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医药学

西夏立国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党项人生病无医药,往往求佑于神明。“有疾但占筮,令厮者送鬼,或迁他室,谓之‘闪病’”①。建国之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提高,广泛使用来自宋朝的中医、中药学。20 世纪初,黑城出土的西夏文刊本中有《治疗恶疮要论》等医学著作。1971 年,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写本药方残页,是治疗伤寒病的药方。所列药名有中药牛膝、莨菪子等数种。其煎法为“好好煮,频翻动”。其服法为“于空腹时,每次十粒,温水送下”

②。这种药方、煎法服法与传统的中医并无二致。据西夏法典《天盛改旧

新定律令》记载,西夏设有“医人院”,在政府机构中属“中等司”③ 。据《番汉合时掌中珠·人事下》记载,西夏人因殴斗伤、残或致死引起诉讼时,要请“医人看验”作为分析案情的依据,表明西夏在崇宗乾顺

① 《辽史》卷 115,《西夏外纪》。

② 陈炳应:《西夏文物研究》第 310 页,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③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卷 10,《司序行文门》。

时,可能已经有了法医。西夏《文海》“扎针灸”下注云:“此者病患处铁针穿刺使血出之谓”①。表明西夏除了使用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病外, 还采用针刺治病之法。

西夏人所患的常见疾病,据《文海》记载,有痉挛、疝气、疹痘和癞疥。其中尤以癞疥为一种十分普遍而可怕的疾病。何谓癞、疥?西夏

《文海》“癞”条释云:“此等癞疮也,人头牲等出癞也,人身上则为疥”②。

在病理学方面,西夏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第一,由于血脉不通所致。如《文海》“脉阻”条释云:“此者疾也,患血脉不通之谓”③;第二,由于传染所引起。如恶疮就是由传染所致。《文海》“(染) 传”条释云:“此者传染也、传病也,染恶疮等之谓”④。第三,认为“四大不和”所致。《文海》“病患”条释云:“此者患病也,⋯⋯四大不和也”⑤。何谓“四大”?按照佛典的解释,人身由地、水、火、风合成。此四大如不调合,则生疾病。这表明,由于西夏佛教的盛行,因此,佛典中的关于疾病的一些观点,已经渗透到西夏医学理论之中。

由于西夏的医药学知识,主要来自宋金,因此,其医药水平不如宋金。一些疑难病症无法医治,只好求助于宋金。仁孝时,权臣任得敬患病,久治不愈。仁孝遣使至金“乞良医为得敬治疾,诏保全郎王师道佩银牌往焉”⑥。桓宗纯祐时,其母患病,纯祐遣使至金求医,“诏太医判官时德元及王利贞往,仍赐御药”①。这说明西夏的医疗水平不如宋金。

第六节 西夏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