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胜辽败的原因及其对辽的影响

河曲之战最终以夏胜辽败而结束,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由于双方指挥上的差异所造成。

元昊在敌强我弱,辽兵锋不可挡的形势下,先求和以示弱,接着以退为进,实行清野焦土之策以挫其锋,然后乘其人困马乏、军心涣散之机,全力出击,一战而胜。这种胸有成竹,随机应变,调动有方的指挥艺术,与辽兴宗的胸无成竹、优柔寡断,调度无方,一味只知硬打硬拼的打法,成了鲜明的对照。正如清人吴广成所指出:

“曩霄此举,直以待宋者待契丹矣。是时辽主以十万众直逼贺兰,志吞平夏,而曩霄乞降以骄其师,退兵以示之弱,直待契丹士困马疲,成功一战,而乘其全胜之势,即作请和之举,使契丹不得不从。与前之款宋者若出一辙,岂非玩二国于股掌之上乎?然宋之许和,尚有契丹为先容,若契丹之和,直自与和耳。其不竞更出宋下矣。噫!”①

这虽未对比出两者指挥上的差异,但指出元昊因势利导,指挥灵活的艺术却是很正确的。

第二,与夏军训练有素,实践经验较丰,辽军缺乏临战经验有关。北宋大臣欧阳修指出:

“臣谓北敌昨所以败于元昊者,亦其久不用兵骤战而逢劲敌尔”②。

元昊所统帅的夏军,因经过对宋战争的锻炼和洗礼,不仅士气旺盛,而且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这对于久未参加战争锻炼缺乏临战经验的辽兵来说,当然是“劲敌”。加上辽方指挥不当,其被“劲敌”战败,似乎是很自然的事。

这场战争对辽国来说,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正如欧阳修所指出: “(辽)累战累败,亡失人马,国内疮痍,诛敛山前,汉人怨

怒。往时北人杀汉人者罚,汉人杀北人者死。近闻反此二法,欲悦汉人,汉人未能收其心,而北人亦以怒矣。又闻今春女真、渤海之类,所在离叛攻劫,近才稍定”③。

这说明,第一,由于对夏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必然要加重人民的负担。老百姓因诛敛无度对辽统治者极端不满,引起了汉人和北人的怨怒;第二,激化了民族矛盾。由于在辽夏战争中诛敛无度,不仅引起汉人的怨怒,而且还使在辽统治下的女真、渤海人,离心离德,“所

② 《辽史》卷 115,《西夏外纪》。

① 《西夏书事》卷 17。

② 《长编》卷 156,庆历五年闰五月癸丑。

③ 《长编》卷 156,庆历五年闰五月癸丑。

在离叛攻劫”①。

第五节 党项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