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查考成语、典故、方言、俗语
成语、典故、方言、俗语不仅见于口头,在书报中也常常碰到。如果运用得当,确能收到使文字简炼、生动活泼、寓意深刻的效果,但也往往会给理解文义带来一定的困难。遇到这种情况,应查考有关的工具书。
查考成语、典故、方言、俗语,一般可使用下面几种工具书:(1)《汉语成语小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前书原由北京大学中文系 1955 级语言班编,商务印书馆 1958 年初版、1972 年出版“第三次修订本”,在社会上流传较广。全书共收成语三千○三十条,收编范围除一般成语外,近年来出现的一些类似成语或正向成语方向发展的词组,也酌予收入。全书对所收成语均用汉语拼音注其音读,释义注意它的现实意义,如有出处、典故,也酌情引述。书中条目按首字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附序表、条目笔划索引, 以供查检。后书为甘肃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成语词典》编写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 1978 年 8 月出版。该书收录成语五千五百条(包括少量熟语), 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附有音序表和按笔画排列的条目索引,成语中的每个单字均注明音读,容易读错、写错或错解的字词,以“辨误”标出正确的字音、字形和意义,释义简单明了,并注出成语的出处,较前书有所提高,是一本较重要的成语小词典。另有《成语辨析》,倪宝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79 年 10 月出版。书中收经常容易用混、用错的成语三百七十三个, 分为一百七十五组。放在一组辨析的成语,相互间有以下几种情况:意义相近,形体相似,语素相同而次序不同,同出一源,有意义上的交叉关系。书中对各组成语,先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再辨析含义的相近、差异,并举出“病例”和正确的例句。全书按各组成语首字的音序编排,书末附音序索引。
- 《现代汉语成语词典》,范方莲等编,商务印书馆 1959 年出版。该书收录现代汉语成语三千二百多条,亦可查考。(3)《汉语方言词汇》和《汉语方言字汇》,均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文字改革出版社分别于 1964 年、1962 年出版。前书是一本汉语比较方言词汇,共收普通词目九百○五条,每条下列出全国十八个方言点的同义词,并用国际音标注其音读。书前有各方言点声韵调系统表和分类词目,书后有音序词目索引,以便查考。后书是北京话和全国十七个方言点的字音对照表,收二千七百余字,可与前书参照使用。
以上三书都是常用的成语小词典,收编的内容有限,若要专门查考古代的成语、典故、方言,还应使用下列各书:
《通俗编》附《直语补证》。《通俗编》,清翟灏编,该书收录汉语中的俗语、方言、语词五千多条,按内容分天文、地理、时序、伦常、仕进等三十八类,条目下征引众说,凡经传子史、诗文词曲小说以及诗话、艺谈、
佛道典籍中的材料,无所不取,有的还能探索语源,说明演变,颇有参考价值。该书的特点还在于所收不少词语在今天还活在群众的语言中,如“坐井观天”、“含血喷人”、“沾沾自喜”、“锦上添花”,而作者都曾引经据典考证其出处。此外对若干简笔字下了考订工夫,如“伪字”条下说:“字有省笔者,却未得尽斥为伪,如‘萬’之为‘万’、‘禮’之为‘礼’、‘從’ 之为‘从’、‘處’之为‘处’,多属《说文》本字,或见于经传大典,士君子所不避也。”但是,该书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错误,如类目烦琐,或分类不当,以至个别条目引用书证有误,等等。
清梁同书把翟氏书中所遗,或举一语而征引不同者,汇为《直语补证》, 录词语四百余条,可作为《通俗编》的补编使用。
商务印书馆于 1958 年出版以上二书的汇编本,并增《通俗编·直语补证索引》,按词头四角号码排列,查找方便。
《恒言录·恒言广证》,商务印书馆于 1958 年汇印本。
《恒言录》,清钱大昕撰。该书收录汉语中的成语、方言,又经张鉴、阮常生补注,内容益加详密。全书分为十九类,共计八百多条,各考其源流, 对汉语词汇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它的体例虽然类似《通俗编》,但分类较为简明,有胜前书。《恒言广证》,清陈鱣著,对《恒言录》和张、阮两家补注又有所补充,1958 年商务印书馆据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藏陈鱣手稿排印。以上两书均分吉祥、人身、交际、毁誉、常语、单字、叠字、亲属称谓等十九类,汇印本更增编四角号码索引,查找方便。
《迩言等五种》,商务印书馆 1959 年出版。该书包括清钱大昭著《迩言》、清平步青著《释谚》、清胡式钰著《语窦》、清郑志鸿著《常语寻源》、罗振玉著《俗说》等书,并增编《迩言等五种综合索引》,按词头四角号码排列,附于书后,查检便利。
《方言校笺及通检》,周祖谟校笺,吴晓铃编通检,科学出版社 1956 年出版。汉代扬雄撰的《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全书按照词的内容分为十六类,凡六百六十九条,共一万二千九百余字,以当时的方言释古语, 以通行语释方言。晋代郭璞用当时的口语为《方言》作注,多所阐述。周祖谟的《方言校笺》是以四部丛刊影印宋本郭注《方言》为底本,参考了历代有关《方言》的研究,为一部集大成的善本。吴晓铃的《通检》,对《方言》及其注里的字词均列为条目,按笔划编排,查检颇便。
《新方言》,章炳麟著,收在《章氏丛书》内,浙江图书馆 1917 年校刊本。全书收方言八百条,按内容分为《释词》、《释言》、《释亲属》等十一篇,附《岭外三州语》一篇,考释惠州、嘉应州、潮州客家话词语。他鉴于前人有关方言研究中的弱点,在《新方言》中根据声韵转变的规律,从时间和地域两方面出发,以古语证今语,以今语通古语,说明方言词的变化, 这原是一大进步,但他又硬要把“笔札常文所不能悉”的现代方言中的难通之语,都上溯一、二千年,从《尔雅》、《方言》、《说文解字》中找“本
字”,就不免发生穿凿附会的情况了。此外,他直接以近代方言和周秦汉魏的古语相比较,跳过了唐宋元明间语言的发展变化,也给他的方言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但总的来说,该书对古今语言的研究还是有贡献的。
查考一地方言的还有清吴文英的《吴下方言考》、胡朴安的《泾县方言考证》、杨树达的《长沙方言考》等等。至于专供查考文艺作品中方言的工具书,将另外介绍,这里从略。
查考歌谣、谚语,可使用下列各书:
《古谣谚》,清杜文澜辑,有清咸丰十一年曼陀罗华阁丛书本,光绪十八年扫叶山房本,中华书局 1958 年校点排印本。该书收编清代以前古书中的歌谣谚语及一些格言、成语、典故等,采录范围较广,是一部古代谣谚总集。全书分经、史、子、集,以时代为序排列,每条拟有标题,注明出处, 并引录原书上下文,以便理解。书后附明杨慎《古今风谣》、《古今谚》、清曾廷枚《古谚闲谈》以及《谣谚集说》。
《中国谚语资料》,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资料室主编,兰州艺术学院文学系五五级民间文学小组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1961 年出版。该书收谚语四万五千八百十四条,上、中册是一般谚语,下册是农谚。另有歇后语三千八百○五条,附在一般谚语之后。收集范围包括少数民族语言中的谚语,有些条目后还注明流行地区。
供查考语句出处和词章典故的工具书,如《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等类书,入“查考古代事物的工具书”介绍;《十三经索引》、《杜诗引得》等专书索引,入“查考专书字词文句出处的工具书”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