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心并完”,到“三育并举”

在一师读书期间,毛泽东从杨昌济这里所获的裨益,不只是品行和学识上的,还有身体上的——老师不仅教他修身养性,还教他强身健体。

杨昌济在教学当中,一贯主张德、智、体“三育并举”、“身心并完”。他认为,一个好学生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这样才能在将来担当起改造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就是,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任重致远。因而,他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加强体格和意志锤炼的教育,要求学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刻苦顽强地坚持体育锻炼,不断增强体质。

杨昌济不但是体育运动的热心倡导者,而且是一位体育活动的实践者。他长期以来坚持静坐、冷水浴、废止朝食、长途步行等体育锻炼方法,并收到健身养生的功效。他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学生,积极指导实行,以此推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毛泽东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他十二岁那年,害了一场病,人变得十分瘦弱。后来辍学在家,从事两年多的体力劳动,他上山砍柴,挑粪下贩,异常辛苦,不料身体反倒日见强壮起来。这种亲身体验使他明白一个道理:人的身体全在于锻炼。以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知识的日渐丰富,熟读史书的他,看到历代名贤都很看重身体的锻炼和意志的磨砺。孔子重视体育,“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墙堵焉”;孟子奉行皮肤哲学: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李刚提倡“主文而兼武”; 颜习斋推崇“文武缺一岂道乎”;顾炎武力行“以动养生”,年迈而漫游天下。而颜回、贾谊、王勃、卢照邻诸人,虽有才华,却都短了命,皆因身体不健之故。身之不存,德与智也就毁了⋯⋯出于对前贤的效法,他对身体锻炼也日益重视。进入一师后,由于良师的薰陶,已开始确立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毛泽东,受强烈使命感的驱动,对体育的作用看得更清,在认识上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感到如果一个人身体不好,则学问道德的进修都有困难;一旦身体不存,德智则随之而隳。不把身体锻炼结实,就不配谈救国救民。所以,他认为体育的目的在于使身体平均发达,不仅要强筋骨,还要强意志;不仅在于养生,还在于卫国。为了能够实现生平的抱负和志向,将来承担起挽求中华民族危亡,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历史重任,一定要像杨先生所要求的那样,努力学习、刻苦锻炼,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远大理想、高深学问和健壮体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从此,毛泽东自觉地成为一名体育活动的爱好者和全校最顽强的锻炼者。正如他后来所说:“我们也成了热心的体育锻炼者。寒假里,我们徒步穿过田野,上山下山,绕行城墙,渡过江河。碰到下雨,我们就脱掉衬衫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我们脱掉衬衫,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我们大声叫嚷,说这是一种叫做‘风浴’的新体育项目,在已经下雪的日子里,我们露天睡觉,甚至于到十一月份,我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这一切都是在‘锻炼身体’的名义下进行的⋯⋯”①

毛泽东参加的锻炼项目很多,根据他的回忆,主要有远足,爬山,冷水浴及雨浴、日光浴、风浴,露宿,游泳,六段操运动,等等。

① 《毛泽东同斯诺谈话》,第 29 页。

远足,即长途步行,是杨昌济所喜爱的健身方法,它也是毛泽东最感兴趣的缎烁项目之一。毛泽东认为,这些活动既可以了解沿途的风土人情和百姓生活状况,又可以培养身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因此,他经常与同学一道长途跋涉到郊外农村旅游。1916 年和 1917 年的两个暑假,他曾借修学旅行的机会,徒步考察了数县农村。而在后一次从农村考察归来后不久,毛泽东又偕同学张昆弟、彭则厚等人步行五十多里,去游览湘潭昭山。张昆弟对这次远足,在自己的日记中作了生动的描述:

