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查找上古至隋代诗文

上古至隋,一则由于书写和印刷条件的限制,二则由于年代久远,图书散失,所以相对说来,传世的作品较少。查找这一时期的诗文,可使用下列各种诗文总集及其索引。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校辑,中华书局 1958 年据广雅书局本复制重印,分四册。该书编成之后,因卷帙浩繁,没有刊行,到光绪五年曾由蒋壑父子刻《编目》一百三十卷,至光绪十八年(1892 年)王毓藻始刻印全书。书后是《韵编全文姓氏》五卷,原缺,当为严氏未及编成而后补的。全书按时代先后,分编十五集,共七百四十六卷,作者三千四百九十五人,撰有小传,文章备载出处,收编可谓宏富。

不过,该书虽名曰“全”,实际上并不完备,不仅道光以后发现文物(包括甲骨、铜器、简牍、石刻和书籍等)上的六朝前的诗文,不可能收录,就是当时可以收入者,也有失之眉睫的。《余嘉锡论学杂著·读已见书斋随笔》曾举出“全三国文”和“全晋文”的失收例,可供参考。此外,也有重复和考订欠佳的,应当注意。

该书旧题严可均编,中华书局 1958 年版《出版说明》也根据严可均自序予以肯定,似乎没有疑问。其实不然。经傅增湘(《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跋》,载《藏园群书题记》卷八)和毅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作者是谁》,载《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62 年第六号)先后考订, 这部书的编者除严可均外,还有孙星衍、孙星衡、李兆洛等七人,而严可均还不见得就是主编,旧题抹杀其他编者之功,是不公允的。

查检此书的工具书有:燕京大学引得编纂处的《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作者引得》和中华书局 1965 年编辑、出版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篇名目录及作者索引》,其中以后书为善,它采用中华书局 1958 年本为底本,分为《篇名目录》和《作者索引》两部分。《篇名目录》以朝代为顺序, 分:上古三代、秦、汉、三国、晋、宋、齐、梁、陈、后魏、后周、隋、唐。每个朝代下以作者为纲,下列篇名,后注原书总页码及上、下面。《作者索引》,按四角号码编排;作者姓名后注明朝代和见于原书的卷次、总页码。另附索引字头笔画检字,后注四角号码,以便不熟悉四角号码者寻检。如要

查阅著名的《出师表》,就可在《篇名目录》的《三国文》找到诸葛亮的名字,下即列有《出师表》,并注明见于原书的总页码“1369”。若从《作者索引》查找,则按“诸”字的四角号码,也能一检即得。

《诗纪》,又名《古诗纪》,明冯惟讷编。全书一百五十六卷,分前集十卷,录先秦古■诗;正集一百三十卷,录汉至隋诗;外集四卷,录古小说、笔记中所传仙鬼诗;别集十二卷,选录前人关于古诗的评论。《四库全书总目》称:“上薄古初,下迄六代,有韵之作,无不兼收。溯诗家之渊源者, 不能外是书而别求。”不过,《总目》也指出其不足,“时代绵长,采摭繁富,其中真伪错杂,以及抵牾舛漏,所不能无,故冯舒作《诗纪匡谬》,以纠其失”。《诗纪匡谬》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可供参看。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辑,中华书局 1959 年排印本。清严可均等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下接《全唐文》,颇受欢迎,丁福保仿该书,以明代冯惟讷的《诗纪》为底本,加以增删,并采录清代冯舒

《诗纪匡谬》编成。凡汉魏至陈隋的诗和乐府多收集在内,按朝代编次,分为全汉诗、全三国诗、全晋诗、全宋诗、全齐诗、全梁诗、全陈诗、全北魏诗、全北齐诗、全北周诗、全隋诗。中华书局 1958 年版《出版者说明》指出该书存在的缺点为:第一、各诗沿《诗纪》之例,没有注明出处,并且连自己的案语,也没有说明根据。第二、删去了《诗纪》中汉以前的歌谣、逸诗,不是从先秦开始。第三、诗篇作者考证、绪言及注中的观点,都有不当之处。此外,需要补充指出的是,这样的一部“总集”重排出版,不编制助检的索引,也是一个缺点。但是,该书能把汉至隋代八百多年间的诗篇汇为一集,提供了阅读、查检之便,其功不可灭。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作者引得》,蔡金重编,燕京大学 1941 年出版。

该引得根据 1916 年无锡丁氏校印《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为底本而编,以全书的作者列为条目,按中国字庋撷法进行编排,作者后注明朝代及其所在卷数。条目中除帝王用朝代庙号、公主用封号外,余均以姓名为主,括其字、号、封、諡诸异名于后。另附笔画和拼音检字,以便不熟悉中国字庋撷法者寻检。如要查找刘邦那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还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按该书的编排法直接查得,也可从笔画或拼音检字中先查得汉高帝的“汉”字,后注“Ⅴ01393”,再按此码查得“汉高帝(刘邦)汉 1/1a”(表明刘邦诗见《全汉诗》一卷、一页、a 栏)即得《大风歌》全文。

查检上古至隋代诗文还可使用《尚书》、《文选》和《文选注引书引得》中的《文选篇目及著者引得》以及《诗经》、《玉台新咏》、《乐府诗集》、

《汉魏乐府风笺》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