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儒学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西夏儒学的特点之一,是汉学与蕃学并存,互为补充形式。自元昊建国伊始,就既办蕃学,又兴汉学,但以蕃学为主。这种重蕃学轻汉学的局面,持续到乾顺仁孝之时。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党项人汉化的加深,及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统治者对汉学的重视程度,逐渐超过了蕃学。尽管历代西夏统治者在重视蕃学、汉学的程度上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始终不渝地推行蕃学、汉学并存的方针,即使在儒学发展的全盛时期,汉学日重的情况下,蕃学也并未取消。其所以如此,因为第一,为了适应党项人与汉人彼此学习对方语言和文化的需要。西夏统治者要想较好地解决该问题,除了编撰出版诸如《蕃汉合时掌中珠》一类的字典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既兴汉学,又兴蕃学, 为党项人汉人提供彼此学习对方语言和文化的场所;第二,蕃学与汉学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如同西夏文与汉文的关系那样,“论末则殊,考本则同”①。

其特点之二,是儒学的发展充满着矛盾和斗争。西夏儒学的发展, 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和复杂而曲折的历程。如崇宗乾顺亲政后,其大臣在是否要振兴儒学建立国学问题上,就展开过针锋相对的论争。御史中丞薛元礼认为:

“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经国之模,莫重于儒学。⋯⋯今承平日久而士不兴行,良由文教不明,汉学不重,则民乐贪顽之习, 士无砥砺之心。董子所谓‘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可得乎?”②

因此,他主张以儒治国,建议兴办学校。但御史大夫谋宁克认为: “治法之要,不外兵刑;富国之方,无非食货。⋯⋯且吾朝立

国西陲,射猎为务。今国中养贤重学,兵政日弛。昔人云:‘虚美熏心,秦乱之萌’,又云:‘浮名妨要,晋衰之兆’。臣愿主上, 既隆文治,尤修武备,毋徒慕好士之虚名,而忘御边之实务也”③。

即反对以儒治国和振兴儒学。虽然乾顺根据当时的国情,权衡利弊得失, 最后采纳了薛元礼兴办国学(即汉学)的建议,但它反映了统治者在是否要振兴儒学问题上的意见分歧和矛盾斗争。

同时,这种矛盾斗争,在西夏历史上并非仅此一次。如仁宗仁孝大力振兴儒学,兴办学校,发展科举,但外戚任得敬却上疏反对道:

“经国在乎节俭,化俗贵在权衡。我国介在戎夷,地瘠民贫, 耕获甚少。今设多士以任其滥芋,縻禀禄以恣其冗食,所费何资乎?

③ 《西夏书事》卷 38。

① 《蕃汉合时掌中珠·序言》。

② 《西夏书事》卷 31。

③ 《西夏书事》卷 32。

盖此中国之法难以行于我国者,望陛下一切罢之”①。

这种倒行逆施的建议虽然未被仁孝采纳,但反映了西夏统治者在是否要振兴儒学,推行以儒治国的方针问题上矛盾斗争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西夏儒学的历史作用大体上有以下三点:

第一,促使西夏立国方针的转变,导致兵政日益废弛。景宗元昊称帝建国时确定的立国方针为“尚武重法”。但这一立国方针,到崇宗乾顺亲政后,随着西夏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儒学的振兴,转变为“重文尚法”,以儒治国的方针。这一方针的转变,使尚武强悍的党项民族, 变为愈来愈文弱,军队素质因此下降,军事力量日益削弱,到末主■时, 终因军政废弛而寿终正寝了。

第二,对于维护西夏的统一,防止夏国的分裂,起了一定的作用。这种作用突出表现在仁宗仁孝之时,一些刚直不阿的大臣,同外戚任得敬的斗争上。仁孝时外戚任得敬擅权专作威福,欲与仁孝分治西夏国家。一些饱学儒学经典,怀着满腔忠君爱国思想的大臣,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揭露任得敬的专横跋扈图谋不轨的罪恶和阴谋。史载:

“(热辣)公济骨鲠有风裁,见得敬专恣日甚,抗疏言:‘得敬为国懿亲,擅权宠,作威福,阴利国家有事以重己功,岂休戚与共之谊?请赐罢斥’。得敬怒甚,欲因事诛之。仁孝恐为所害,今致仕归。得敬奸谗,举朝多为折挫,敢与相是非词气不挠者,惟公济与焦景颜、斡道冲而已”①。

这说明通过西夏儒学的振兴,儒家的三纲五常和忠君爱国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行动的准绳。在儒家学说和思想的熏陶下,产生了一批像热辣公济那样的直言敢谏的骨鲠之臣。他们对权臣任得敬所作的斗争,对于改善西夏吏治,避免夏国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巩固中央集权,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西夏通过一百多年的兴办学校,发展科举,到仁宗仁孝时已从一个人才缺乏的国家,变为人才充足的国家。其人才之盛,得到了金朝使者的称赞。史载:

“金主遣宿直将军温敦斡喝来横赐,仁孝使枢密都丞旨梁元辅、中书舍人赵衍为馆伴。元辅有口才,议论风生,斡喝不能难。使回,称夏国多才,较昔为盛”②。

从“元辅有口才,议论风生,斡喝不能难”看,说明西夏人才质量之高, 同金比较,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夏通过振兴儒学,不仅为其自身培养了足够的人才,而且还为元朝统治者储备了大量人才。这些人才为元朝统治者所用,对蒙古人的汉化,以及蒙汉文化的融合,起了加速的作用③。

第三节 西夏的宗教

① 《西夏书事》卷 36。

① 《西夏书事》卷 37。

② 《西夏书事》卷 36。

③ 参阅拙作:《略论西夏的儒学》,载《兰州大学学报》1992 年第 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