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上饮馍习俗

天津卫东临渤海,地处九河下梢,水资源丰富,盛产鱼虾。天津人素以爱吃鱼和海鲜著称。俚语说:“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为了不失时机地吃上新鲜的鱼虾,手中无钱就是把家产抵押出去,也不会遭人非议。由此可见天津人追求吃海鲜而形成的观念。“贴饽饽熬小鱼”,这一道地方风味极浓的饭菜,不仅沽上闻名,而且载誉全国,它集中表现了天津饭撰的特有风味;注重肥鲜、嫩热,讲究色味火候,口咸重,经济实惠等。

天津筵席本下列菜系,而“八大碗”全席以实惠经吃为人所称道,成为深受欢迎的亚苹系。八大碗套数源于满汉全席中的“八大件”肥菜中的北系菜。如蒸鸡、蒸鸭、扒肘子、扒海参、红烧鲤鱼、扣肉、红烧牛肉、蟹肉羹、烹对虾等 20 余种菜肴中的任何八种即可成席。这种套数配菜经济实惠,不须翻桌,适于多次组桌,招待众多宾客,故为喜庆晏会所乐用。作八大碗的饭庄,多属“天津馆儿”和专应人家喜庆晏席的“酒席处”。此外,民间尚有“四扒”肥菜套数,常用的即扒肘子、扒鸡、扒鸭、扒海参,较八大碗更为经济、简便、实惠。城市居民如遇喜寿事或招待贵客,不用请人自做即可。

喜庆寿诞之日,饭桌配置习久成俗。午饭心为捞面,或日喜面、寿面, 炒四种或八种荤菜肴拌面佐餐,但必有一种糊状的“卤儿”及“菜码儿”。打卤儿一般用猪肉、虾仁、鸡蛋、黄花菜、木耳、面筋、香干加适量团粉煮制而成。“菜码儿”颇讲颜色的搭配,红白粉皮、青豆、豆芽菜、菠菜、黄瓜丝。一碗面红绿黄白相间,十分悦目,象征着吉祥如意。四个碟面的配餐法在各地捞面种类中独树一帜。此外还有麻酱面、炸酱面,为家常便饭,不用于喜寿晏席。晚饭为丰满实惠的鸡鸭鱼肉和稻米饭,最后上芫荽汤,一般清香确有解腻醒酒的功效。

主食以小麦面力主,兼食玉米面、小米面、杂和面(绿豆、黄豆等)。小麦粉发酵后加热蒸制成饺头、包子、花卷、丝糕等。不发酵可做家常饼、烧麦、水饺。天津卫水饺的种类很多,以饺子馅区分,有猪肉饺、牛肉饺、羊肉饺、三鲜饺等。疏菜繁多,春秋吃菠菜、韭菜、蒜苔、油菜、香菜、芹菜;萝卜;夏秋有茄子、黄爪、辣椒、土豆、苤兰、豆角、西红柿、窝爪、冬爪、卷心菜、藕、茴香等;冬则以大白菜为主(天津近郊出产的绿麻叶)。天津卫以黄豆、绿豆等主料加工制成的素菜也很有名气,如豆腐、豆腐皮、香干儿、素帽、面筋、腐竹等。

天津人一般不在家吃早点,习惯到居家附近的小饭馆进餐,图个方便。因此,早点馆异常兴隆,遍及大街小巷,还有很多推着小车卖早点的,为的是方便买主。早点品种甚多。面食类的花卷、豆包、枣卷、蒸饼、包子、饺子;油炸类的锅蓖、果子、锅头、糖皮儿、炸糕、鸡蛋夹、卷圈儿、麻花; 炉造类的芝麻烧饼、麻酱烧饼、油酥烧饼、硬面饽饽、烤饼、吊炉烧饼、枣锅饼;糕饵类的麻团凉果、盆糕、切糕、驴打滚;汤羹类的豆浆、老豆腐、面茶、锅巴菜、杏仁茶、羊肉粥、茶汤等。人们不用早起,就可以吃到可口的早饭,花钱不多,有稀有干,热乎乎、香喷喷,甚是惬意。

饭料方面,传统的只有茶、酒二大类。天津人好饮茶的习惯源于水路码头脚行业休息时的喝大碗茶,积久成俗,有相当数量的体力劳动者、商人有喝早茶和饭后茶的习惯,而且待客必须以茶,否则会认为不热诚。往昔民间饮酒都是到烧锅买散装的高梁烧酒,俗称“白干”,以大直沽的“二锅头” 最有名。个别大烧锅还生产玖瑰露酒,这是早年仅有的一种甜酒。后来又生

产坛装的五加皮酒,是人们极珍视的药酒。二两白于加一包花生米或老虎豆, 独吃独饮,是普通劳动者追求的时尚。但在招待客人、亲友时必配上四道或八道酒菜,成双成对,以表主家对客人的热情。

旧时,富有的大家族,老家长夫妻单独一桌进餐;儿子和儿媳和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住处进餐;佣人们凑在一起吃饭,等级观念森严。普通家庭, 除老家长带已未婚儿子同桌外,基本是男女分桌聚餐,餐桌位次,平日家居不甚讲究,以媳、女侍奉方便为主。如夫妻同桌以男为尊,以正对门的位置为上,上位的左位次之,右位又次之,依次而降。如系待客晏席用的方桌, 俗称“八仙桌”,每桌坐七人,空一坐位为上菜处。如在正房,以背北面南为尊,东次之,西又次之,南最卑。清末民初,普遍改用活腿大圆桌面,座次习俗也随之变化。主人让客人尊位,客人之间则互让,必说:“四面为上”,身份尊卑观念开始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