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五档相声”

相声,这种喜剧艺术形式在天津有着深厚的基础。关于相声的产地,素有“生在北京,养在天津”的说法。清道光年间,北京的天桥诞生了相声的开山祖师“穷不怕”(原名朱绍文)。但到了清光绪十年以后。北京市面萧条,艺人难以生存,相声艺人遂来津门献艺,也有往返其间者。一个叫王二福的人就是最初来津的相声艺人,可以说是津门相声的开拓者。初来时在北开市场撂地,一年后登上茶楼,以单口相声获得听众赏识。后来的单口相声大师张寿臣的著名段于《小神仙》就有不少“包袱”得益于王二福。

20 世纪 40 年代,天津相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五档相声”, 即张寿臣一档、常宝堃一档、侯宝林一档、戴少甫一档、马三立一档。五派相声各领风骚,风靡一时。

张寿臣(1899~1970),自幼随父张诚甫学说评书,15 岁拜焦德海为师, 20 岁以后与“万人迷”(原名李德锡)合作、成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巨匠。他的表演铺垫细致、平稳幽默、注意语言与神气相结合,所表演的单口相声皆注目于畸形社会的变态生活——变态心理、变态行为、变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如《小神仙》中“小神仙”的发迹是他骗人的本领高明的结果。《化蜡扦儿》中的母亲身上的“财宝”一度吸引了众兄弟争当孝子。《贼说话》中的“贼”不但没偷到一点东西,反而丢了自己唯一的一件棉袄,一时情急竟开口说话⋯⋯这些单口相声都作为传统相声的精品流传下来。

侯宝林(1917 年生),是现当代举国闻名的相声艺术大师,他的艺术成就虽多属于京城的风采,但他的成名却是在天津。早年他在北京及东北各地演出均默默无闻,1940 年偕郭启儒至天津的南市撂地演出,声名大噪,时与常宝堃齐名,成为最受欢迎的“五档相声”之一,后来他经常说天津是他艺术生命的摇篮。他当时的表演以“学唱”著称,《改行》、《戏剧杂谈》、

《卖布头》等是他当时的拿手节目,表演风格清新,洒脱,俊逸,风度翩翩。他曾给自己规定有两个“不说”:一是骂人的“荤口”不说,一是摇尾乞怜的“贼话”不说,这在当时天津杂耍园子色情、怪诞、刺激的污浊环境中, 犹如出水芙蓉一般,是难能可贵的。他一时被某些同行讥为“改革家”,但他毕生追求“人格”和“艺品”,终于使他的相声净化。达到寓庄干谐、意高味浓的美学品位。

常宝堃(1922~1951),艺名小蘑菇,生于河北省张家口。4 岁即随父常连安流浪卖艺,变戏法谋生,漂泊在张家口一带。变戏法有所谓“说口”, 是为招引观众的一套言词,小宝堃聪明伶俐,说口中常有幽默的笑料,很受当地人喜爱,因当地盛产口蘑,观众都亲昵地称他为“小蘑菇”,常连安也发现了他的语言才能,让他拜张寿臣学相声,常宝堃 15 岁与赵佩茹合作,以后一直在天津演出,在津门大红大紫,极负盛名,老少皆知,“去听小蘑菇” 成为一种时尚。1951 年,他在朝鲜战场慰问演出时不幸中弹身亡,年仅 29 岁。天津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小磨菇”不愧为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的相声风格活泼自然语言含蓄幽默,台风潇洒大方,是“说、学、逗、唱”俱佳的全能选手。他表演的节目多具有“玩笑性”,富有夸张的喜剧色彩,他的代表作有《闹公堂》、《牙粉袋》等,讽刺矛头直指黑暗的旧社会。

以“小蘑菇”为首的”常氏相声世家”,有约 10 多人从事相声艺术,实为中国最大的相声家庭。其父常连安。老二常宝霖、老三常宝霆(天津)、

老四常宝华(北京)、五弟常宝庆、六弟常宝丰(天津),宝堃之子常贵田

(北京),宝霆之子常贵德(天津),都在舞台上演出多年,可以说常氏相声是个群星灿烂的老字号了。

“五档相声”之一的戴少甫和于俊波也是津门曲坛轰动一时的演员。他们的代表作品《数来宝》成为 40 年代每场必演、每演必响的拿手节目,真是“一招鲜,吃遍天”啦。

至于津门最大笑星——马三立,下面将专门介绍。

天津相声演员阵容庞大,如云如潮,著名的还有王长友、罗荣寿、赵佩茹、焦少海、刘奎珍、郭全宝、郭荣起、刘文亨、苏文茂、马志纯、高英培、范振玉、白全福、李国祥、杜伯芝、王佩元、马志明、魏文亮、侯长喜、杨少华、赵伟洲、刘伟、冯巩等等。其中,苏文茂、马志纯合作擅演《批三国》、

《论捧逗》等“文哏”段子,颇具儒雅之风。郭荣起的《打牌论》,运用天津方言描叙过去赌博成风的市井画面,人物神态惟妙惟肖。高英培、范振玉的小段《钓鱼》家喻户晓,滑稽之极,令人捧腹。另外,刘文亨、魏文亮的精彩学唱,李国祥、王佩元的流利“贯口”话,马志明的“马派”家风,都给天津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是天津的盛产,也是天津人的福气, 祝君在津门笑口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