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

在海河的起点,即子牙河、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岸上,有一处新景观,那就是高耸 26.4 米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

这座碑的 18 米高的大理石三角形碑座上,耸立着用汉白玉雕刻的妇女形象。妇女面带慈容,怀抱婴儿,左手伸掌托天,面向海河,注视水面,似乎在凝思着海河的今昔。碑座面向子牙河和南运河的两侧花岗岩石上,分别刻着邓小平 1986 年 8 月 20 日亲笔题写的“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9 个大字。在碑的背后,离碑座十多步远的半园形水泥围墙上,嵌有碑文,记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天津人民的关怀和引滦入津建设者的丰功伟绩。

几百年来,由于海潮倒灌,污染海河,使天津人民饮用着苦咸水。由于工业用水量日益增加,又造成了水源短缺的困难。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引滦入津。

滦河发源于内蒙和河北北部。上游水源水质好,水量大而稳定可靠,在河北迁西县境内又有滦河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即使在旱年也可以保证天津城市目前的用水量。

在中央作出引滦决定后,得到了引水渠道沿线地方政府、农民群众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在当时天津市长李瑞环为首的引滦工程指挥部的组织实施下,几十万工、农、兵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建设大军于 1982 年 5 月 11 日正式动工,兴建引滦入津工程。

引滦入津输水渠道从大黑汀水库引水,穿燕山余脉,使滦水西流,循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 - 图1河入于桥水库,经州河、蓟运河,转输明渠,注尔王庄水库,引入市区。途经河北省迁西县、遵化和天津蓟县、宝坻、武清、北郊等县区,全长 234 公里。筑有隧洞,泵站、水库、水厂、暗涵、明渠、管道、倒虹、桥闸、电站等工程 215 项。这样浩大的工程只用了一年零四个月就胜利竣工,于 1983

年 9 月 11 日正式向天津供水。

在引滦入津工程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89208 部队和天津驻军 2859 部队,承建了最艰险的开凿隧洞任务,为天津人民建立了丰功,开创了我国开凿输水隧洞的奇迹。水渠沿线的河北省和天津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纪念引滦入津工程的建设者,不仅在三岔河口河岸上竖立了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还在引水渠道的起点迁西县大黑汀水库引滦枢纽闸一侧的景忠山下,竖立了一座丰碑。此碑于 1983 年 9 月 12 日落成揭幕。碑身高 3 米多,用汉白玉大理石雕成,周围环绕着青松翠柏。碑正面刻着:“为引滦入津工程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碑背面记载着 21 位牺牲者的姓名。他们包括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和技术人员。

饮水不忘挖井人。人们在饮用引滦水时,决不会忘记引滦工程的支持者和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