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窗户看世界

如果说毛泽东开始听肖佚名先生“讲日本的故事”是出于好奇心的话, 那么,及至他了解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迅速强盛及其妄图灭亡中国的侵略野心后,这种好奇心则湮灭了,随之而来的是为祖国的贫弱落后而深深忧虑,为国家层出不穷的内忧外患而痛心疾首。

“用什么办法,才能使中国也能像日本那样强大起来,而不致于受列强欺侮呢?”他开始思考着这样的一些大问题。

正在这时,他看了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表兄王季范又从省城寄来了康有为的著作《大同书》,读了这些书籍,毛泽东很是激动,对康有为和梁启超十分崇拜,十分赞成君主立宪制度。在当时,他还不是反对君主制度的人,还没有达到那样高的思想觉悟,只是觉得宣统皇帝年纪太小了,五岁的小孩子,知道什么事呢,还能治理国家?非得有康有为、梁启超这样的能人帮他才行呢。他想:这大概就是“变法维新”、“改良政治”吧,再联想到肖先生讲过的日本“明治维新”的事,他觉得比以前知道的更实在了。于是,他将这些想法写进题为《救国图存论》的一篇作文里,而大受国文老师谭咏春的褒奖,被破例给了 105 分,并批给全班同学“传观”。

十七八岁,是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敏感的人生阶段;又是获得一知半解急于与人交流,幼稚和尚不成熟的人生阶段。毛泽东当年也毫不例外。通过听谭咏春先生在课堂上讲康梁文体和自己在课余时间读康梁文章,他仿佛透过沉沉黑夜,看到了新思想的光亮,虽然这光亮是那样阑珊。他为此感到激动、欣喜,内心有一种要与人交谈的冲动。于是,他想起了肖件名——他要把自己这些时来的学习心得告诉肖先生,肖先生知道自己的长进也一定会高兴的。当然,还有许多自己一时还弄不明白的问题也要同肖先生说一说,并请他指点。

一个星期天,他来到肖怯名的住处,在向老师讲了《救国图存论》中的那些想法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肖先生,您说康梁的维新变法像不像日本的明治维新呢?”

肖佚名听了这个带着学生思辩痕迹的问题,认真思考片刻后说:“润之, 你这个问题提得好!中国康梁的变法维新,确实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有颇多相似之处,都是为了革新政治和富国强兵。可是,你可知道,它们之间又有根本的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听了肖先生的反问,毛泽东有些不解。说真的,中国的戊戌维新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到底有些什么不同呢?他还来不及去想,恐怕想也想不明白。听老师这么一问,他还真想知道呢!于是,毛泽东央求肖佚名把这些事讲给他听一听。

“这些说起来活可就长啦,先说说‘戊戌维新’吧。”肖佚名也不推辞, 他略微理了理思路后,侃侃而谈:“要讲‘戊戌维新’,还是要讲讲中日甲午战争后的国内局势。在那场给中国人脸上抹上耻辱印记的战争失败后,或许正当你螨跚学步之时,清政府全权代表李鸿章正萎缩着坐在盛气凌人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面前,低声下气地说道:‘既知我国为难情绪,则所求者必量我力之所可为。’4 月 17 日,李鸿章在《马关条约》上签字,这一条约的每一款都由日方提出,每一款都令人触目惊心!消息传回国内后,国人再也按捺不住了。五天之后,即 1895 年 4 月 22 日,广东、湖南两省举子联合上书都察院,继而各省举人亦纷纷上书。5 月 2 日,正在京城应试的康有为率

十八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的主张,呼吁变法自强,史称‘公车上书’。国难当头,一批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前途的焦虑情绪日益剧增,纷纷探寻救国救民的出路。在此后的二三年内,强学会、知耻学会、粤学会等二十多个维新团体成立,《中外纪闻》、

《强学报》、《时务报》等宣传变法维新的报纸相继创刊。1896 年,康有为推出《孔子改制考》,欲托古改制;严复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宣告: 惟有变法自强才能保种,否则中华民族将被淘汰出世界民族之林;梁启超、谭嗣同等一代枭雄,也都奋起为变法维新到处呐喊奔波。古老的封建帝国在内忧外患中摇摇欲坠⋯⋯”

