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寻花梦录——京、评、梆

(一)京剧

梨园伊始,燕舞歌台,笙管笛萧,红袂绿衫,翩翩如乳燕临风,如黄莺出谷,如水月,如花林,依稀梦影。

津门娱乐观艺最重戏曲,尤以京剧为最。京剧自清道光年间由北京传入天津,据崔旭写《津门百咏》“儿童”诗咏:“饥民零落不成双,乞食声哀夜到窗,只有儿童偏快乐,满街学唱二簧腔。”同治年间,天津京剧发展到兴盛阶段,名角接踵而至,演出活动十分频繁,谭鑫培、汪桂芬、杨月楼等轮流来津演出,南方的王鸿寿也曾长驻天津,演出《三国志》等连台本戏。光绪初年,天津出现了几个著名的茶园,人们习惯称为“四大茶园”,

也就是天津早期戏院的“四大名园”,即庆芳茶园、协盛茶园、袭胜茶园、金声茶园。园内设施均在台下设八仙桌和木凳,每桌坐六人,朝台的一面空着,观众一面品茶一面赏戏,园方以收茶资代戏价。每一园内可容三四百人左右。当时,凡京剧名角,如金秀山、刘鸿声、杨小楼、王瑶卿、孙菊仙等来津公演,都在这四家。孙菊仙(1841~1931),天津人,原是天津票界的著名票友,36 岁时“下海”,成为专业演员,他有一个奇特的艺名叫“老乡亲”,它的来历与“天津老乡”有极大的关系。那是一次他在山东烟台演戏, 因未去当地的“票房”拜访,结果,首场演出《空城计》(孙扮演孔明)时, 从出场至城楼一段竟未获一声喝彩,孙大为不悦,当即将城楼上的一句唱词“我面前缺少个知音的人”改为“我面前缺少知音对牛弹琴”,这一下可惹出了麻烦,顿时,茶壶、茶碗从观众席上飞上了戏台,致使演出中据辍。当时,台下看戏的有在当地经商或任职的天津人,他们见孙菊仙受窘,群起抗争,认为“票房”是借故寻衅,表示要不惜破费找地方评理,文打武斗,一概奉陪。当时,双方各不相让,幸亏有第三派出面调停,事情才得以平息。次日,孙依照商议再次登台演《空城计》,掌声不绝,大获成功。孙菊仙感念天津乡亲在他发生意外时鼎力相助。回津后,他每次登场之前总要向观众敬礼,口称“老乡亲,多包涵”,然后才击鼓开戏。久之,人们都习惯地称他为“老乡亲”了。

光绪年间,天津京剧女伶崛起,如曹桂芳、恩晓峰、陈长庚等人,均名噪一时。同时,天津舞台武戏盛行,著名武生有李春来、李吉瑞、尚和玉等。

天津最早的京剧女伶是光绪初年的陈长庚,她以扮演京剧武生戏而闻名于世。据《坤伶艳史》称:“长庚自幼即雄赳赳,气昂昂,俨然是干城之体格,且好刺枪弄棍,跳荡击射,其母随之性之所近,乃令专习武生,艺成出台于津门。”陈长庚因艺宗李吉瑞,所以具“津派武戏”之风范,深受天津观众的欢迎。她主演过《长板坡》、《界牌关》、《恶虎村》、《铜网阵》、

《连环套》,皆英姿勃发,十分传神。长庚后来自己组建陈家坤班,南下上海,红极一时。

本世纪 20 至 30 年代,天津京剧舞台呈现出一派百花竞开、燕啼莺啭的繁荣景象。落成一批设备优良的剧场,著名的有春和戏院(今工人剧场)、天华景戏院(劝业场内)、北洋大戏院(今延安影剧院)、中国大戏院(今中国戏院)等。连同更早的广和园、大舞台、第一台、东天仙、西大仙、北天仙、下大仙、升平舞台等,成为了京剧艺术空前发展的温床。几乎所有的京剧名角都竞相来津献艺,天津京剧舞台长年不衰。1933 年京剧艺术家马连良的“扶风社”与周信芳的“移民社”,合演《一捧雪》、《借东风》等戏。

