勒周围地区),从而控制了芬兰湾,大大加强了在东波罗的海的地位。1621—1629 年,瑞典对波兰作战,占领了立窝尼亚、里加、东普鲁士等地区。1630 年参与三十年战争,古斯道夫二世在 1632 年 11

月 6 日的吕岑战役中受伤阵亡。根据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瑞典获得了德意志北部的波麦拉尼亚、吕根岛、维斯马城、不来梅和费尔登两个主教区,从丹麦手中收复斯坎尼亚、哥兰岛和挪威南部。波罗的海几乎成了瑞典的内湖。瑞典跨进了欧洲强国之林,成为波罗的海地区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