“(一九一七年)九月十六日。今日星期,约与蔡和森、毛润之、彭则厚作一、二小时之旅行。早饭后,彭君过河邀蔡君同至■湾市会伴。余与毛君先至■湾市,稍久,彭君一人来,蔡君以值今日移居,不果行。⋯⋯三人遂沿铁道行,天气炎热,幸风大,温稍解。走十余里,休息于铁路旁茶店, 饮茶解渴,稍坐又行。过十余里,经大托铺,前行六里息饭店,并在此午饭。饭每大碗五十文,菜每碗二十文,三人共吃饭五大碗,小菜五碗。饭后稍息, 拟就该店后大塘浴,以水浅不及股,止。遂至店拿行具前行,未及三里,寻一清且深之港坝,三人同浴,余以不善水甚不自由。浴后,行十四里至目的地下,时日将西下矣。遂由山之背缘石砌而上,湘水清临其下,高峰秀挹其上,昭山其名也。山上有寺,名昭山寺,寺内有和尚三四人。余辈以来意时晚,欲在该寺借宿。和尚初有不肯意,余辈遂有作露宿于丛树中之意,和尚后允借宿,露宿暂止。晚饭后,三人同由山之正面下,就湘江浴。浴后盘沙对语,凉风暖解,水波助语,不知乐从何来也。久之,由原路上,时行时话, 不见山之倒立矣。和尚待于前门,星光照下,树色苍浓,隐隐生气勃发焉。不久进寺,和尚带余辈至一客房,指旷床为宿处,并借余辈小被一块。房外有小楼一间,余辈至小楼纳凉,南风乱吹,三人语笑称善者久之。谈话颇久, 甚相得也。毛君云,西人物质文明极盛,遂为衣食住三者所拘,徒供肉之发达已耳。若人生仅此衣食住三者而已足,是人生太无价值。又云。吾辈必想一最容易之方法,以解决经济问题,而后求遂吾人理想之世界主义。又云, 人之心力与体力合行一事,事未有难成者。⋯⋯夜深始睡。”

登山和露宿,是毛泽东经常从事的体育活动,与一师隔江遥望的岳麓山, 古树参天,挺拔秀丽,林木蔚茂,层峦叠翠,山上留下了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无数的足迹。每当深秋季节,枫叶经霜之后,岳麓山“漫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便是毛泽东和同学们爬山的最好时节。他们在登岳麓山之前,一般不吃早饭,只带些“结蚕豆”。毛泽东说,这种蚕豆吃起来硬,不仅可以饱肚,还可以锻炼肠胃的消化功能。爬上山顶后,他们便找块地方坐下,交谈起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来。张昆弟在 1917 年 7 月 23 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日早起,同蔡毛两君由蔡君居侧上岳麓,沿山脊而行,至书院后山下,凉风大发,空气清爽。空气浴,大风浴,胸襟洞澈,旷然有远俗之慨。”

除岳麓山外,第一师范附近几乎所有的山,毛泽东都去攀登过。有一个毛泽东一师的同班同学,后来在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一个秋季的星期天, 毛泽东同志在自习室看了一阵书,觉得有些疲倦,起身走到我的座位边,邀我同去爬山。我随他走出校门,连走带跑,一气爬上离学校两里外的金盘岭。我们站在山顶上,眺望长沙近郊的初秋景色,又坐在树下石头上谈了一会, 才慢慢地下山回校。在路上毛泽东同志很有感触地告诉我:我们爬得高,就看得远。有一天我要爬上阿尔泰山,喜玛拉雅山⋯⋯”

毛泽东还通过野外露宿来锻炼身体和胆量。他经常邀集一些同学到学校

后山的君山亭,湘江中的桔子洲头和岳麓山的云麓宫、白鹤泉、爱晚亭等处露宿。当夜幕降临,游人尽散之时,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谈人生、谈国家和民族的前途,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直至夜深人静时,大家才各自散开,相隔一定距离露宿到天明。这种露宿活动,他们每年一直要坚持到霜降的日子。