同期,梅兰芳、程砚秋同台合演;梅兰芳与杨小楼、余叔岩同台合演,高庆奎与郝寿臣同台合演,南北雅声,名伶风韵,令广大观众迷恋若丘,如痴如醉。

40 年代,天津京剧舞台又出现了李少春、童芷苓、赵燕侠、言慧珠等一批新秀,李世芳、张君秋、毛世来、宋德珠等四小名旦也是在天津唱红后而名声大噪的。

由于京剧是天津的第一大剧种,影响最大,而且名角荟萃,所以每遇社会募捐赈济活动,常常由京剧演员合作演出义务戏。1936 年,在中国大戏院举办的四次冬赈义务戏中,杨小楼、梅兰芳、苟慧生、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小翠花、侯喜瑞、叶盛兰、萧长华、马宫禄等京剧名角俱来献艺,一时传为美谈。

1956 年天津京剧团成立,主要演员包括在全国颇有影响的著名演员杨主森、厉慧良、杨宝环、张世麟、丁至云等,50 年代末,天津京剧团还挑演了

《火烧望海楼》和《六号门》等现代戏,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天津京剧根深叶茂,老树喜发新枝,为培养京剧后备力量,1983 年天津成立了青年京剧团,许多青年演员成为京剧新秀,如康万生、孟广禄、张克、雷英、兰文云、言少朋、王立军,他们中不少人已是“梅花奖”或“梅兰芳奖”的得主。天津青年京剧团两次赴香港演出,以精湛的艺术引起轰动,人们纷纷称赞:天津京剧后继有人。

(二)评剧

天津是现代怦剧的发祥地,评剧是天津的第二大剧种。如果把京剧比作富贵之花——牡丹,那么评剧就是阡陌间小溪边盛开的野菊花罢。

评剧的前身是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在唐山、东北一带形成“蹦蹦戏”, 它的唱腔和表演充满了乡间野趣。光绪年间,成兆才戏班活跃在天津附近, 为了适应城市观众的口味,成兆才对旧唱腔和表演进行了改造创新。1915 年,成兆才以“庆春平腔梆子”的名义来津,首演于“燕乐茶园”获得成功。连蜚声剧坛的梅兰芳、刘鸿声等观摩过月明珠演出的《社十娘》都力之赞叹不已,平腔梆子后来改称评剧。当时还极少女演员,成兆才的庆春戏班均是男唱旦角,如被称为“四大明珠”的月明珠、明月珠、盖月珠、碧月珠。后来庆春班吸收了中国评剧界第一位女演员叫筱玉凤,破除了梨园内男女不同台的旧俗,此后各评剧班纷纷效仿,于是,一大批女演员涌入评剧界。

20 年代到 40 年代,是评剧艺术的鼎盛时期,评剧四大流派创始人李金顺、白玉霜、刘翠霞、爱莲君都是在天津成名的。

李金顺是第一代评剧旦角,她对评剧做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她在乐队伴奏中,增加了琵琶、二胡、三弦等,使伴奏更能烘托强烈的音乐气氛,有助于演员对角色感情的抒发。她的唱腔清脆悦耳,感情真挚细腻,表演奔放泼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李派评剧。与李金顺同时成名的演员还有花莲舫,她的演唱质朴、宽厚、字正腔圆,表演也很有特色。

刘派的创始人刘翠霞(1911~1941),天津出生,11 岁进李金顺的戏班, 16 岁以后挑大梁演主角。她的嗓音洪亮,音域宽广,吐字清晰,唱腔高亢奔放,干脆泼辣。她的演出风格很能反映天津刚直爽朗的性格,所以刘派长期风靡天津,深受欢迎。她曾演出不少新编剧目、时装戏,并率先使用了灯光、布景,促进了评剧现代戏的发展。刘翠霞 30 岁时死于劳累过度和烟毒症。

爱莲君(1918~1939),是爱派唱腔的创始人,她的嗓音宽亮脆俏,甜

润柔美。她最大的贡献是创造了隽永玲玫、活跃多姿的疙瘩腔,把唱腔润色装饰得优美华丽、精巧妩媚,别具风采。她创造的“反搭调”,凄凉哀婉, 催人泪下,富有强烈的悲剧效果。1935 年她领衔的“爱莲社”首次进入上海演出,获得成功,使评剧对江南发生了影响。她在《于公案》中有一段著名唱段:“八月中秋雁南飞,跑腿在外有三不归,堂前的文母无人侍奉,床前的妻子无人陪。”曾在街头巷尾广为传唱,红遍了南北。爱莲君因爱情不能实现,抑郁成疾,红颜早逝。