肖佚名呷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 “1898 年 6 月 11 日,也许是寄居于外婆家的你,正同表兄弟们在门前的池塘里‘打水仗’的时候, 年轻的光绪皇帝迫于内外压力,采纳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主张,下‘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先后颁布几十道新的诏令。可不曾料想,9 月21 日,慈禧太后发动了北京政变,将光绪帝软禁瀛

台,康有为和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朝廷杀了头, 维新运动只进行了一百零三天便宣告失败了!所以,有人又称这次维新变法运动为‘百日维新’⋯⋯”

“哦?原来是这样的⋯⋯”毛泽东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事,他先前把维新的希望寄托在康、梁身上,想不到他们已是自身难保,亡命海

外 。 “中国的维新运动为什么这么快就失败了呢?从上述情况中就不难 看出,它不过是以康梁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利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发动的,一开始便遭到了被称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和那些王公贵

族的反对,他们勾结一些握有兵权的‘新军’将领,发动了宫廷政变, 连皇上都自身难保,变法的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它的结果,没有给

国家带来一分的强大,没有给百姓带来一毫的富裕。两年后的 1900 年, 义和团风靡全国,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中华大地饱受战乱之苦。 “再看看日本的明冶维新又是怎样的呢?它是明治天皇亲自发动的

自上而下的全方位改革。改革的结果不仅带来了经济上的腾飞,而且使日本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质的改变——天皇只保持荣誉上的尊位,朝政则由以首相为首的内阁负责。也就是说,日本国再也不是‘家天下’了。润之, 你想想看,一样的维新变法,却是两样的结果,这不能不说是我中华民族的不幸啊!”讲到这里,情绪容易激动的肖佚名停住了。

听了肖佚名的话,毛泽东深为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他急切地问:“肖先生,您说说看,我们中国还有出路吗?”

“出路还是有的。”接着,肖佚名把革命党人 1905 前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的事告诉了毛泽东。他说:“同盟会,是一个反清的秘密组织。它的主要发起者和领导者孙中山、黄兴,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也是我们留学生的杰出代表。”

“肖先生,孙中山和黄兴也在国外留过学吗?”毛泽东好奇地问。“是的。”肖佚名告诉毛泽东:“在国外留学的不光有孙中山、黄兴,光是在日本的就有陈天华、邹容、章大炎、蔡元培等一大批革命党的领袖人物,他们是反满灭清的领路人!”

“这朝廷是能够反得的吗,先生?”毛泽东过去在古书上所看到的,都

是说皇帝是真龙天子,乃上天下派凡间统治臣民的,天子龙威是不可冒犯的。这些,他虽然不全相信,可真要与朝廷作对,他还是有些发怵。所以,他不无担心地问肖佚名。

“有什么反不得的!满清不灭,国运不振。你看,我头上这象征汉人向满人臣服的长辫子,不是剪掉了吗?如今,在留学生中是没有多少人蓄辫子的。”说着,肖佚名抖了抖自己头上那根归国后接上去的假辫子,解嘲地笑了笑。

“可是,我还是觉得:孙中山这些读书人是很难斗得过朝廷的。”以毛泽东有限的年龄和生活阅历,他怎么也不相信,孙中山这些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怎能与有二三百年基业的大清王朝相抗衡呢?“俗话说得好,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一座山。目前,反清排满己成大势, 只要天下人起来抱成团,满清王朝崩溃覆亡的命运便为期不远了!”肖佚名以恳切的语气和十足的信心,对学生如是说。

见时候不早,毛泽东起身告辞。肖佚名在送他回学校的路上,一

边走一边意味深长地说:“我刚才跟你说的这些事,在留学生中间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只是由于朝廷的封锁,加上乡村的闭塞,才不被 多数国人知晓罢了。有的事,我眼下也不便跟你详细他讲。不过,我 可以断言,用不了多久,你就会知道这一切,并能看到它的结果了!” 说到这里,肖佚名充满期望地鼓励学生。 “润之,以我的观察,你是个勤学而好思的学生,应该有个大的志

