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门类查百科性类书

按照门类编制的百科性类书,可以说是现存类书的主体。查找古代事物,主要应查这一类书籍。这种类书的特点是卷帙浩繁,分类不一定科学, 但大致还是有规律可循。如《艺文类聚》分事物为四十六部,《太平御览》为五十五部,《古今图书集成》为六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归纳起来,总跳不出天文、地理、人事、器物等范围。若是新印的类书附有索引,则更便使用。

如有人以为“载舟之水可覆舟”的比喻始自唐太宗。其实查一下《艺文类聚》、《渊鉴类函》等百科性类书的“舟车部”或“舟部”,便能知道这话原出《孙卿子》即《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见《王制篇》)

又如魏文帝曹丕尝逼其弟曹植七步成章,这也是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然而翻遍《三国志》,不见记载。到哪里去查?不妨查类书。《初学记》卷十帝戚部分王、公主、驸马三个子目,植是帝戚并封王,故于王字目下可见“七步”这一小标题。该题下引《世说》曰:“魏文帝令东阿王七步成诗, 不成将行大法。遂作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文帝大有惭色。”即知这个故事最早见于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现将重要的百科性类书分别介绍如下:

《北堂书钞》一六○卷,虞世南在隋任秘书郎时所编。《四库提要》称

《唐志》作一七三卷,晁公武《读书志》因之;《中兴书目》作一六○卷,

《宋史·艺文志》因之。今本卷帙与《中兴书目》同,其地部至泥沙石而毕, 度非完帙。岂原书在宋已有亡佚耶?王应麟《玉海》云:“二馆旧阙《书钞》,惟赵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手诏褒美,盖已甚珍其书矣。”

明陈禹谟校刻此书,多所删改增补,清孙星衍得明影宋钞本,凡五十五卷,与严可均共校之,曾刊三十八卷。稿本后为南海孔广陶所得,孔又加校订,于光绪十四年刊行(即孔氏三十有三万卷堂校注重刊本),分装二十册, 略复原本面目,即今通行本。它共分十九部,八百五十二类。每类之下,摘录古书中句子加以排比。由于此书引文首尾不完备,又是线装本,使用价值不及《艺文类聚》等书,但因成书较早,所引材料较可贵,仍应加以重视。

《艺文类聚》一百卷,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中华书局 1965 年出版,精装三册。

这是我国现存的最古类书之一。参与其事的共十余人,除领修人欧阳询外,今可考知者尚有令狐德棻、陈叔达、裴矩、赵宏智、袁朗等人。

《四库提要》称“是书比类相从,事居于前,文列于后,俾览者易为功, 作者资其用,于诸类书中,体例最善。”全书分为四十六部,每部又分细目, 共计子目七百二十七个,约一百万字。兹摘录四十六部卷目如下:

天部(1—2),岁时部(3—5),地部、州部、郡部(6),山部(7— 8),水部(8—9),符命部(10),帝王部(11—14),后妃部(15), 储宫部(16),人部(17—37),礼部(38—40),乐部(41—44),职官部(45—50),封爵部(51),治政部(52—53),刑法部(54),杂文部

(55—58),武部(59),军器部(60),居处部(61—64),产业部(65

—66),衣冠部(67),仪饰部(68),服饰部(69—70),舟车部(71), 食物部(72),杂器物部(73),巧艺部(74),方术部(75),内典部(76

—77),灵异部(78—79),火部(80),药、香、草部(81—82),宝玉部(83—84),百谷部、布帛部(85),果部(86—87),木部(88—89), 鸟部(90—92),兽部(93—95),鳞介部(96—97),祥瑞部(98—99), 灾异部(100)。

部下详分细目,细目下所引条文分为两类,先罗列古书关于天地人事等

基本概念的记载,即所谓“事居于前”,然后再加以进一步的训释;末附有关之作品,如诗、文、赋、颂之类,所谓“文列于后”,便于读者寻检资料和探索前代文献。据近人研究,《艺文类聚》引用唐以前古书共计一四三一种,其中流传至今者不足十分之一,所以除查考事物外,可据以校勘和辑录古书,用处甚大。

