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利用会要、会典查一代制度

会要、会典中的材料极为丰富,查一代制度,应知利用。如唐德宗时宰相杨炎创立两税法,在《文献通考·田赋考》虽可以查到其大致内容,但《四库提要》曾指出杨炎定两税法奏疏,最关沿革,《文献通考》佚而不载,是一大疏略。然而查一查《唐会要》,于卷八三《租税上》即见该奏疏全文, 可知会要之极为有用。又如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讲究《春秋》笔法,而于典章制度疏漏较多,有赖《五代会要》“得以收放失之旧闻”和订正欧史之谬。《宋会要辑稿》对于查考赵宋一代制度,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他会要,对查该朝典章制度,都不失为史料的重要宝库,值得加以重视。

现将会要、会典的作者、卷数、版本及其分类开列于后,以供参考。

《春秋会要》四卷,清姚彦渠撰,中华书局 1955 年校点本。卷一为世系、后夫人妃,卷二为吉礼,卷三凶礼,卷四宾礼、嘉礼,计六门、九十八事。

校点时曾取原书所本“三传”(《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原文及有关书籍校勘,并加新式标点,是目前通行的较好版本。

《七国考》十四卷,明董说撰,中华书局 1956 年校点本。记战国秦、齐、楚、赵、韩、魏、燕七国的典章制度,分为十四门:职官、食货、都邑、宫室、国名、群礼、音乐、器服、杂记、丧制、兵制、刑法、灾异、琐征。

校点时以守山阁丛书本为主,以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参校。

《秦会要订补》二十六卷,清孙楷撰会要,徐复订补,中华书局 1959 年出版。分世系、礼、乐、舆服、学校、历数、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法、方域、四裔十四门。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此书对秦制与山东诸侯递相仿效之有显例可见者, 亦详著于编,以明秦制并非完全独创而无因革可寻。

《西汉会要》七十卷,宋徐天麟撰,有中华书局 1955 年据商务印书馆

国学基本丛书本重印本和 1976 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校点本。

计十五门、三六七事。十五门是:帝系、礼、乐、舆服、学校、运历、祥异、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法、方域、蕃夷。其他会要所分门类大都仿此,或略有增减改动。

校点本据清江苏书局翻刻武英殿本为底本,参校了中华书局 1975 年第三次印刷的《汉书》校点本,校正了原书若干错误。

《东汉会要》四十卷,宋徐天麟撰,有中华书局 1955 年重印本和 1978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此书亦分十五门,计三八四事。新版以清江苏书局翻刻的武英殿本为底本,参校了中华书局 1973 年第二次印刷的《后汉书》标点本,校正了某些原书的错误。

《三国会要》二十二卷,清杨晨撰,中华书局 1956 年校点本。分为帝系、历法、天文、五行、方域、职官、礼、乐、学校、选举、兵、刑、食货、庶政、四夷十五门。

是书旁搜博引,引书在一五五种以上,极有参考价值。

《唐会要》一百卷,宋王溥撰,中华书局 1955 年重印。

此书不分门,凡五一四目,“于唐代沿革损益之制,极其详该”,为现存最早的一部会要。

《五代会要》三十卷,宋王溥撰,1978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印。

凡二七九目。编者从五代历朝实录中引录了不少奏章、诏令,所记颇有史料价值,可与《旧五代史》、《新五代史》相互补充。

校点本以清江苏书局本为底本,同时参校武英殿本、沈镇本和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藏传钞本,以及《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册府元龟》等,附有校记。

《宋会要辑稿》二百卷,中华书局 1957 年影印本,精装八册。

此书为宋代官修,清徐松辑,北京图书馆 1936 年影印,共二百册,分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祟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十七门。此书材料丰富,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宋李攸撰《宋朝事实》二十卷(中华书局 1955 年据国学基本丛书本重印)、李心传撰《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四十卷(1937 年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亦为查考宋代典章制度的有用参考书。

《明会要》八十卷,清龙文彬撰,中华书局 1956 年出版,精装二册。分为十五门,系以子目四九八事。十五门为:帝系、礼、乐、舆服、学

校、运历、职官、选举、民政、食货、兵、刑、祥异、方域、外蕃。

《西汉会要》、《五代会要》都是不加论断的。《唐会要》则有苏冕的

《駮议》;《东汉会要》间附按语及杂引他说。此书录有《辑览御批》、《三编发明》及其他论列。

此外,如《明会典》,万历重修二百二十八卷本,1936 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四十册,《大清会典》一百卷,清乾隆时官修,嘉庆、光绪时重修, 亦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