冷水浴是杨昌济天天坚持的锻炼项目,得到一师许多学生的效仿,毛泽东就是最坚决的仿行者。毛泽东进行冷水浴是从 1915 年暑期开始的,当时毛泽东在“李氏芋园”自学和补课,看到杨先生每天都要冷水浴二次,便向老师学习。杨昌济告诉毛泽东锻炼的要领:冷水浴一定要从夏天开始,经过不断地反复练习,使皮肤逐渐经受冷水的刺激,那么就是到了天气很冷的时候, 也能够坚持下去。从此以后,他按照杨昌济教给的方法,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每天天蒙蒙亮,同学们还在酣睡的时候,毛泽东便一个人悄悄来到学校东北隅浴室旁的一眼水井边,穿一条裤衩,吊上一桶又一桶冰凉浸骨的井水往身上浇,然后用浴巾摩擦全身。就这样淋了擦,擦了又淋,一直到全身皮肤发红发热为止。时令由夏到秋,由秋到冬,他进行冷水浴的骰炼从未间断过,即使在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的隆冬日子里,他仍天天坚持,从来没有挂过一次“免战牌”。同学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冷水浴既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强壮筋骨;还可以锻炼意志,培养勇猛无畏的气魄和战胜困难的精神。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坚持不辍,他答道:“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坚持到最后。”

毛泽东进行冷水浴的习惯,一直保持了许多年。建国以后,他的年岁大了,不能做冷水浴,但每天洗澡仍然坚持不用热水,只用微温热水。他对这种淋浴方法很满意,曾向要好的朋友介绍说:“冷水浴对锻炼身体的确有很好的效果。我虽然因年纪大,不能正式搞冷水浴,但每天洗澡不用热水,只在冷水中加一点热水,使水达到微温的程度,也不坐在浴盆中去洗,只用水淋到身上,再用毛巾用力擦洗。我觉得这样洗澡比一般洗澡的办法好得多, 一般洗澡的办法只有清洁的作用,我这样洗澡的办法,除有清洁作用外,还有锻炼身体的作用。”他还满腔豪气地说:“一个经常注意锻炼身体的人, 更不会被风雪的寒威所吓倒。我过去练习过冷水浴,现在年纪虽然大了,冬天也还可以不用热水洗澡,小小的寒冻也还经得住。”①

风浴、雨浴、日光浴,这是毛泽东通过冷水浴的体验,自己独创的体育锻炼方法,这些在常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行动,他却进行得十分认真。夏天烈日当空,他打着赤膊在太阳底下走来走去;游泳后,也要躺在沙滩上让太阳照晒。他把这叫“日光浴”。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他跑到空旷的地方脱去棉衣,迎风搏雪,说是“风浴”、“雪浴”。狂风暴雨时,他常一个人在操场上脱掉衬衣、长裤,让瓢泼大雨淋个痛快,还逆风大声呼喊,说是“天雨浴”。有一次,在一个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的夜晚,他独自一人,抗风斗雨登上岳麓山峰,然后又从山上跑下来,全身湿淋淋地来到好友蔡和森的家中。蔡母问他是怎么回事,他笑着说,是为了体验《诗经》里“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这句话的意境,并借以考验一下自己的身体和胆量。

“六段操”运动,是毛泽东融各种运动之长,在实践中创造的一套健身体操,它包括手、足、头部、躯干、拳击与跳跃等动作,共六段二十七节。

① 转引自《新体育》,1969 年第 3 期。

这种运动能够活动全身各种器官,既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又不需要任何器械,简单易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毛泽东很喜欢这种运动,每天早晨做完冷水浴后,他就要做一遍“六段操”,临睡前再做一次。天天如此,终年不绝。

游泳,是毛泽东最喜爱、也最擅长的体育活动项目。

毛泽东幼时就常在家乡南岸塘扑腾翻滚,练就一身好水性。到一师范后, 学校前面的湘江,水面宽阔,更是他畅泳的好场所。他经常邀集爱好游泳的蔡和森、罗学瓒、陈绍林等同学,到南湖港或桔子洲头去游泳。毛泽东的泳技好,胆量大,耐心强,不仅能自如地横渡湘江,还能从猴子石泳到十多华里远的牌楼口;不仅在夏日游,还冒着北风呼啸的严寒,毅然去江中游泳。

