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理沿革表和地名辞典的编制

前面已经讲过,古代的地理著作如正史地理志、方志乃至《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名著,主要供人阅读而不便查检。所以清代学者采用表格式的方法编制地理沿革表,如陈芳绩《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段长基《历代疆域表》和《历代沿革表》各三卷、杨丕复《舆地沿革表》四十卷,或内容丰富,或条例清晰,成为查考地名历代沿革的有用工具书。

李兆洛及其门人六承如等自道光二年至道光十七年阅时十六年编成的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收录了《汉书》、《续汉书》、《晋书》、

《宋书》、《南齐书》、《魏书》、《隋书》、《新唐书》、《新五代史》、

《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十四部正史地理志所载郡县之名,按下一字分一○六韵排列,分别时代,条其同异,并注明清代所在之处,南北朝侨置州郡及唐宋金元明镇堡羁縻州郡长官司有实地可考者,并列之。这是广录历代地名编为辞典专备寻检的创始,提供极大便利,

但也有不少缺点,如取材狭窄,关于地名建置沿革的叙说有错误,而按韵编次,对今天的读者来说仍有不便。

1930 年北平研究院出版刘钧仁编辑的《中国地名大辞典》,所录地名除史志郡县名外,兼及城镇堡塞关隘并各种小地名,共二万余条,以地名首字为准,分部编排,寻检方便,主要缺点是省区名及山水名不录。1931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臧励龢等编辑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收录地名约近四万条, 按地名笔划编排,无论从那一方面讲,都可以说是后来居上。所以此书一出, 前两种书的作用显然大为下降。但也还有缺点,即见于正史地志及《读史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等书的地名未为全部采录。1963 年此书曾重印。

稍后,1933 年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出版了青山定男编的:《读史方舆纪要索引支那历代地名要览》。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博综古今, 收录地名在三万以上,然卷帙浩繁,难以检索,故青山定男编为此书,于每一地名下注明原书卷数及所隶府州县,并说明现今方位所在,名为索引,实兼辞典性质。然青山此书以《纪要》的范围为范围,以《纪要》的解说为解说,遗漏和舛误实多。(可参看谭其骧:《中国历代地名辞典四种》,载《方志月刊》1934 年 4 月第七卷第三期)第二节 怎样查考地名

我国的地名极为复杂:或同名而异地,或同地而异名;有些地名除了有简称、别称、雅称等等以外,有时还有合称或因避讳而改名;而县以上的地名(或地区名),其古今方位、政区级别以及辖境等等也常有变动。例如北京,就曾有幽州、蓟城、范阳、燕京、中京、大都、北平等古名,辖境也出入很大。

同一个地方,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有不同的名称,这是同地异名的例证之一。与之相反,刘钧仁《中国地名大辞典》收录以“安阳”为名的地方有 42

个,臧励龢《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则有 50 个;以“太平”为名的地方,

前书共收 61 个,后者多达 81 个,这都是同名异地的明显例子。而历史上曾拥有“北京”这一称号的就有六地:(1)唐代和五代唐、晋、汉三代都曾以它的发祥地太原府为北京,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2)宋以大名府为北京,地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3)金曾一度改辽上京临潢府为北京, 故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境内波罗城;(4)金又改大定府为北京,即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南大明城;(5)明初尝建开封府为北京,即今河南开封市;

  1. 明成祖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即今北京市。

(见《辞海》)

地名之有别称或简称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如上海之称沪、申,天津之称津或津门,南京之称金陵、白下、白门,苏州之称姑苏、吴门,宁波之称甬, 福州称榕,开封称汴或汴梁,广州称穗,成都称蓉,重庆称渝,贵阳称筑, 以及各省也有简称或别称,如河北称冀,山西称晋,安徽称皖,广东称粤, 江西称赣等等。

此外,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中指出的“地名从省”例,也值得注意, 如《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和《朱治传》合称零陵、桂阳为零桂;《晋书·伏滔传》称庐江、九江为庐九;潘岳《西征赋》称棘门、霸上为棘霸; 左思《蜀都赋》称犍为、牂柯为犍璩;常璩《华阳国志》称犍为、广汉为犍广;《陈书·萧乾传》称建安、晋安为建晋;《褚王介传》称会稽、山阴为稽阴;《南史·梁宗室传论》称河间、东平为间平等等。至于因避讳而改郡县名,如汉文帝名恒,改恒山郡曰常山;光武帝叔父赵王名良,改寿良曰寿张等等,历代多有,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里再简单提一提历史地名的史料意义。由于历史地名往往反映该地当时的地理环境、面貌,反映取这些地名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情况,以及反映取这些地名的是什么人、使用什么语言,所以,研究历史地名有助于研究历史。

  1. 古代取地名,山南曰阳,山北曰阴;水北曰阳,水南曰阴。如陕西之山阳县在秦岭南,山西之山阴县在恒山山脉北麓;古之池阳县、汝阳县因在池水和汝水之北而得名,而江阴县、淮阴县则分别在长江和淮河南岸等等。又位于河流上源的地名往往取名“源”,位于河流下游或湖泊出口处往往取名“门”或“口”,位于河流沿岸往往取名临、浦、皋等等。山的位置较固定,水道常有变动和改道,因此研究取名阴、阳、门、口等等地名与水道位置相印证,对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水道变迁很有用。

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也叫江左,江西叫江右,山左即山东省的别称,山右即山西省的别称,这也是应该知道的常识。

另外,先秦时以“丘”、“陵”、“阜”命名的地方很多,说明当时因黄河下游的地貌起伏不平,洪水时常泛滥,人们喜欢择高地居住,而这些地方,后代可能不复存在丘陵,说明因黄河或其它河流漫流,已为洪水所夹泥沙淤平等等。这些也无疑是研究历史地理的好材料。

  1. 春秋地名称“氏”、“父”者甚多,可能是指氏族居地,虽然不是说春秋时是氏族社会,但说明当时可能还存在氏族组织的残余,并且一氏居一地的情况还较普遍。两汉以“乡”、“亭”、“聚”命地名,反映了当时的行政制度。六朝时“坞”、“壁”、“垒”、“戍”、“堡”等地名的出现,应与当时豪族大土地所有制以及社会动乱需要防御工事有关。唐中叶后内地有“镇”、“集”、“市”等相继兴起,反映了唐以后经济发达,小商业城市兴起;而“场”、“务”等地名则反映官手工业的发达。凡此种种, 都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政治方面的材料。

  2. 古代的地名往往跟着部族的迁徙而迁徙,可根据地名的迁徙看出当时民族由何处迁向何处及其移动路线,又可看出一个时期的民族分布,如汉代许多县都直接以所居族名为名。又古代渤海湾一带地名前常带“不”字, 应是古代分布在东北滨海民族的发语音;从汉代北方许多带“奴”字的地名的语源上,可研究匈奴与这些地区的关系以及证明匈奴与狄系同族;今浙江

地方多以“句”、“於”、“姑”、“余”、“无”、“乌”等为地名,与古代吴越语的发语音有关,可根据它研究古代吴越族的分布、经济状况以及吴与越两国的关系。这无疑是民族史和人类学应注意研究的史料(可参考《谭其骧论历史地名的史料意义》,载《文汇报》1962 年 2 月 2 日)。

下面具体的讲一讲查考地名的方法。查考地名,主要是从一些常用的工具书入手,然后根据需要,深入一步查考有关专著。

查考地名的工具书,从狭义的讲有地名辞典,地名索引,地理图、表等等,从广义的讲,则正史地理志、方志和其他地理专著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下面根据具体情况,根据实际需要作综合的介绍,就不再一一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