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杨柳青青

杨柳青的年画

距天津城西 30 里处,有座千年古镇杨柳青。子牙河、大青河、南运河都从这里流过。河岸杨柳青青,河面帆樯林立。冀中和南北商船云集于此,交流土特产或转运津京。文人画师也爱聚于此,因而兴起了杨柳青年画事业。杨柳青年画以产地的名称享有盛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概

括了当年杨柳青镇及附近村庄从事年画制作红火热烈的情景。杨柳青年画以色彩艳丽,富有夸张表现力,画面热闹喜庆,具有浓烈的地方生活气息而独树一帜。例如著名的传统年画《连年有余》,画面上体态丰腴、神彩奕奕的娃娃、手持莲花,紧抱着通红的大鲤鱼,象征着人丁兴旺,丰盛有余。因此, 杨柳青年画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家庭主妇们的青睐。每逢新春佳节,主妇们总是在门、窗、厅堂、内室、炕头、灶旁、影壁、水缸等处张贴上杨柳青年画,作为装饰房屋、烘托吉祥喜庆气氛不可缺少的物品。

杨柳青年画采用木版套色与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制作方法。经过创作画稿、勾描、印墨线、套印、彩绘等工序完成。它保持着木版年画浓厚的情趣, 又突出了手工彩绘的明快鲜艳的风格,层次分明,被赋于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杨柳青年画出现于明万历年间,清朝中期趋于成熟。杨柳青镇有近百家画店作坊,街上画牌相招,彩幌遥对。从事年画生产的手工艺人达 3000 多人。老字号的戴、齐两家名噪一时,他们自己刻版、印刷,自己销售。齐家在奉天(沈阳)设分庄,行销东北;戴家先后于北京、绥远(呼和浩特)、东丰台(宁河县)设肆卖画。由于年画业的发展,制作者不再只限于镇上的手工艺者,而开始遍及附近的许多村庄。人们为画铺印好墨线的画开脸、着墨、描金、加花。年画创作内容丰富,从临摹发展到依据现实生活进行创作。透视法的普遍采用,突出了人物性格特征,不但画面越发干净洗练,而且场面繁盛热闹,人物增多,背景复杂,增添了年画的表现力。着色也更加明朗轻快,柔丽妩媚。仕女的形象艳丽俊秀,十分传神,人物的衣饰等显得华贵精巧。娃娃嬉乐自在,活泼多姿。戏剧舞台人物表情和神态,更是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杨柳青年画进入紫禁宫,更身价倍增。著名的艺人常年在北京听旨候差, 此外还常为隆福寺街等处的彩画作坊画彩灯壁画。杨柳青年画张贴在三宫六院的内屋、院落,为森严的宫廷增添了活力和民间色彩,得到皇妃宫娥的宠爱。例如巨幅门神,多为高 6 尺、横 4 尺,如真人一般,售价昂贵,为朱门除夕所悬。杨柳青年画的成熟特别是流入宫廷,使全国各地百姓都喜欢上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就是在新疆、内蒙、黑龙江等边远地区也能见到杨柳青年画。

清末民初,由于农村经济的衰落,画铺作坊日益减少。特别是外来新式洋画的兴起,对杨柳青年画构成严重的威胁。从此,杨柳青年画一蹶不振, 濒临灭绝的境地。建国后,经过抢救,才使杨柳青年画艺术保存下来,后继有人。60 年代,杨柳青年画再创辉煌,推出一批有影响的精品和人材。《四季开花》构图饱满,色彩强烈,装饰性强。《山鹊山鹊别处啼》名噪一时, 为杨柳青年画代表作,被中国美术馆珍藏。杨柳青年画工艺出新,在套过两三色单版后施以彩绘,晕粉描金,增加画面色彩的富丽,有如工笔重彩。以宣纸印刷,用国画原料,保证年画久不褪色。印绘完成后,加上装裱修饰, 成为跻身艺术殿堂的珍品,颇有保存收藏的价值。杨柳青年画率先走出国门,

远销独联体、意大利、瑞典、法国、英国、比利时、加拿大、墨西哥、美国、日本、新加坡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历史悠久、风采独特的杨柳青年画,正为世界文化艺术事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