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产地,漕运枢纽

历史上的天津,既是食盐产地,又是漕运枢纽。

天津滨临渤海,沿岸滩面宽平。春秋二季晴天多,日照长,而且地处内海,少受台风大潮侵袭,因此,适宜盐业发展。现在在塘沽、汉沽海边都可见到晒盐的一片片盐田。

天津盐业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期,这里的制盐业已经发展起来,朝廷在这里设置了盐官。五代后唐时,在新仓镇(今天津宝坻县)设置了盐业生产销售的管理机构榷盐院。在芦台(今天津宁河县)设了盐场。古代制盐采用在海边埋锅设灶、燃薪熬煮的方法。当时芦台盐场拥有灶丁 393 人,灶地

544 顷,熬盐大锅 46 面。元代在三岔沽、大直沽等处“置司设熬煎办”管理盐业产销事务。现在市区的海河东岸,那时有许多熬盐的地方。同时推广了用日光晒盐的技术,在渤海边开设了利国、利民、丰财等 22 个盐场。明朝中期,天津河东地区的制盐业出现了“万灶沿河而居”的盛况。清代时,据《长芦盐法志》载,“天津为盐务总汇之地”。天津是长芦盐的集散中心,出现了很多大盐商。道光、咸丰年间的天津富豪“八大家”中,除了粮商就是靠盐业发家的。

天津是水陆咽喉之地,所以古时又是漕运的枢纽。封建王朝通过水路

(河、海)调运粮食、物资,供应京城或军需,这就是漕运。早在三国时代, 曹操为了北征乌桓,曾在今日的天津一带开挖平虏渠、泉州渠和新河,沟通南北水道,以利军运。隋朝开通南北大运河,这里又处在运河北端,成为河运、海运的交汇之地。当时,天津军粮城地处平虏渠南端和海河近旁,就是唐代停舶海上,内河漕船和储存军粮的重地。杜甫的《后出塞》诗写道:“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当时的渔阳郡就在今日天津城北及东北部一带。元代因运河淤浅不畅, 要通过海路转运漕粮。东南沿海的运粮船必须在天津(当时的海津镇)换为内河船只,才能把粮食运往北京(当时的大都)和北方地区。从元代到明清时代,天津一直是漕运的转运中心,货物的集散码头。在海河三岔河口一带, 经常停泊着许多船只。元代诗人张翥在诗中描写了“晓日三岔口,连樯集万艘”的码头情景。漕运也带来天津(直沽)商业贸易的兴旺景象。张翥在一首诗中又写道:“一日粮船到直沽,吴粟越布满街衢。”我们可想而知当时商业繁荣的状况。由于南北舟车聚汇,商贾云集,天津成为货物集散之地, 城镇也发展起来。现在的天津南仓、北仓都是“元朝储积之地”。现在的天津旧城区就始建于明朝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