本书通行的是明刻本。1959 年上海图书馆得南宋绍兴间刻本,可订正明刻本的错误,中华书局曾据以影印(线装十六册)。

《四库提要》曾批评《艺文类聚》在类目结构上还存在着许多安排不当的地方,因涉及按门类查找事物的实际问题,特地把它引录下来,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其中门目,颇有繁简失宜,分合未当。如山水部五岳存三,四渎阙一; 帝王部三国不录蜀汉,北朝惟载高齐;储宫部公主附太子,而诸王别入职官; 杂文部附纸、笔、砚,而武部外又别出刀、匕首等为军器一门;道路宜入地部,坛宜入礼部,而列之居处;鍼宜入器物,钱宜入宝玉,而列之产业;案、几、杖、扇、麈尾、如意之类宜入器物,而列之服饰;疾病宜入人部,而列之方术;梦、魂魄亦宜入人部,而列之灵异;以及茱萸、黄连入木部,芙蓉、菱、藤入草部;鸿之外又别出雁,蚌之外又别出蛤,鹤之外别出黄鹤,马之外别出騊駼,如斯之类,皆不免丛脞少绪。”

批评不一定全对,但可供参考。其他类书也有类似情形,就不再一一列举了。

《初学记》三十卷,唐徐坚等奉敕编,中华书局 1962 年出版,平装三册。

是书分二十三部,三百一十三个子目。其体例先为叙事,次为事对,最后是诗文,与一般类书略有不同。叙事摘录古书记载;事对取古代故事或文句熔铸成对偶,与叙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诗、文、表、箴等则根据叙事而采录。《四库提要》认为它“叙事虽杂取群书,而次第若相连属”,“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若《北堂书钞》及《六帖》, 则出此书之下远矣”。

二十三部卷目如下:

天部(1—2),岁时部(3—4),地部(5—7),州郡部(8),帝王部(9),中宫部(10),储宫部(10),帝戚部(10),职官部(11—12), 礼部(13—14),乐部(15—16),人部(17—19),政理部(20),文部

(21),武部(22),道释部(23),居处部(24),器物部(25—26), 宝器部(花草附)(27),果木部(28),兽部(29),鸟部、鳞介部、虫部(30)。

《初学记》现存最早的本子是明嘉靖十年(1513 年)安国的桂坡馆刻本, 比较通行的是清朝的古香斋袖珍本。中华书局以古香斋本为底本,参照严可均、陆心源等人的校本重新点校出版,甚便使用。

《太平御览》一千卷,宋李昉等奉敕编,中华书局 1960 年影印四部丛刊本,精装四册。

是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开始编纂,至七年而编成。原为《太平总类》一千卷,后改名《太平御览》。据马念祖《水经注等八种古籍引用书目汇编》,

《太平御览》引书达二五七九种之多,内容极其丰富,历来被学者广泛利用。阮元《仿宋刻太平御览叙》:“《太平御览》一书,成于太平兴国八年。北宋初,古籍未亡,其所引秦、汉以来之书多至一千六百九十余种,考其书传于今者十不存二、三焉。然则存《御览》一书,即存秦、汉以来佚书千余种矣。”(载鲍崇城刻本卷首,亦见《揅经室三集》卷五)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指出,《御览》曾根据前代类书如《修文殿御览》(佚)、《艺文类聚》、《文思博要》(佚)而编纂,并非全部出于原本,故“北宋初, 古籍未亡”这话不完全对。又《御览》引书不及《艺文类聚》谨严,引用时务须核对原文。

《太平御览》共分五十五部、四千五百五十八类。今将五十五部卷目开列如下:

