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社会经济
李继迁在积极用武力扩张已经不够的领土的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李继迁统治时期,其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农业生产的十分重视。李继迁在攻取灵州时,就注意“缮城浚濠,练兵积粟”①。他一面集中优势兵力围困灵州,一面命令士兵就地屯种。“择灵武山川之险而分据之,侵河外膏腴之地辟之”②。其具体的屯田情况是:
“(继迁)以五万骑攻城(指灵州城),城中兵不出战,据其山川险要,凡四旁膏腴之地,使部族万山等率蕃卒,驻榆林、大定间,为屯田计,垦辟耕耘,骚扰日甚”③。
据此可知,其屯田性质为军屯,目的在于长期围困灵州,并最终夺取灵州。
其次,对水利灌溉也很重视。灵州旧有秦家、汉延、唐律三渠,继迁鉴于“去岁(指公元 1002 年)伤旱,禾麦不登”,下令修筑黄河堤坝, “引河水溉田,功毕而防决”④。
② 《长编》卷 51,咸平五年正月丁酉。
③ 《长编》卷 35,淳化五年正月甲寅。
④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138 页,人民出版社 1952 年版。
⑤ 《西夏书事》卷 1。
⑥ 《西夏书事》,卷 5。
⑦ 《宋史》卷 485,《夏国传上》。
⑧ 《长编》卷 54,咸平六年五月壬子。
① 《宋史》卷 279,《周仁美传》。
② 《长编》卷 44,咸平二年六月戊午。
③ 《西夏书事》卷 7。
④ 《长编》卷 54,咸平六年五月壬子。
此外,李继迁为了满足其统治境内以党项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在未经宋朝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于赤沙(今宁夏盐池县西北)、骆驼路(今陕西神木县北),“各置会贸易”⑤,这里的“会” 是一种定期市场。赤沙、骆驼路(一作口)“为灵夏二州蕃族屯聚处”。李继迁置“会”的作用有二:其一,可以引诱宋朝沿边熟户归服自己。“于是归者日众,中国(宋朝)禁之不止”①;其二,对于加强宋夏经济文化交流,改善其境内各族人民的经济生活,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