关于毛泽东和同学们游泳的事,罗学瓒和张昆弟在日记中多有记载。罗学瓒在 1917 年 9 月 20 日的日记中写道:“今日往水陆洲泅泳,人多言北风过大,天气太冷。余等全行不顾,下水亦不觉冷,上岸也不见病。坚固皮肤增进血液,扩充肺腑,增加力气,不得不谓运动中最有益者。人言固足信哉!” 同年 9 月 23 张昆弟日记记载:“昨日下午与毛君润之游泳。游泳后至岳麓山蔡和森君居。时将黄昏,遂宿于此。夜谈颇久。”①

毛泽东不仅自己酷爱游泳,他还发动同窗好友都参加游泳活动。1918 年3 月,上海《教育》杂志主编、著名教育家李石岑来长沙讲学。当时担任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的毛泽东,闻知李在留学日本时就以善于游泳著称,就趁他来一师参观之际,特地请他到湘江中向同学们传授游泳技术。那时还穿着棉衣,李石岑带头示范,毛泽东一行也跟着下水,游了四十分钟。这次活动,对增进同学们的游泳兴趣,提高游泳技术,都有很大帮助,一师群众性的游泳活动蓬勃开展起来。据一师校志记载,在毛泽东主持学友会期间,仅正式参加游泳部的学生就多达八十余人。

对这种莘莘学子藐视大自然、一同征服大江大河的壮观情景,毛泽东在他的诗作中曾有过生动写照: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夕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他还充满激情地写道:“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对于游泳活动的兴趣,毛泽东毕生丝毫未减。建国后,毛泽东多次在江河湖海畅游。1958 年 1 月上旬,六十五岁的他到南宁邕江中冬泳 30 分钟,游程一千多米。他曾数次横渡长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1966年 7 月 16 日,七十三岁高龄的他又一次横渡长江,历时七十五分钟,游程三十华里,创造了全世界政治首脑业余体育活动的“吉尼斯”纪录。毛泽东这超人的意志力和精湛的游泳技术,令当时的苏领导人赫鲁晓夫瞠目结舌。赫氏处处抨击、贬低毛泽东,但他在这方面不得不承自己不是毛泽东的对手。毛泽东不仅自己畅游江河,还号召全国人民说:“游泳是同大自然斗争

的运动,你们应当到大江大海中去锻炼。”“长江又宽、又深,是游泳的好地方。”“长江水深流急,可以锻炼身体,可以锻炼意志。”①还灰谐幽默地说:“长江,别人都说很大,其实,大,并不可怕。美帝国主义不是很大吗?

① 见《体育报》,1978 年 12 月 20 日,第一版。

① 见 1966 年 7 月 16 日《人民日报》。

我们顶了他一下,也没啥。所以世界上有些大的东西,其实并不可怕。”② 若干年后,毛泽东对自己师法杨昌济,强身砺志所获得的身心益处,仍

然念念不忘。他对一位国际友人说,各种体育锻炼:对于增强我的体格大概很有帮助,我后来在华南多次往返行军中,从江西到西北的长征中,特别需要这样的体格。”③

经过数年的体育锻炼,毛泽东感到自己受益不浅——他正朝着“身心并完”的方向发展。但是,正在探求宇宙之大本大源的毛泽东,精神上并不觉得轻松和心安理得,他以其敏税的眼光看到的却是另一种现状:整个教育制度存在着德智体三育脱节、“偏于智而略于体”的弊病和“精神身体不能并完”的谬误,学校教育把体育当作“杂科之末”,极不重视体育锻炼。从一师的情况看,校方虽然注意体育工作,但存在“锦标主义”,单纯追求运动成绩,没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的,以致许多学生的体质极度虚弱,有的人甚至被繁重的课程压跨了。1917 年,仅毛泽东这个班便有七名同学不幸染疾身亡,这令他非常伤心。在学友会主持的追悼会上,毛泽东特意写了一副平白如话的挽联:“为何死了七个同学,只因不习十分间操”,以此尖锐批评学校当局对于体育徒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弊端,同时也在于唤醒全校师生吸取死读书、读书死、读死书的惨痛教训,提高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这以后,毛泽东一直思索着怎样才能变革现行教育制度的问题,以使学校教育真正做到“三育并举”,进而达到不仅个人“身心并完”、整个民族亦应,身心并完”的理想境界。