天部(1—15),时序部(16—35),地部(36—75),皇王部(76— 116),偏霸部(117—134),皇亲部(135—154),州郡部(155—172), 居处部(173—197),封建部(198—202),职官部(203—269),兵部(270

—359),人事部(360—500),逸民部(501—510),宗亲部(511—521), 礼仪部(522—562),乐部(563—584),文部(585—606),学部(607

—619),治道部(620—634),刑法部(635—652),释部(653—658), 道部(659—679),仪式部(680—683),服章部(684—698),服用部(699

—719),方术部(720—737),疾病部(738—743),工艺部(744—755), 器物部(756—765),杂物部(766—767),舟部(768—771),车部(772

—776),奉使部(777—779),四夷部(780—801),珍宝部(802—813), 布帛部(814—820),资产部(821—836),百谷部(837—842),饮食部

(843—867),火部(868—871),休征部(872—873),咎征部(874— 880),神鬼部(881—884),妖异部(885—888),兽部(889—913), 羽族部(914—928),鳞介部(929—943),虫豸部(944—951),木部(952

—960),竹部(961—963),果部(964—975),菜部(976—980),香部(981—983),药部(984—993),百卉部(994—1000)。

钱亚新编《太平御览索引》,原载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五卷一期, 1934 年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可资参考。

由于《太平御览》引书比较完整,多整篇整段的文字,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所以比唐代类书割裂文义、摘录词句更为有用。

《册府元龟》一千卷,宋王钦若等奉敕编,中华书局 1960 年影印明黄国琦刊本,精装十二册。

此书虽然也是一千卷,但数量比《太平御览》多一倍。二者同是类书,

前人重视《御览》而轻视《册府》,除了引文不便征引外,它本身的内容也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只采正史,间及经、子,不采说部,故《枫窗小牍》谓其“开卷皆目所常见,无罕觏异闻,不为艺林所重”。

《册府》采摭范围虽不及《御览》广泛,然而材料丰富,自上古至五代, 按人事人物,分门编纂,共分三十一部,一千一百余门,概括全部《十七史》。其所见书,皆北宋以前古本,所引五代诏令奏议等文献史料皆已不传,而它又是整篇整节照录原文,可借以校史或补史,故清中叶以后渐为人注意,近来研究隋唐史的学者更予重视。

日本宇都宫清吉等编、东方文化研究所出版《册府元龟奉使部、外臣部索引》,吕绍虞、于震寰编《册府元龟索引》(铅印本)、陈鸿飞编《册府元龟引得》(铅印本),以及中华书局影印明刊本所附《类目索引》,都是翻检《册府元龟》的有用工具。陈垣《影印明本〈册府元龟〉序》,对《册府元龟》的内容、流传经过以及史料价值和版本等等,作了概括的阐述,值得参考。

《玉海》二百卷,南宋王应麟编。“所引自经、史、子、集,百家传记, 无不赅具,而宋一代之掌故,率本诸实录、国史、日历,尤多后来史志所未详。其贯串奥博,唐宋诸大类书,未有能过之者。”(见《四库提要》)全书分天文、律宪、地理、帝学、圣制、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二十一门,每门各分子目,凡二百四十余类,分别排比材料,极便检索。周中孚

《郑堂读书记》亦称此书:“纂次详备,博而有要,体例与他类书迥殊。考宋时博学宏词科,是书实后进资藉。而其中源流条贯,包蕴弘深,无所不有。引用一事,必录书名,制作更改,并详月日,期于开卷并然,易为检核。”

本书元至元六年始刊行,清代有嘉庆十一年江宁藩库重刊本,四川刻小字本,光绪九年浙江书局重刊本。

《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总目四十卷,清康熙时陈梦雷编,雍正时蒋廷锡奉敕重编。中华书局 1934 年影印,附考证二十四卷,线装八百册。