向才好。将来有机会,走出这湘乡县城,走出湖南省,走出国门,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闯一闯吧!⋯⋯⋯

告别肖佚名回到寝室以后,毛泽东禁不住思潮翻滚,良久难以平

静。自上一次上音乐课听了肖先生介绍日本的见闻后,就有许多问题

在他心头萦绕:这个被中国人称之为“倭奴”的日本国难道有什么魔法, 把一个荒凉的岛屿建设得这样富强?而我们大清帝国的属地多系陆上富饶之所,为何却是这样贫穷落后?中日两国多年征战、纷争不

休,却又有那么多像肖先生一样的优秀中国青年漂洋过海东渡日本留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像一个个猜不透的谜,令毛泽东百

思不得其解。

通过今天和肖佚名先生的长谈以后,毛泽东终于明白: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勇敢地站在时代浪潮的峰顶,就必将抛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日本国正是顺应了时势,借助“维新”这把巨桨,才使国家这艘船船驶过了急流险滩,一往无前;而我们这个号称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帝国,封建保守,逆历史潮流而动,只有

陷于落后挨打的境地。所以,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几代读书人 中的有识之士,就像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大唐高僧玄到天竺取经那样,纷

纷到日本求学,企盼能够像林则徐在《四州志》和魏源在《海国图

志》中阐述的那样,“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师夷之长以制夷”。这样,在日本逐渐聚集了一批知识界精英——老一辈中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维新变法最为积极最有影响的人物;新一代里有孙中山、黄兴、陈天华、邹容、宋教仁、章太炎、蔡元培等反清革命党的领袖和中坚⋯⋯

毛泽东想:如果不接触肖佚名这位“洋先生”,上述这些事理自己是不可能知道的。他庆幸自己总是遇上这么好的老师。他推测:肖先生对革命党

的情况知道得这样多,一定也是个革命党人,最低也是个维新派。说实话, 毛泽东最佩服的就是这些新派人物。他认识的第一个维新派,是韶山冲的李漱清先生,第二个便是肖佚名。他们都是了不起的人,都有很好的主张。特别是这位被人称为“假洋鬼子”的肖佚名先生,他是这样年轻,却又如此才华横溢,跟他接触,可以知道从未听说过的新鲜事情,能够懂得从未弄懂的深奥道理。这些人哪来这么大的本事呢?毛泽东终于想明白了:他们读了许多的书,掌握了许多的知识,经历过许多的大世面。由此他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孤陋寡闻,生活的圈子是多么的狭小,韶山乃至湘乡县城又是多么的落后和封闭!这引起了他的遐思:省城长沙是个什么样子?京城北京是个什么样子?还有那个日本国,又会是怎样的呢?他多么想走出这湘中大山,亲身到这些地方去看一看。他憧憬:如果将来有一天,能够象肖先生那样也到日本去留学,在那里去取得富民强国之经,然后再拿来为苦难深重的祖国所用,那该有多好啊!

这个出身于乡村农家的青年,从肖佚名打开的那扇“窗户”里,看到了山外面那个广阔的世界,他向往着那个世界⋯⋯

这时,恰好正是快要放寒假的时候,李元甫堂长打算在下学期推荐毛泽东到省城长沙去读中学。毛泽东把这件事告诉给了肖佚名。肖佚名先生听后, 高兴地说:“好啊,润芝!巴尔扎克说过:离开了人才荟萃的中心,呼吸不到思想活跃的空气,不接触日新月异的潮流,我们的知识会陈腐,趣味会像死水一般变质。到外面去看看吧,这对于你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1911 年春日的一天,毛泽东终于在那种难以抑制的向往的驱使下,告别了幽静迷人的“洋学堂”,告别了肖佚名这位“洋先生”,挤进了一艘湘江小货轮的三等舱里,踏上了通往长沙的旅程。

湘江的水滚滚向北奔流,乘着波涛,毛泽东步入了现代中国汹涌的历史大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