30 年代,评剧艺术水平最高的是白玉霜(1907~1942)。她的嗓音竞厚甜润,善行低音,多用鼻腔、胸腔共鸣,唱腔舒缓委婉,韵味无穷,她善演悲剧,她的悲腔气口紧,喷口冲,字眼清,很能真切地反映旧时代深受苦难的妇女的凄怆情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1936 年,她率班赴沪,在天蟾舞台演出《潘金莲》,引起轰动,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田汉等在报上撰文, 盛赞她为“评剧皇后”。在洪深支持下,白玉霜还在上海拍摄了我国第一部评剧电影《海棠红》,很快,白玉霜创立的白派唱腔风靡南北。白玉霜 35 岁时,得了妇科不治之症病逝。

40 年代,天津评剧艺苑中新花锦簇,鲜艳夺目,出现了鲜灵霞、小白玉霜、六岁红、花月仙、花玉兰、筱俊亭、莲小君、郭砚芳、小月珠、花莲舫、新凤霞等一批优秀女演员,她们对李、刘、爱、白等流派各有继承和发展, 使评剧表演艺术更加成熟。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批男演员,改变了评剧旦角一统天下的局面,这对丰富评剧剧目和表现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时优秀男演员有张德福、孔广山、白云峰、李福安、单宝峰等。

其中取得成就最大的是小白玉霜和新风霞。

小白玉霜是白玉霜的养女,大名叫李再雯、从小随养母演戏,唱腔宗老白玉霜,扮相俊美,唱做俱佳。她在拿手戏《小女婿》中的反板大段“鸟入林,鸡上窝”和《金沙江畔》中的“小酸枣滴溜溜圆”的唱段妇孺尽知,红遍全国。

新凤霞是从天津南市贫民窟中飞出的“金凤凰”,她的艺辈虽低于其他的名伶,但她自创的新派唱腔独树一帜,她在《花为媒》中扮演的张五可和

《刘巧儿》中的刘巧儿纯真可爱,诗人艾青称赞新凤霞的演艺是“美在天真”。解放后,评剧充分发挥了生活气息浓郎、反映现实生活迅速、通俗易懂

的特点,编演了几十出新戏,受到观众的欢迎。5O 年代,天津评剧舞台拥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演员,如鲜灵霞、新翠霞、六岁红、李文芳、莲小君、王素秋、羊兰芬、小月珠、小花玉兰、小鲜灵霞、王鸿瑞、孔广山等。1958 年,天津市评剧团扩建为评剧院。鲜灵霞主演的《包公三勘蝴蝶梦》被拍成电影。

十年动乱中,天津评剧惨遭浩劫,著名演员鲜灵霞被折磨致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评剧舞台重新活跃,1987 年,天津举办了“振兴怦剧演唱会”, 中青年演员迅速成长,涌现一些优秀演员,如雀连润、马淑华、李秀云等。

(三)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是天津人喜爱的剧种之一,其历史悠久,脱胎于秦腔。清末时由北京传入天津,个人称之为直隶老派梆子。1900 年以后,河北农村渐渐形成了直隶新派梆子,由于天津是直隶新派演员的集中地或大本营,因此人们也称直隶新派为“卫派”。卫派梆子的崛起,是以独具特色的老生演唱和大批女演员的出现为标志的,井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唱腔,如何达子的何派、小

元元红的元派等。

从民国初至 30 年代是卫派梆子的兴盛期。这时,卫派梆子不仅风行津京,还传播到山东、东北,影响到江南。天津梆子舞台上活跃着许多名伶: 如魏联升(小元元红)、何达子、小秃红、刘喜奎、金钢钻、小香水等。

魏联升(1881~1923),河北安次县人,12 岁即入永盛和科班,六年期满后在天津首演于鼓楼北金声园,后又与著名青衣小秃红合演于下天仙戏园,未几,声名大振,一跃而为头牌。他的扮相俊逸,举止潇洒,擅演偏重唱工的文老生戏,时评他“把老路梆子的唱腔加以修改,另创新腔,专趋悱恻缠绵一路,此调一出,风尚所趋,全是元元红派,于是离开老路梆子,单独树立一派。”正在他的影响与日俱增,艺术上处于高峰的时期,却在哈尔滨的玻璃戏园遭人暗算,死时年仅 42 岁。