这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大的类书。全书分为六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零九部。六汇编是(1)历象,(2)方舆,(3)明伦,(4)博物,(5) 理学,(6)经济,这是其他类书所没有的。汇编下分典:汇编一包括乾象、岁功、历法、庶征四典;汇编二包括坤舆、职方、山川、边裔四典;汇编三包括皇极、宫闱、官常、家范、交谊、氏族、人事、闺媛八典;汇编四包括艺术、神异、禽虫、草木四典;汇编五包括经籍、学行、文学、字学四典; 汇编六包括选举、铨衡、食货、礼仪、乐律、戎政、祥刑、考工八典,合共三十二典。每典都有一个总部;总部与分部均有汇考、总论、图、表、列传、艺文(包括选句)、纪事、杂录、外编等项。参加此书编纂的多为博学之士, 其材料之丰富、分类之详细、编排之得体,在类书中实在首屈一指。其中如职方、山川、边裔、食货、考工诸典,尤为有用。

《古今图书集成》前有总目录,多少弥补了卷帙太多不易翻检的困难; 日本人泷泽俊亮编《图书集成分类索引》(1934 年印),亦便翻检。又该书引文错误较多,须查对原文。胡道静《古今图书集成的情况、特点及作用》

(载《图书馆》1962 年 1 期),可资参考。据统计,全书约一万万字,较最巨之《大英百科全书》约多三、四倍。

《渊鉴类函》四百五十卷,清康熙四十九年张英等奉敕编。有康熙内府原刊本,古香斋刊巾箱本,光绪九年点石斋影印原本,同文书局影印本,1932 年扫叶山房影印同文本。

此书为扩充俞安期《唐类函》而成。俞安期是明朝人,所编《唐类函》仅载唐代诸书,《渊鉴类函》则博采广收,自唐以后至明嘉靖年间止,所有类书及二十一史子集稗编,咸与搜罗,依例编入。俞书分四十三部,今扩充为四十五部,部下再分类。各类之中,《唐类函》引文以书为次,《艺文类聚》居一,《初学记》居二,《北堂书钞》居三,《白帖》等书居四,而以诗文殿后,此书改以释名总论沿革缘起居一,典故居二,对偶居三,摘句居四,诗文居五。释名总论中以《释名》、《说文》、《尔雅》等书居前,经史子集次之;典故以朝代为次序;对偶不拘朝代,但取工致、华瞻以备观览; 诗文亦各以体类补入。此书原来主要供写作诗文时查检资料之用,现在亦可以为我们找古代各种事例提供方便。

《渊鉴类函》所分四十五部如下:

天部(1—11),岁时部(12—22),地部(23—39),帝王部(40— 56),后妃部(57—58),储宫部(59),帝戚部(60),设官部(61—117), 封爵部(118—121),政术部(122—153),礼仪部(154—183),乐部(184

—191),文学部(192—205),武功部(206—229),边塞部(230—241), 人部(242—315),释教部(316—317),道部(318—319),灵异部(320

—321),方术部(322—323),巧艺部(324—331),京邑部(332—333), 州郡部(334—339),居处部(340—354),产业部(355—358),火部(359

—360),珍宝部(361—364),布帛部(365—366),仪饰部(367—369), 服饰部(370—381),器物部(382—385),舟部(386),车部(387), 食物部(388—393),五谷部(394—395),药部(396—397),菜蔬部(398), 果部(399—404),花部(405—407),草部(408—411),木部(412— 417),鸟部(418—428),兽部(429—436),鳞介部(437—444),虫豸部(445—450)。

综合性的类书,除以上所介绍外,尚有《白孔六帖》(唐白居易编、宋孔传续编)、《锦绣万花谷前集、后集、续集、别集》(宋人编)、《事文类聚》(前集、后集、续集、别集,宋祝穆编;新集、外集,元富大用增撰; 遗集,元祝渊撰)、《山堂考索前集、后集、续集、别集》(又名《群书考索》,宋章如愚编)、《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后集、续集,宋谢维新撰;别集、外集,宋虞载撰),亦可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