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算盘的天津古城
现代的天津城区,地跨海河起点一带的两岸大片地域,街道宽敞,西式建筑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有建筑博物馆之称。然而位于三岔河口西南的东马路、南马路、西马路和北马路之间的天津老城区,却仍然保留着古朴风貌。在天津;日城里,较高的楼房一般是两三层的砖卞房舍,大多是低矮古
旧的小四台院。街道最宽的是位于旧城东西中轴的南门内大街、北门内大街和南北中轴的东门内大街、西门内大街,街宽不过丈余,加上街道两旁摊贩密布,行人摩肩接踵,根本不通汽车,骑自行车也只好推着缓缓而过,最窄的胡同几乎只能容两入擦肩而过。位于城内户部街乡词庙胡同 15 号的天津最古朴的明式建筑乡词,只留下一座字迹难辨的汉白玉石残碑,镶夹在居民小院问旁的青砖墙间。碑身高约丈余,宽约四尺。碑石基部为一石龟驮着,石龟也只有头和背部露于地表。碑顶刻着双龙相盘的形体。碑旁居民的住房, 据说是民国年间的建筑,曾是浙江会馆所在地。但从那风蚀剥落的青砖、木柱、檐檩看,显然十分古旧。
天津的古城最早建筑于距今 600 年前。明永乐二年设天津卫。永乐四年
(1406 年)朱棣命工部尚书黄福在天津卫三岔河口西南修筑天津卫城,城高三丈五尺,城基宽二丈五尺,城东西长,南北短,形如算盘,所以有人称天津城为“算盘城”。明弘治四年(1491 年)重修时,用砖包砌城墙。清代又曾两次修缮。
关于修筑天津“算盘城”还有一段民间神话传说,说是明初大臣刘伯温查勘设计的”刘伯温在北京建了皇城之后,看见北京三面环山,只有南侧一马平川,像营门大敞一样,又见北京东南面的天津是临河近海的水陆要冲, 盐粮集散之地,正好作为拱卫京城的门户,便决定在此建筑城他。
刘伯温带了一帮人到天津查勘,对这里的地理位置很满意,但是城池建筑在三岔河口以南还是以北,一时难定,再者当时国库亏空,建城的钱从何而出,也很为难。
一天夜里,三更时分,刘伯温辗转难眠,便披衣出门,信步走到三岔河口以南的地方。突然看见有个两三丈高的巨人朝南而坐,刘伯温绕到巨人前面一看,原来是一座头戴金盔、身穿金甲的金甲神,只见巨人左手托金鼓, 右手举算盘,但然静坐,一语不发。刘伯温正在惊诧之间,金甲神忽然化作轻烟,瞬间无影无踪。
刘伯温回到住地,寻思再三,颇觉奇怪,莫不是神人在指点筑城方位? 转天,刘伯温派人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挖地,铁锹“◻”的一声碰着了硬东西,刘伯温叫大家多加小心,不要损坏挖着的东西。下一会儿,在东、南、西、北四十角上各挖出一块二尺见方的大金砖,刘伯温大喜,因为有了建城的资金,接着,刘伯温又暗自琢磨,金甲神一手托金鼓,一手举算盘的用意。好,有了!算盘是告诉我们要把城他建成长方形,算盘式的。鼓是告诉我们在城中建一座鼓楼。
随后,刘伯温便下令,在金甲神打坐的地方,盖一座高三层的鼓楼,楼开东、南、西、北四门,分别叫“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又以鼓楼为中心,辟街四条,街的两端一抵鼓楼,一抵城门。还以鼓楼为中心,建筑了一座长方形的城墙。东西长 504 丈,南北长 324 丈,城周总长 9
里 13 步,很像巨大的算盘。
天津旧城的城墙是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时被拆除的。在拆平的城墙
地基上修筑了四条马路,即现在的东南西北四条马路。城中心的鼓楼也于1952 年因拓展街道而拆除。现在,在城内正中十字路口,只留下鼓楼遗址的一片干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