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近代、现代字典和词典的编纂
近代、现代的字典和词典,是在古代这一类工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华大字典》,编者陆费逵、欧阳溥存等,中华书局1915 年初版。全书收单字四万八千余,稍多于《康熙字典》,还纠正了后者的错误二千多条。尽管该书的缺点和错误也不少,但因它收字较多,在新的大型字典出版以前,还不失为一部重要的字典。
在词典方面,《辞源》是编辑最早、规模较大的一部。该书由陆尔奎、方毅、傅运森等任编辑,商务印书馆 1915 年出版正编、1931 年出版续编, 后来又多次重印再版。全书收词目约十万条,内容包括普通语词、成语、典故和人名、地名、书名以及专科术语等等,按字头部首编排,每个字头先用反切注音,并附直音,再标明声韵,解释字义。词条按词头首字排列在字头之后。该书在内容和编排体例上,都吸收了前人的成果,注音简易,词条较多,引证丰富,释义明了,至今仍不失为有使用价值的词典。它的缺点是, 第一、文史方面的条目多根据唐宋以来的类书,没有核对原文,往往发生错误和遗漏,而且引书不注篇名,难以查对;第二、摘引原文不标明删节,容易产生断章取义的错误;第三、有的词条去取失当;第四、没有使用新式标点;第五、一些释义上的立场、观点也有问题。
继《辞源》之后的百科性词典应数《辞海》,舒新城、张相等编,1936
—1937 年由中华书局分三册出版,后又再版。全书收录词条的数量和编制体例大致上与《辞源》相同。当然,《辞海》对《辞源》所存缺点错误有一些改正,如引书注了篇名,还采用了新式标点。但是,除此以外,前面所举《辞源》的缺点、错误,在《辞海》中仍多存在,特别是立场、观点上的问题, 二书有不少共同之处,读者查考时应当注意。《辞海》《辞源》二书收编的条目不尽相同,可相互参照,取其所长。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性的字典和词典,如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
《古书虚字集释》、朱起凤的《辞通》、符定一的《联绵字典》、徐嘉瑞的
《金元戏曲方言考》等等,至今也还有参考作用。
解放后,字典和词典的编纂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三十年来,先后编辑、出版了《新华字典》、《同音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小词典》、《四角号码新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一些专门性的字典和词典, 并开始新编《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此外,还有《辞源》、《辞海》的修订、改编。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在全国学术界协作努力下,《辞海》(1979 年版) 已于 1979 年 9 月出版,精装三巨册。新版《辞海》收单字一四八七二个, 复词九一七○六条,插图三千余幅,计一千三百余万字。这是一部百科性辞书,主要供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在改编、修订过程中,除上述 1979
年的新版本外,从 1961 年起,《辞海》还曾印刷过四种本子:(1)《辞海·试行本》,1961 年出版,按学科编排,平装十六册,附总词目一册。(2)《辞海·试排本》, 1963 年印,供征求意见用,按部首笔画编排,平装六十册, 精装合编成三册。(3)《辞海·未定稿》,1965 年出版,按部首笔画编排, 精装二册。(4)《辞海》分册,按学科编排,共廿分册,装订成廿八本, 分两种版本:“修订稿”,已出版廿三本,1980 年出齐;“修订本”已出六本。
《辞源》的修订定稿工作也于 1979 年完成,共四个分册,将于 1981 年出齐。修订后的《辞源》是一部阅读古籍用的工具书,供文史研究工作者参考。收词限于古典文史范围,而且一般止于鸦片战争;旧《辞源》中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全部新词则一律删去。单字下注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并加《广韵》(间采《集韵》等)的反切,标出声纽。释义简明确切,并注意语词的来源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发展演变;全部书证加注了作者、篇目和卷次,有些条目之末还附了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