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的小站稻

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实际上, 随着水田面积的扩展,小站稻已经遍及天津所属的各郊县。国际市场上称小站稻为天津稻,人们餐桌上的小站稻也并非是小站地区的特产。

小站稻,米粒大而饱满,半透明没有粉白色的腹白。蒸干饭,无论软硬, 不粘不连,犹如满碗珍珠,油江发亮。煮稀饭,无论稀稠,都是汤汁浓郁, 散发着清香。吃在嘴里,细腻滑润,有咬劲。小站稻,不仅好看好吃,而且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赖氨酸、淀粉、脂肪等,容易使人吸收、消化,属于营养型的天然食品。早在明、清两代,小站稻就做为贡品成为倍受紫禁宫皇家青睐的主要食品。

天津种植小站稻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海河流域低洼潮湿,水源充足。多年经河水冲刷淤积而成的红黑土地,上面粘,下面疏松,容易渗水, 最合适种稻。运河水甜而软,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天津种稻起源较早,公元 3 世纪的三国时代即有关于蓟县、宝抵一带种稻的记载。明代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曾大力提倡在天津种稻,并亲自在大津农村垦荒。小站稻的成名是在明末情初。清嘉庆十六年,津门诗人崔旭作《葛沽》诗云:“满村桃杏压黄树,紫蟹香粳饱食堪,最是海滨好风味,葛沽今号小江南。”道光年间, 林则徐多次上书皇帝,请求开发畿辅。他指出天津地区种稻的四大优势:一、离京畿近,水陆交通运输方便;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一条安流的海河;三、幅员广阔,沼泽地多,适宜大面积种植;四、历宋、元、明三代的经营,有较好的营田基础。但昏庸的道光皇帝把奏折束之高阁,使林则徐的宏图大志化为泡彩。清光绪年间,直隶总督李鸿章命统兵提督周盛传移军小站(原名叫新农镇)开河屯田,引种良种水稻。到清末,小站一带的稻田面积达 13 万多亩。

小站稻的种植逐渐推广到天津各郊县甚至更远地区。1965 年天津的水稻种植面积超过 140 万亩,稻谷总产量达 9 亿多斤,占天津市粮食总产量的百

分之 38 点多。特别是培养出银芳、水源 85、民选 500 粒、银龟等新品种, 熠熠生辉,扬名国内外,多次为天津赢得了荣誉。小站稻适应性强,产量高, 品质好,效誉高,有着广阔的市场,城乡人民喜欢吃,农民更愿意种植。但是由于 70 年代以后天津地区水资源的骤减,给扩大种植面积带来困难。天津农业科技人员和稻农正积极探索旱植稻、旱育稻、无地育秧、湿润育秧等节水种稻措施,而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汁滤晶碧类晾浆”的小站稻会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