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致与骆玉笠

京韵大鼓是律门曲坛上最主要的曲种,它形式完美,名家辈出,流派纷呈,被誉为曲艺鼓曲之冠。

一般说来,曲种的名称即标明它的发源地,通常以为,京韵大鼓是北京的“特产”,但恰恰相反,天津才是它的老家。

回顾京韵大鼓的历史,京韵大鼓由河北乡间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19 世纪末传入天津,河北艺人在街头演唱时,多用河北口音,天津人戏称之为“怯大鼓”。为了使木板大鼓在天津站住脚,艺人们在演出过程中,对木板大鼓进行了初步改造。他们摒弃河北音,在伴奏乐器中增加了三弦,以渲染气氛。为适应城市生活节奏和观众口味,将节目时间变短。经过改革的木板大鼓, 天津色彩突出,被称为卫调大鼓或津韵大鼓,大鼓艺人胡十、宋五、霍明亮都是改造木板大鼓的实践者和先驱者。民国以后,卫调大鼓又接受了京剧的不少影响,尤其将说白和唱腔中的天津音淘汰而用北京音,所以改称为京韵大鼓,一直沿用至今。

京韵大鼓形成后,受到天津观众的普遍欢迎,演唱者众多,其中早期最有成就的演员有张小轩、刘宝全、白云鹏等。

由清末至 20 年代,张小轩以其粗犷、古朴、豪放的演唱艺术称雄津门曲坛,时称“张派”,其风格大气磅礴,凌厉鼓努,以气夺人,观众多语“听张过瘾而痛快”,可见喜爱之甚。但 30 年代以后,随着刘派和白派大鼓的崛起及鼓曲艺术的日趋华丽,张小轩竟门可罗雀,遂悄然离津。

刘宝全是刘派京韵大鼓的创始人,他 9 岁从父亲唱“怯大鼓”。也学过京剧,后拜胡十为师,潜心钻研京韵大鼓艺术。他继承前辈艺人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吸收京、梆的唱法加以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刘派京韵大鼓。他的噪音洪亮甜脆,高低兼备,演唱时善用高腔,吐字有力,表演洒脱漂亮,刘宝全擅演金戈铁马、激昂慷慨的段子,以《三国》段、《水浒》段最为拿手,如《单刀会》、《战长沙》、《闹江州》、《群英会》、《博望坡》等。在《大西厢》中,他用优美、俏皮的演唱刻画了红娘、张生、崔莺莺不同的人物性格,成为刘派大鼓最有代表性的节目。刘宝全以其高超的技艺把京韵大鼓艺术推向了高峰,享有“鼓王”之美名。

天津的京韵大鼓演员中,字刘派者甚多,著名的有小黑姑娘(金慧君)、林红玉、章翠凤、桑红林、小岚云(钟俊峰)、侯月秋等,她们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刘派艺术。

白云鹏是白派大鼓的创始人。他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独辟蹊径,多行低腔,唱腔精致、细腻、优美、宛转,余味无穷。他保持了原木板大鼓的一些特点,其演唱之妙境纷呈、凄婉幽楚,大大有别于张派的痛快淋漓,刘派的神秀英挺,滑稽各派的奇俏风趣,令人耳目一新。他的艺术核心是一个“情” 字,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他的代表节目以《红楼梦》故事为多,如《探晴雯》、《黛玉焚稿》等,其声呖呖,其境幽幽,空灵而不虚华。古人云“大味必淡”,正像有人评论道:初顾白曲,觉其腔调平庸无奇,其好处确如饮多年的醇酒,陶醉在后来了。

白派京韵大鼓传人有著名演员阎秋霞和赵学义。阎秋霞较好地继承了白派京韵大鼓的特点,她在 50 年代末创演的《愚公移山》在保持白派特色的同时,又巧妙地糅进了刘派大鼓高亢挺进的唱法,被视为白派鼓曲的又一佳作。

继刘宝全、白云鹏之后,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小彩舞),

集诸家之长,并结合自己的嗓音特点,刨造了京韵大鼓的另一重要流派—— 骆派,为京韵大鼓艺术增添了更为鲜艳夺目的光彩。

骆玉笙,1914 年生于天津,1 岁时由戏法、双簧飞人骆彩舞收养,4 岁便随养父在上海大世界游艺场卖艺。骆彩舞变戏法时表演“巧变活人”,把她变到台上,由她唱上一段二黄,这自然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1931 年改唱京韵大鼓,后拜刘宝全的弦师——“三弦圣手”韩永禄为师。1936 年来津后在“小梨园”演出,不久跃居头牌,唱红了天津,人们称她为“金喉歌王”。骆玉笙音域宽广,嗓音甜美,她善于运用颤音、优美的颤音把高亢和低

回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使声音变得更加圆润华美、晶莹明丽了。她发挥女声歌唱的优势,抒情色彩浓郁,感染力极强。她的唱腔华丽委婉,流畅多姿、高昂处如险峰叠翠,低回处似流水潺潺。这些特点集中体现在她的代表节目《剑阁闻铃》、《红梅阁》、《击鼓骂曹》、《子期听琴》中。40 年代有人在《庸报》上撰文说:“彩舞之《伯牙摔琴》⋯⋯凄凉呜咽,如猿啼三峡。”解放以后,她还演唱了许多现代选材的节目,如《光荣的航行》、《长征》等。十年动乱后,骆玉笙再次焕发了艺术青春。1934 年,她为电视剧《四世同堂》演唱主题歌《重整河山待后生》,那高亢激昂、韵味醇厚的骆派唱腔通过电视剧传遍了祖国各地,男女老少,争相传唱,盛况空前。

骆玉笙现任中国曲协主席,虽年过古稀,但精力旺盛,除时常登台演出、参加曲艺界活动外,还精心培养青年演员,她的学生陆倚琴、刘春爱、张秋萍等都是天津京韵大鼓的骨干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