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蒙战争的特点与西夏灭亡的原因
夏蒙战争发生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纵观这次战争的历史进程,大体上有如下明显特点:
第一,持续时间较长。这次战争首尾 23 年(1205 年——1227 年)。蒙古灭金首尾 23 年,灭宋 46 年。也就是说持续的时间虽然比不上宋, 但与金持续的时间却完全一样。其持续的时间之所以较长,首先与西夏
① 拉施特主编:《史集》第 1 卷,第 2 分册,第 318 页。
① 《西夏书事》卷 42。
② 《西夏纪》卷 28。
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具有比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同蒙古比较)及一定的军事力量分不开的;其次,与其险要地形有密切的关系;再次,学校的振兴与科举的发展,为西夏培养了足够的有用人才,也有一定的关系。总之,“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由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指导战争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第二,战争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整个战争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自公元 1205 至 1209 年首尾 4 年,为成吉思汗对西夏进行试探性进攻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蒙古军先后攻西夏吉里寨、兀剌海城、破克夷门,进围中兴府。结果以襄宗安全纳女求和而结束。通过围攻上述地区,一方面纵兵四掠,掠夺西夏大量牲畜、人口和财富,以补蒙古军需之不足;另方面,显示了其军事力量的强大,从而迫使西夏统治者同其联合,共同侵金。
第二个阶段,自公元 1210 年至 1223 年,首尾 13 年。这是成吉思汗利用盟邦关系胁迫西夏共同侵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夏金关系破裂, 互相攻伐,兵戎相见,蒙古也把金朝作为主要打击目标。在这个阶段里蒙夏之间没有发生战争。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蒙夏战争的间歇阶段。
第三个阶段,自 1224 年至 1227 年首尾 4 年。这是蒙古全力灭亡西夏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夏金虽然恢复了联盟关系,但经过长期战争, 元气大伤,均已处于灭亡的前夕,即使联合抗蒙,也无力阻止蒙古的军事进攻而逃脱灭亡的命运。成吉思汗利用这一有利的战机发动了一系列的旨在灭亡西夏的战斗。首先,他亲率大军,夺取河西走廊,切断西夏右臂,然后攻占河套地区,扫清外围,为攻占西夏首都做好准备。接着, 一面出兵包围首都兴庆府,一面亲率大军夺取河湟地区,切断西夏退路。最后,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兴庆,迫使帝■走投无路,宣布投降。
蒙夏战争持续 23 年,表明西夏并非不堪一击,但战争的结果是蒙古兼并了夏国,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从历史发展的趋势看,蒙古统一兼并西夏有它历史的必然性。如众所知,自唐末五代以来形成的方镇割据局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政治上的大动荡、大分化,总的趋势是分裂割据局面日益缩小,统一的局面日益扩大。这种统一的趋势发展到辽、宋、金、夏时期,随着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民族政权力量的消长,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当时在众多的分裂割据足以互相抗衡的民族政权中,辽早已被宋金联合所消灭。剩下的夏、金和宋,其统治阶级均已腐朽,政治腐败,生产发展停滞不前。只有兴起于漠北的蒙古,由于其统治阶级富有朝气和拥有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骑兵,因此,打破割据均势,次第消灭割据势力的历史任务,很自然地落到了“灭国四十”的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肩上,则是很自然的事。
第二,西夏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为蒙古的灭夏打开了爆破的缺口。夏国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的突出表现是皇位更替的频繁。西夏从蒙夏战争爆发至亡,首尾 23 年。23 年之中,更换了 4 个皇帝,差不多
每隔 5 年就要更换一个,表明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达到了何种程度。此外,西夏统治阶级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 究竟应联合谁打击谁的问题上,发生意见分歧和斗争,也为蒙古的灭夏
创造了条件。
第三,西夏统治者在战略决策上的失误,是西夏灭亡的极其重要的原因。由于西夏在蒙古的胁迫下,采取了附蒙侵金的错误决策,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友军,陷入孤立的境地,而且消耗了国力、军力,使自己由强变弱,无力抵御蒙古强大的军事攻势而灭亡。
第四,蒙古成吉思汗灭夏战略战术运用的成功,是西夏灭亡的又一重要原因。成吉思汗根据西夏首都在东部,兵力部署内重外轻东强西弱的情况,在军事上采取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先弱后强,先扫清外围, 切断其退路,然后集中优势兵力,猛攻腹地的战略方针,以及在争城夺地之时,采取攻坚与诱降并用,但以攻坚为主,诱降为辅的战略战术的成功运用,使蒙古的凌厉军事攻势,像一把尖刀插进了西夏的心脏,从而表现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指导灭夏战争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和艺术。与此相反,西夏在军事指挥方面,始终缺乏正确的对蒙作战的战略战术。在蒙古的强大军事进攻面前,表现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处处被动挨打。
第四节 西夏遗民
西夏灭亡后,其立国的主体民族——党项究竟到哪里去了?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调查研究的问题。根据有关史书记载, 考古资料和调查访问的材料看,其具体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