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民间僵侧

多神崇拜

解放前,天津民间信仰多种神灵。到现在还留下部分寺院,可供人们游览、研究和老信奉者的叩拜。也反映了天津地方文化兼容并蓄,异彩纷呈的特色。

天津历史上有过移民迁入、五方杂处的过程,除了像在清朝嘉庆年间自称天津“侯家后五百年前旧人家”的正宗天津人之外,在元代海上漕运兴起之后,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商人陆续定居天津。在明清两代重视屯垦驻防之后,又从安徽、河北等地移来许多农户和屯垦士兵。人们至今尚有祖籍“山西洪洞大愧树”和随“燕王扫北”落户天津的传说。由于这样五方杂处的局面,人们在异乡孤独的求助心理,前途未卜的不安心理,对天灾人祸无力抗拒的愚昧迷信心理,便造成了天津民间多神崇拜,群神杂居的现象,上层市民引进了佛、道宗教神,下层市民又带来各自家乡的神仙偶像。回民的迁入,则带来伊斯兰教,近代外国列强宗教文化的入侵又传入了基督、天主教的上帝偶像。

昔日天津的富豪人家,在家中多设有“仙家楼”,用硬木作成一人来高的神龛,雕刻着小型的高脊飞檐的两层楼,神龛中供着佛教系统的观音菩萨、千手千眼佛,道教系统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以及财神、关帝、海神、王三奶奶等等,贫民百姓家则供着“全神大纸像”。“全神大纸”上不仅有盘坐莲花的南海观音及其左右的金重玉女和韦驮神,有海神天后、有太上老君、有财神等等,还有胡、黄、白、柳、灰“五大仙”,这些神都来自各方。有来自福建莆田湄洲的海神天后,有来自山西的武圣关帝,有因食盐、煤炭的商品集散而来的太上者君,有山东人带来的“胡”、“黄”等五大仙。“胡” 是狐狸,称胡仙、胡三太爷。“黄”是黄融(黄鼠狼),称黄仙、黄三太爷, 老黄家。“白”是刺谓,称白仙、自老太太。“柳”是长虫(蛇)。“灰” 是老鼠。这五种动物,经常出没于人们的宅院。人们既害怕、讨厌它们,又不敢得罪它们,迷信的人只好对它们敬而远之。由此也可看出,昔日天津民间信仰之多,精神负担之重。

人们除了在家中供奉诸神之外,昔日在市区的各个角落,还有各种神坛寺庙。据清末《津门纪略》所载,当时坛、庙、观、庵、祠达 180 多处,如社稷坛、先农坛、风云雷雨坛、城隍庙、孔圣庙、天帝庙、文昌庙、天后宫、龙王庙、火神庙、风神庙、河神庙、财神庙、药王庙、三官庙、花神庙、玉皇庙、地藏庵、观音庵、朝阳观、海光寺、大悲院、乡贤祠等。在各种神庙中,供神最全的又数天后宫。当时天后宫中,主神是天后娘娘,但经过元、明、清、民国 600 多年的历史积淀,却逐渐形成佛道混杂、百神聚集的复杂情况。在香火极盛时期所供神种达百位以上。这些神中,有的根据传说,有的查无源头,有的完全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而造,像“催生娘娘”、“送生娘娘”、“乳母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斑疹娘娘”、“痘疹童子”、“天花仙女”、“挠司大人”等,好像是医院的产科、儿科、五官科的大夫一样。这都是在当时缺医少药的困境中存人想出的精神解脱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变迁,那么多寺庙神像大都坍塌湮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对诸神的信仰也早已淡漠。但是作为历史文化的实物见证,现在在天津还保存着数处,如唐代的独乐寺、元代的天后宫、明代的文庙、清代的大悲院、清真大寺、望海楼、天主教堂、民国时代的西开天主教室等,都是很好的旅游胜地和历史课堂。人们可以从艺术、建筑、

历史、宗教、民俗等多种角度去进行取舍、观赏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