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年年贴

过年时,家家要贴年画。昔日在天津城乡百姓中,此俗更浓。一年来勤到头,不仅要过个新衣美食的丰盛年,还要过个欢乐祥和的热闹年。在大门上、墙壁上、粮囤上、水缸上、炕头上,都贴上各不相同的年画。近些年来, 天津市区人家多半买本精美挂历挂着,贴年画的少了。但津郊农户,多半沿袭旧俗。

贴在大门上的叫门画,画着护门神或财砷,或门童。护门神又育几种, 有捉鬼驱邪的钟馗,挂在门背后有手执兵器的古代武将。在两扇门上,一边是关公,一边是张飞,或是秦叔宝、尉迟慕,或是程咬金、罗成。财神也分文财神、武财神,一边是手展“招财进宝”条幅的比干,一边是手展“福喜临门”条幅的赵公明。门童有胖娃戏双鱼或鲤鱼跳尤门等。堂屋里迎门墙正中贴着中堂画,有的画着祥云载着八千神仙,仙女居中托个大寿桃,叫八仙祝寿。有的画着四只蝙蝠围着中间一个大福字,叫五福临门。有的画着样鸟瑞兽富贵花,或楼台江山长青松。两旁墙上挂着条屏画,画着小说、戏曲人物故事,仕女美人,梁山好汉,或吉庆有余,多于多孙,四季花鸟,四季平安。水缸上贴着缸鱼,画着红鲤鱼,叫连年有余。炕的墙围子画着荷花,炕头上贴“莲笙贵子”。总之,在这么多年画中无不寄托着喜庆吉祥的心愿, 洋溢着民间的生活气息。

天津城乡百姓爱贴的这些年画,是驰名是外的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已有 300 多年历史。它创始于明末万历年间,开业最早的作坊是明朝戴家和清初齐家,戴家画店传到清乾隆年间的戴廉增时,已历九世。清代是杨柳青年画的黄金时期。仅戴廉增一家,每年就印绘年画百万张以上。清戴廉增和齐健隆两家及其它画店的产品,大量销往京津、华北、东北、西北乃至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甚至远销国外。在莫斯科等博物馆,藏中国木刻年画最多,其中大部分是清末杨柳青戴、齐年画作坊印绘的。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与南方苏州桃花坞年画井称“南桃北柳”。杨柳青年画曾几经动难。日寇侵华时期,杨柳青年画画版被强迫运出作填平道路之用。本世纪60 年代后期内乱中,不少画版又被当作迷信品毁之一炬。但这一次次摧残, 并未使杨柳青年画灭绝,因为它与普通百姓的生活习俗和心理紧密联系,所以至今杨柳青年画的产销仍呈旺势。国内外众多爱好民间艺术品的人,也都踊跃收藏它。1992 年春,还在天津杨柳青举办过杨柳青国际年画艺术节。

杨柳青年画的题村、内容,表现人民美好的感情和愿望,反映时事风俗, 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题材大致可分五类。一是仕女、娃娃。这是早期作品的主要内容。画面常为单个或两三个人物。娃娃的形象都是佛颜、童身、武架、戏姿。二是戏曲及历史故事。三是喜庆吉祥主题。四是市俗生活。比如清朝曾被聘力清宫慈禧作画的杨柳青著名画师高桐轩有一幅《庆赏元宵》年画,画面充满着节日喜庆气氛:儿童们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吹喇叭;归女们有的怀抱婴儿教其击鼓,有的携子擎灯奔前凑趣。厅堂廊庑装饰得辉煌耀眼, 把闹元宵的情景描绘得有声有色。五是时兴事物。如清末的年画《大津火车站》、《天津马路骑车》,画的都是新鲜事物。

杨柳青年画在艺术上富有民族的民间的特色。饶有情趣的构思,寓意和写实结合的手法,丰满匀称的布局,挺拔流畅的线描,富有美感和节奏感的造型,鲜明典雅的敷彩,突出年画的实用性、装饰性,以及”大”、“老”、“中”。“满”的特色,都使它赢得了民众的喜爱。大,形象大,通过对比、

映衬、显微和隐喻,突出主要形象,突出形象的主要部位,如“双鱼吉庆” 画,在小的莲花、葡萄陪衬下,两个大头胖身娃娃各抱着大鱼占满了画面, 使它醒目传神,洋溢着吉祥意味,以满足民众对于祥和、喜气的期待。老, 主题老,福禄寿喜,人寿年丰都是人们永恒的追求目标。但表现老主题时又要突出美好事物的延续性、持久性,因而画寿星作童相处理,画山林猛虎、狮子巴狗都取其生命力旺盛的表象。中,构图以中心点为座标,以中轴线力对称轴,使画面表现出稳重、均衡、和谐之感,也适应了民众求安稳、平和的心态。如传统杨柳青年画《财源茂盛》中,财神和聚宝盆处于中轴线,两旁对称立着文武侍臣,人物四周怖物满满荡荡。满,是画面布局满。无论是用物象谐音组成文字画题,还是用画面的象征、寓意手法,都是在填满画面空间的同时,占满人们的心理空间。

杨柳青年画能够数百年长生下灭,正是由于它扎根于天津民众心理、习俗和审美习惯的土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