梆子声腔在早期没有女伶从业的传统。然而,天津从庚子年后盛行女伶, 光绪年间,天津成为河北梆子女伶的荟萃之地,较早著名的有小兰英、李飞英、贾翠英,当时人称为“三架鹰”。其后有花旦“五霸”,为鲜灵芝、刘喜奎、刘菊仙、金玉兰、杜云红。又有青衣“四杰”:金钢钻、小香水、小荣福、张小仙。卫派梆子女演员以唱工卓越著称,唱腔高亢华丽,痛快淋漓, 伴奏音乐也极为火炽、热烈。卫派梆子一出现,便很快风行天津,并冲击了京剧;从民国初到 20 年代是卫派梆子的兴盛期。天津梆子舞台活跃着不少优秀演员,最著名的有刘喜奎、小香水和金钢钻。

刘喜奎(1894~1964),河北南皮县人,生于天津。先学京剧,后唱梆子育衣、花旦,她相貌俊悄,歌喉甜润,在天津唱红后,1913 年进京演出, 轰动了北京剧坛。当时《半月戏剧》载文记述:“民国三、四年间,女伶刘喜奎以梆子花旦献艺氍毹,声势煊赫,座价之昂,压倒老谭,更无论杨小楼、刘鸿声、梅兰芳辈矣⋯⋯当时老谭以喜娘锋芒过盛,竟久久不愿出台,且语至好谓:坤角不敌刘喜奎,男角不敌梅兰芳。”刘喜奎的舞台生涯仅有 10 年,但她所获得的声望却超越许多名伶,其原因除了她所具有的出类拔革的艺术天赋外,还有她人格的崇高,刘喜奎的合作者杨韵谱曾说,以人格高尚而著称者“首推刘喜奎,其唱戏正红时,拜倒石榴裙下者,伟人、政客、名十、才干,多于过江之鲫。然刘喜奎心如古井,波澜不起,守身如玉,全始全终。”她为逃脱军阀政客的黑手,过早地告别了舞台生活,令人赞叹和惋惜。

小香水(1894~1938),原名赵佩云,天津宝抵县人,成名于民国初年, 曾被誉为“秦腔泰斗”。在津时,常与魏联升合作演出,时人谓之“旗鼓相当”。她既演青衣戏也演老生戏,饰青衣端庄大方,演老生清彻刚健。然而这样一位才华出众、驰名南北的演员,在日军侵华期间,竟病饿死于天津军粮城车站,终年仅 40 余。

金钢钻(1900~1948),原名王莹仙,北京人,但成名于津,并常年献艺于津。她身材不高,扮相俊悄,噪音极甚洪亮,声声震耳,字字响亮,时人誉为“金噪钢喉”,她的艺名概源于此。金钢钻戏路很宽,擅演剧目有数十出之多。她的唱腔具有高昂清脆、痛快淋漓的特点。然而在旧中国,这位“梆子大王”晚景凄凉,贫病交加。1948 年清明节后的一天,金钢钻在中华茶园演出《春秋配》中《捡柴》一折时,下场时猝然倒下,转天惨然去世。身后萧条未有子女,竟无银买棺,无法下葬。当时,同班艺人银达子身为领班,面对这凄惨景象潸然泪下。次日,他约主钢钻的亲传弟子柳香玉,同台

合演《烧骨计》。当戏演到媳妇的公婆双双病死于店内,无力葬埋时,突然戏停下了,银达子当即跪在台前,一字一泪地诉说了金钢钻的惨死经过,向观众募化棺本钱。终于凑够了葬资,勉强料理了金钢钻的后事。银达子这种急人之难,救危扶困的高尚艺德至今还在天津戏曲界广为传颂。

1953 年,天津成立了“河北梆子剧团”,主要演员有号称“五杆大旗” 的银达子、韩俊卿、金宝环、宝珠钻、王玉馨。他们的艺术炉火纯青,深受天津观众的爱戴。

天津河北梆子舞台还活跃着一支由青少年演员组成的小百花剧团。1959 年,他们赴京演出新编历史剧《苟灌娘》,获得很大成功。邓拓写诗赞曰: 喜看北曲又翻新,千载灌娘孰与伦,小小百花多异彩,英雄本是少年人。小百花剧团还培养了不少功底扎实、勇于挑大梁的演员,如刘俊英、阎建国、韩玉花、马惠君等,他们后来都成了天津河北梆子剧团的主要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