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归拜潮音寺

在塘沽,有不少可以游览观光的地方。东到海河口,可以观新港,望渤海,游朱德题字的海河防潮闸,逛渤海儿童世界,瞻仰始建于明代的大沽炮台遗址。北边可以参观天津经济开发区和大遍盐田。西边可以游全国最大的直升开启桥“海门大桥”。往南可以到高沙岭天津海滨浴场进行海水浴。而在中部则可以到海河西岸的西沽潮音寺观光。

从塘沽的河北路乘 110 路公共汽车,向南通过海门大桥,由南向东一拐就到了西沽潮音寺。

潮音寺也像大沽炮台一样,始建于明代。大沽炮台屹立在东边海岸上, 靠武士和铁炮的实力守卫海疆大门。而潮音寺坐落在西面,则靠观音菩萨在精神上保祐船户和村民。

潮音寺最早建于明代永乐二年。那年,乡民传闻大沽口船民刘氏在海上遇难而化险为夷,是幸得南海观音显灵救护。因此,当地船户便集资兴建一座土庙,名为南海大寺,又名双山寺。庙坐西朝东,面向渤海。庙中供奉观音菩萨,民心感奋。明嘉靖年间,大沽口一带倭患猖獗。为借观音菩萨的神威,安定海边民心,嘉靖皇帝拨库银,扩建南海大寺为三重大殿,更寺名为潮音寺,占地 6000 平方米,成为大沽一带规模较大、香火最盛的一座庙宇。后经清代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间和民国初年屡次增修,尤其是康熙、乾隆皇帝的亲临拜谒,更使潮音寺蜚声海内外,成为沽口佛教民俗活动圣地, 历时达数百年。

1950 年后,佛寺偃息,仅存框架,然而它对大沽人,特别是漂流海外的游子,始终富于吸引力。1990 年衣历二月十九观音的圣诞之日,来自港澳和台湾的同胞 200 多人在潮音寺焚香叩拜,十分虔诚。原来他们是土生土长的西沽人。虽然多年漂流在外,但是不忘祖先。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他们都赶回这里进行朝拜。

1989 年由香港同胞首倡,地方百姓共同建议,集资修复潮音寺。1990 年,塘沽区政府又将潮音寺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拨款资助修复工作,终于在1992 年,潮音寺修复竣工。

修复后的潮音寺,占地 5000 多平方米。寺前开阔的地面耸立两根高高的旗杆,像是船的桅杆。寺内前后三层大殿,南北四座配殿。前殿(山门)供着笑脸大肚的“弥勒菩萨”。左右壁上画着风、调、雨、顺“四大天王”。中间正殿供着寺中主神“观音菩萨”和“文殊”、“普贤”、“韦驮”诸菩萨。后殿“大雄宝殿”供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南配殿供着“地藏王菩萨”。院内复设“柳仙亭”。院内南侧立有“修复潮音寺碑记”,及为捐资单位和个人树立的碑石。他们中有当地邓善沽村民等集体,有香港刘姓、胡姓、李姓等个人,都曾捐助巨资。

今日的潮音寺已成为人们进行礼佛民俗活动和旅游观光的场所。每逢观音和释迦牟尼佛的圣诞日、出家日、成道日以及弥勒佛、药师佛、地藏王菩萨的圣诞日,便有万人汇集,焚香叩拜。每月初一、十五和春节,更是人们朝拜的日子。平时也几乎不断有人前来烧香拜佛。船户、渔民首先是祈求平安。家有病人则祈求早愈。子女要升学,则祈求顺利中榜。总之凡来拜者, 都要默默祈祷,求神保佑,寻求精神的寄托。而旅游观光者在这里也能领略当地的风俗和民情,增长社会知识和得到文化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