于是,他产生了从事体育理论研究和著述的念头,以阐明自己■

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的教育思想。他将这一想法告诉了老师杨昌济,受到杨先生的赞成。杨昌济还和他一起专门讨论了文章的体裁、结构和选材等技巧方面的问题,指导他拓宽思路、放开手脚,结合所学过的的修身、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和历史故事,写好这篇文章。在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下,毛泽东花了几天时间,写就了一篇长达七千余字、题为《体育之研究》的文章,经杨昌济加工润色后,推荐给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陈独秀,于 1917 年 4 月 1 日发表在由陈主编的《新青年》杂志三卷二号上。

毛泽东这篇以“二十八画生”为笔名的署名文章,共分八节,前面还有一个导语。这是一篇理论联系实际,很有新观点、新创见的文章。

导语表达了他对国家不重视体育的现象极为忧虑的心情,说明撰写此文的意图,旨在唤起人们自觉地重视体育,以达到强身体、振国力的目的。他开宗明义地写道:

“国力■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此甚可优之现象也。提倡之者不得其本,久而无效,长是不改,弱且加甚。夫命中致远,外部之事, 结果之事也;体力充实,内部之事,原因之事也。体不坚实,则见兵而畏之, 何有于命中,伺有于致远?坚实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①

② 1975 年 9 月 5 日毛泽东横渡长江时的谈话。

③ 《西行漫记》第 123~124 页。

① 见《新青年》三卷二号,1917 年 4 月 1 日。本节以下引文均同出于此。文中着重点,原文如此,下同。

文章接着谈了八个方面。第一,释体育;第二,体育在吾人之位置;第三,前此体育之弊及吾人自处之道;第四,体育之效;第五,不好运动之原因;第六,运动之方法贵少;第七,运动应注意之项;第八,运动一得之商榷。这八部分内容可归结为三个大的方面:其一,体育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其二,当前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其三,体育运动的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

《体育之研究》是一篇十分出色的文章,它是毛泽东学生时代最重的理论成果,它的历史价值不独是学术上,还在于思想观念上的。

在当时的中国社会,改造国民性是自康梁以来文人学者奔走呼喊最响亮的口号之一,如何改造国民性问题亦是“五四”运动前后思想家探索的焦点之一。鲁迅以深刻的自我解剖和对人类劣根性的剖析,让人性中一切丑恶的、鄙陋的、愚昧的东西,生动形象地摆在人们的面前,让人们去沉思,在沉思中惊醒。他这走的是一条思想改造的道路。胡适等人则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 走全盘西化的路子。毛泽东呢?作为一个远离新文化运动中心的湖南青年学生,他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从呼吁国人对体育的重视上着手,以改变国民的体质和精神面貌。应该承认,与鲁迅、胡适等人相比,毛泽东那时不过是一无名小卒。但他探索问题的角度,却是独特而又切实的,富有自己的特色。《体育之研究》固然是一篇研究体育运动的专著,但仅仅把它看作是一篇体育论文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早年毛泽东思想的写照, 它与《伦理学原理》上的批注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泽东的思想框架。从文章中, 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尚动、尚变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和尚实事、不尚空谈, 一切唯实求是的思想风格。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毛泽东日后的生活道路

——它促使毛泽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解放,从每一件实事做起,由小到大,由近至远,长期坚持,终生奋斗,直达最终目的。

另外,从这篇文章中反映出来的“三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是一个有志学生对当时现行教育深刻体察的结果,也是他自身成材的经验之谈,它成为毛泽东以后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雏型。半个世纪以后, 已成为新中国领导人的毛泽东,发出了那个当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五·七” 指示》,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他早期的教育思想:“我们的教育方针,应当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然而,值得提请人们注意的是,当年作为青年学生的毛泽东,他上述这一切思想框架的构造和产生,绝非偶然的。在他的身后,有一位比较高明的设计师,此人就是杨昌济先生。无论是他的行为规范,还是他的思想规范, 都深深留下这位老师的痕迹。